你练的是力量还是耐力!

发布时间 : 2019-11-08
练耐力的健身项目 女人是健身还是瑜伽 塑形是瑜伽还是健身

你应该着重在肌力训练(StretchTraining)还是肌耐力训练(EnduranceTraining)呢?

肌力与肌耐力的差别,了解这个差别,有助于达成你所设定的目标。

定义(Definitions)

肌肉耐力意为可以在长时间持续完成特定肌肉动作的能力」。比方说,你有能力可以跑完马拉松或是可以在无外在负重的状况下进行100下的深蹲。

肌肉力量意为肌肉可以抵抗外在阻力的能力,比方说,你卧推一次最大的重量可以推到200磅,200磅就是指肌肉力量。

肌肉组成

肌肉由不同型态的纤维所组成,这个纤维称作牵搦(Twitch),而根据牵搦时间来区分肌纤维慢缩(slowtwitch)与快缩(fasttwitch)

注:牵搦,每一动作电位沿着运动神经元传输,造成该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短暂激活,是为牵搦(twitch)。

慢缩(红肌)

慢缩红肌具有高的有氧能力与疲劳阻力,但是糖酵解(无氧)能力差、收缩速度慢、以及运动单位肌力较低,属于低强度、长时间运动的肌肉类型。

负责肌耐力,可以让你长时间进行运动

长跑肌肉类型主要是红肌,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强。因为红肌纤维有氧氧化酶系统活性高,毛细血管的数量、线粒体的大小和体积、肌红蛋白的含量等均大于白肌纤维,能使人维持长时间工作不易疲劳

快缩(白肌)

快缩白肌则具有最高的糖酵解(无氧)能力与运动单位肌力,但是,在有氧能力、收缩速度、以及疲劳阻力方面较差,属于高强度、短时间运动的肌肉类型。

白肌力量相对爆发力大,所以快肌纤维最适于做短矩离、高强度的运动项目。

白肌又分为A型与B型,差别在于能量供应上的表现。A型让你可以忍受长冲刺或是搬动重物走一段距离;而B型则是以短时间、爆发性的动作,像是跳跃或是举起非常重的重物。

训练的方式

若你一边倒的以慢缩为主,你拥有较佳的肌耐能力,像是跑的更久、更长或是拿起较轻的哑铃,完成许多的次数。若你拥有的肌纤维型态是快缩为主,你拥有较佳的肌肉力量,身体有办法在仅能完成几次或几秒的状况下,举起高磅数的重量或是完成极高强度的无氧训练。

因此,若一个善长肌耐力运动的人想要增加力量及速度时,他可以在进行阻力训练时,渐进的增加举起的重量,或是进行心肺练习时,增加间隔的速度。同样时,若善长力量的人想要增加肌耐力,他应该增加心肺训练的长度及阻力训练中的次数。

结论

训练的方式取决于你的目标。若你是一个健美运动员或是要锻炼肌肉,你应该将焦点放在肌肉的力量上。某些运动员,像是健力(PowerLifters)、美式足球员及橄榄球员,需要壮硕的肌肉在从事他们的运动。

而像是网球、棒球及综合格斗选手,最好同时兼顾肌耐力及肌力的训练(特别指快缩A),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产生出爆发力(击球、投球或冲刺),但他们不想要锻炼壮硕的肌肉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灵活性。

而对于铁人三项、长距离的跑者、划船选手,肌耐力的训练是最佳的选择。

错误观念

很多人时常拿起轻的哑然后进行高的次数,相信这会雕塑他们的身材并且避免让她们变的大块头。而这是在强调你的肌肉可以抓起轻的哑铃,然后进行越来越多的次数而以,这样没办法让你长肌肉。

若你拿起的重量对你的肌来说,一点都没有挑战性,你的肌肉是不会成长的。若你的肌肉没有成长,就没办法雕塑你的身材,也没办法让你的身材看起来更加精实。

最后,每种运动都需要不同的肌肉群,因此长期下来进行及训练时,会有一个特定的体态出现

看看上图,各个运动项目的选手不同的体态!

jss999.com相关知识

简单的力量耐力训练方法


一个人经常训练对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而在训练中,有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等。力量耐力怎么训练,其实是有很多训练方法的,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力量耐力训练方法有哪些。那么,简单的力量耐力训练方法都有哪些方法?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训练方法吧!

跳绳

相较于长跑,跳绳更加简单易行,对锻炼场地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不在很软的平面上进行就好,也不需要很专业的设备辅助练习。只需要购买一根很普通的跳绳,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耐力,并且趣味性也比较强,可以有很多跳法。不过,跳绳对于膝关节不是很友好,训练量需要适可而止。

长跑

在耐力的训练方法中,最经常用到的就是长跑,这是一个很考验意志力和体力的运动项目。如果选择400米的赛道,对于女生来说,想要达到有效的训练目的,每次要跑15圈。由于男生和女生在生理构造方面的不同,对于男生来说,则需要跑20圈。最重要的是,长跑不是毫无时间限制的慢跑,想要提升耐力,就必须保证跑完每圈消耗的时间在一个范围内,通常不超过两分二十秒。

俯卧撑

也能够锻炼上肢力量,这个不需要道具,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有空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做几个,需要注意的是地板过硬可能会伤到双掌,所以可以的话尽量避免粗糙的水泥地面,选择木板地、草地或者胶地。

引体向上

这也是非常简单实用的锻炼上肢力量的方法,可以每天计划做个三到四组,每组做10-20个不等,根据自己可承受数量调节,需要注意的是,双手最好垂直挂于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时最好下巴过单杠,尽量不要借助下身弹动的力量,靠双臂的力量。

力量训练不可少 耐力选手练力量好处居然这么多!


身边许多跑马拉松、玩铁人三项不喜欢做力量训练,他们一是抱怨枯燥,同时也担心肌肉增大体重增加。而我自己却是力量训练的受益者,不管平时工作再忙,在总训练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每周一次的全身力量训练。同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几组俯卧撑,弓步蹲,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自行车和游泳成绩,更受益于力量训练。而力量训练对于避免跑步伤病更是公认有明显效果。

实际上无论是对于大众健身还是专业训练,力量训练能够促使肌肉体积增加、力量增长,而耐力训练则可以改变机体的有氧代谢水平,柔韧性训练则能增强韧带和肌肉的伸展能力,加大关节活动范围。三者相辅相成,并配以科学的锻炼方法才能达到最佳运动效果。

耐力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能增强耐力运动员的绝对力量、爆发力、提高效率,减少损伤.研究表明,当耐力运动员增加力量训练会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帮助;而对力量运动员增加耐力训练则会降低运动成绩。

例如,如一个冰球或篮球运动员进行长跑练习,会削弱他们的力量,爆炸力和肌肉质量,相反,一个长跑运动员避免进行力量训练,会直接影响他们的速度和耐力。

一个刊登于《力量和体能研究杂志》的新研究,得出以下各项有趣的结果:

1.当耐力运动员和力量运动员进行现时的力量和高强度的训练时,他们的身体的脂肪百分比有都最大跌幅。高强度训练包括重复的达到极限来回冲刺跑步,冲刺期间包括适当的休息时间。

2.如力量训练和跑步同时进行,会比同时进行自行车和举重训练更会减少肌肉粗壮和力量。研究者认为原因是,跑步由离心动作构成,而自行车主要是向心动作。但他们都未能确定跑步会减少力量表现和增加肌肉的独特的生理机制。

3.耐力运动员应该以力量形式的训练计划配以超重的负荷(1RM的80%或以上)来进行阻力训练,以增加短期和长期的耐力。进行力量训练并不会影响耐力表现,在同时进行定期耐力训练期间,亦不会产生大量或显着的肌肉粗壮。

你是方形胸还是圆形胸?


有些人胸肌较方,而有些人较圆,这些并不是训练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就像有的人天生腹肌不对称,或者是天生只有四块腹肌,没有办法练出八块对称的腹肌一样,胸肌也是如此。

既然基因决定了胸型,那么还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改善胸型吗?

很多人觉得方形的胸肌相对于圆形的胸肌更为好看。通过训练可以从圆形胸肌向方形的转换,这个想法并不准确,通过训练却是是可以修饰我们的胸型,让其变得更为美观,却不能随意转换胸型。

如何让自己的胸部变得更为好看,是困扰着那些对胸部不满意小伙伴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看如何通过训练在基础上稍微改善一下自己胸型。

胸肌的厚度

说道胸型首先必须要有胸也就意味着胸肌一定要厚,锻炼胸肌厚度的黄金动作非卧推莫属,卧推可以刺激整个胸部的生长,让胸部变得跟为厚,不同握距的卧推对胸部刺激也不相同,宽距卧推对于刺激胸大肌外沿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而窄握可以刺激胸大肌内侧,也就是胸中缝,当然肱三头肌也能得到更多的刺激,所以窄距卧推有人用来刺激胸中缝有人用来训练肱三头肌。

胸外沿的训练

胸外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薄弱项,平时锻炼是仅仅是锻炼整个胸部,又或者是刺激胸中缝,却没有对胸外沿有着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了胸肌不够大,或者说不够宽。希望大家对于胸外沿给予足够的重视。锻炼胸外沿的动作有很多,其中一般宽握杠铃进行卧推时就能刺激胸外沿,飞鸟是手臂伸展开时也可以刺激胸外沿,还有一个双杠臂屈伸同样可以刺激胸外沿的生长,与此同时还能刺激胸大肌下束。

胸中缝的训练

想要有胸中缝那么胸肌就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才能使胸中缝更加的清晰。健美明星拥有着深而窄的胸中缝,这几乎是高水准训练者的标配。胸中缝的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那样的效果。那么如何训练中缝呢?就需要我们进行夹胸训练。龙门架夹胸、哑铃飞鸟,蝴蝶机夹胸,这些都可以刺激到胸中缝的生长。如果加大动作幅度,还能刺激胸外沿。这些飞鸟都是单关节运动,注意保持除肩关节外的其他关节的锁定。

胸型的训练

人的是精力是有限的,不论对待任何事情都有其侧重点,我们应该将自身的精力用在自己的薄弱项,训练也是如此。胸部训练中胸大肌的上束或者下束总有一方面照顾不到。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行弱点的强化训练,胸打击上束薄弱可以优先显现上斜卧推,上斜卧推做完在进行胸部的其他训练。对于下胸同样如此,什么地方薄弱就加强训练,努力做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胸部一直是所有健身爱好者关注的问题,如何获得完美胸型是每个健身爱好这所追求的。虽然基因决定了胸型的大方向,但在大方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微调,努力的做好自己,冲击自身的极限。

腹肌是天天练还是隔天练好呢


锻炼好的腹肌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体现人体的魅力,其实锻炼腹肌的方法有很多,应该制定一定的训练计划,这样才能够成功的练好腹肌,有的朋友们不知道腹肌是天天练好还是隔天练好,下面就针对腹肌的练习时间进行一下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想练成一身的腹肌,那么就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

首先要清楚关于腹肌的相关知识

1、腹肌的体积不会像其他大肌群那样容易增加维度,所以即使腹肌非常出色的人,如果腹部脂肪过厚,也不会看到明显的腹肌轮廓。所以漂亮的腹肌是建立在低体脂的基础上。

2、腹肌训练消耗的热量不大,但是腹肌是非常容易疲劳的,因此如果只做腹肌练习,起不到消耗脂肪的作用,甚至连血液中的糖原都没有消耗完就已经疲劳了。

3、腹肌需要经常性的刺激才能够保持体积和强度。

4、腹肌的恢复时间比其他大肌群时间短,通常36小时即可恢复。

针对以上四点的知识,锻炼腹肌的计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每天都要对腹肌进行刺激,这样才能保证不退化

2、配合有氧运动减脂

3、不用大强度疲劳训练

4、腹肌训练放在每次训练的最后

5、每次训练只要做3组动作,每组20-30次即可

常见的腹肌练习动作有仰卧起坐,悬垂抬腿,扭腰,或者一些固定器械

上面介绍了腹肌的相关知识,还有的就是在腹肌训练的时候也应该遵照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的锻炼腹肌,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腹肌是天天联还是隔天练,其实腹肌的训练也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制定的,如果能够遵照一定的方法练习的话,那么腹肌也能够锻炼好的。

仰卧直臂上拉是练胸还是练背?


在健身的时候有些健身教练把仰卧直臂上拉放在胸肌训练中,也有些健身教练把这个动作放在背肌训练中。那么,仰卧直臂上拉究竟是练胸还是练背呢?

仰卧直臂上拉是练胸肌,也是练背肌。虽然没有正式统计,但认为仰卧直臂上拉是练胸肌的似乎比较多。

仰卧直臂上拉为什么会让人分不清是练胸还是练背呢,除了健身教练的不同指导方式外,很可能是因为多位健美神人例如施瓦辛格、RegPark、多里安耶茨、罗尼库尔曼等都对仰卧直臂上拉有不同诠释。不止胸和背肌,甚至有人指仰卧直臂上拉也可锻练肋骨之间的细小肌肉。

如果依运动力学的说法,这个动作称为直臂上举,就是把手臂举高至耳朵的水平,再回到身躯旁边的动作,所涉及的肌肉包括:背阔肌、肩膀後方、胸肌、前锯肌及比较次要的大圆肌(背肌之一)和三头肌长头)。所以,因为涉及的肌肉众多,仰卧直臂上拉被誉为上身版本的深蹲并不夸张吧。

仰卧直臂上拉可以练胸又练背的原因,正如上述,其实就是因为这个直臂上举的动作同时涉及了胸肌和背肌,不过在2011年一份发表在JournalofAppliedBiomechanics的研究,以肌电图方式测量仰卧直臂上拉动作时的举起和下放,结果显示胸肌比背肌更受刺激。

那么仰卧直臂上拉是不是最好就当是练胸肌了吧?

这也未必,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如果你用仰卧直臂上拉练胸肌觉得有效,也便继续练吧,反之当做练背肌你更有感觉,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有一个动作要点很影响成效,就是动作进行时的腹部有没有收紧。很多人太随意地运用大重量做仰卧直臂上拉,但腹部又没有收紧,要做到对抗哑铃重量的那样,不要让身躯在哑铃放到头顶时突起来,否则胸背肌都没法得到适当的拉伸和收缩。

哑铃俯身飞鸟是练背还是后束


哑铃,是生活中常见的器材之一,而且很多锻练动作都会用到哑铃,比如哑铃俯身飞鸟。哑铃俯身飞鸟是一个很不错的锻练动作,那哑铃俯身飞鸟练哪里,相信很多入都不清楚。那么,哑铃俯身飞鸟是练背还是后束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哑铃俯身飞鸟吧。

哑铃俯身飞鸟是练背还是后束

俯身哑铃飞鸟则是对我们的背部以及腹部肌肉有刺激作用,能够训练我们的背阔肌以及腹肌。

哑铃俯身飞鸟怎么练

1. 起始姿势:两脚分开站立同肩宽,两手掌心相对目标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和上背肌群。持哑铃,上体向前屈体至与地面平行,两腿稍屈,使下背部没有拉紧感。

2. 动作要领:两手持铃向两侧举起,直至上臂与背部平行(或略为超过),稍停,然后放下哑铃还原。重复做。

(1)提肘:即先要提起和外张两个手肘来起动;如果在持铃向两侧举起时,使肘和腕部稍微弯屈,你会感到能使三角肌群获到更好的收缩、

(2)控肩:双肩发力控制上举;

(3)挥腕:随着肩肘的动势,向侧挥腕做大幅度举起。肩肘腕三关节要伸中有缩,直中有曲,放中有收,发劲含蕴。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思想要集中在目标收缩的肌肉群上不要借力。开臂时吸气,合臂时呼气。

3. 提示:

(1)俯身的姿势都比较不好掌握要领,先选择好偏小的重量

(2)注重动态中的稳健动作,不能利用摆臂的力量完成动作;

(3)尽量减少腰部的摆动,运劲集中在背脊处;

(4)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感到腰部负担过重。

(5)保障安全,按计划不断增加负荷,防止腰肌劳损

你做的是肩推还是上斜卧推?


哑铃肩上推举腰会后倒?哑铃肩上推举腰会弯

肩上推举是训练中必备的动作,如果你想要获得强壮厚实的肩膀,肩上推举会是你最好的选择!

它能够很好的锻炼我们的整个三角肌以及斜方肌,手臂肱三头肌,发展我们垂直推力量,同时如果你是站着做的还会对我们的核心稳定提出挑战!

不过肩推虽好,但是动作要求却极高,除了本身的一些活动度,肌力要求之外,还需要掌握好很多细节。健身房大部分人都在进行着错误的推举动作,其中就有人硬生生的把肩推做成了上斜卧推!

错误示范:

进行肩推时出现了腰往后倒,过度依靠椅子的现象!

这样做的坏处!

1.从训练效益来说,肩上推举是一个垂直推的动作(垂直垂直垂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求手肘位置在杠铃正下方,小臂垂直地面,然后将杠铃往正上方推以完成肩关节的完全屈曲或外展!

过度依靠训练椅,腰往后倒会让你的训练姿势变成一个站姿的上斜卧推,这会使得原本往头顶正上方的路径变成往斜前上方上举,这意味着胸大肌上侧会开始更多参与动作,与原本肩推动作原则的将杠铃往正上方推有所不同。这样一来你的三角肌中后束以及斜方肌上侧的锻炼效益会受到影响!

2.从安全角度来讲,(腰往后倒,肋骨翘起来依靠椅子)会造成你的肩关节上举活动度受限,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你过度拱腰(腰椎超伸失去稳定性),下背压力巨大,腰椎盘受力不均,有腰椎脱落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肩推时下背不舒服的主要原因!

你该怎么做?

如果是背靠椅子的话最后让你的臀部,下背贴住凳面,并努力的收紧核心肌群,来维持脊柱的中立稳定,不要出现往后靠,过度挺胸的现象!

然后就是选择合适的重量,大部分人出现这样错误主要使用了不适当的重量,在举起时产生代偿,费力不讨好!

还是那句话:健身训练,量力而为,优秀的动作质量永远大于你举起的重量!

有效易练的耐力训练方法


说到健身,很多初学者可能只会关心增肌,减脂这些比较基础的问题,毕竟这些东西如果做成功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做这些运动的同时,一定也不能忽略对肌肉耐力的训练,毕竟肌肉如果只是很大块,却没法坚持多长时间,也不算是合格的。而且大块的肌肉必定要配备很好的心肺功能,否则也不太可能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方法一:长跑

想要训练耐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长跑,跑步向来是一项可以锻炼全身肌肉的运动,只不过对于增肌效果不大,不能在短时间内练出很大的肌肉,反而会对肌肉有一定的溶解,但是对于心肺功能的锻炼,身体协调性,平衡性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否则会对关节造成磨损。

方法二:跳绳

跳绳也是很好的训练耐力的方法。而且它会比长跑更加简便易行。毕竟长跑要不就需要一个广阔的场地,要不就需要去健身房的跑步机,跳绳却要方便很多,只需要买一根跳绳就行了,而且它的趣味性也会比较强,有不同的动作可以选择,但是需要注意,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不能跳两三分钟就停下来,否则是没法训练耐力的。

方法三:游泳

长跑和跳绳虽然好,但是因为是在陆地上运动,对于很多关节,尤其是膝关节都会造成一定的磨损,如果身体本身没问题还好一些,如果膝关节本身受过伤,或者已经退化了,就不太适合这些运动了。严重的可能会把半月板磨没,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这种情况下,想要训练耐力,我们可以选择游泳,这是比较安全的方式。

两点判断你的健身强度是太大还是太小?


有人说,努力健身一天,次日浑身酸痛方才说明有效果;也有人说,科学的健身策略是,健身第二天应该不酸不痛、神清气爽。

健身效果好不好,并不是一个无法做出解答的问题。在日常健身过程中,我们还是能够通过观察一些迹象来判断自己的健身效果。

1、手臂发酸

手臂是我们在健身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位,听说过有人不练腿的,但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不练手臂的。很多健身者说,自己在练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第二天手臂发酸的情况,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我们的健身方式是得体的、不超过生理极限的,没有必要为手臂发酸而担忧,反之,这种迹象表明你的锻炼起到了效果。

如果你在锻炼(手臂肌肉锻炼)次日,手臂并无微微发酸的感觉,说明你的健身时间或健身强度还没到达火候,可以适当的增加强度;具体的增加量,需要健身者们自己摸索,一般以第二天感到手臂微微发酸为准。

当然健身者的健身强度也不应过大。如果第二天手臂很酸,说明健身强度太大了,此时应适当地降低强度。

2、背阔肌发酸

我们几乎在任何运动当中都会用到背阔肌,但是我们往往会忽视对它进行针对性锻炼。背阔肌有什么特点呢?它的敏感性还是比较强的。假如我们通过俯卧撑运动锻炼腹肌,第二天腹部尚未发酸,背部可能就有点儿疼了。如果你在健身的第二天觉得背部微微发疼发酸,那就说明你的健身强度足够了。

健身者在健身过程中不能一心狂练肌肉,还要认真总结肌肉的变化,时间久了,你完全能通过身体的种种迹象来判断自己昨日的健身强度是否达标,进而调整今日的健身计划。

深蹲伤膝盖?是你的错还是深蹲的错?


深蹲伤膝盖?是你的错还是深蹲的错?

深蹲是肌力训练最重要的动作之一,无论采用哪种变化式(前蹲,颈后蹲,箱上蹲等),深蹲都经常是训练课表里的灵魂人物,这是因为深蹲动作是少数可以涵盖大肌群、多关节、核心呼吸法、下肢三关节伸展力以及脊椎负重的人体自然动作型态

更重要的是,因为涵盖的身体系统甚广,因此具有超过十年以上的进步潜力,以及带动其他动作也一起变强的潜力,非常适合终身训练。但是,深蹲也几乎可以算是争议最多的动作之一,许多人对深蹲的安全性有所质疑,而其中很常见的一种质疑,就是深蹲伤膝盖。

在一个大腿低于水平线的深蹲里,膝关节会大幅屈曲,远远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动作,这个弯曲膝盖的动作,被很多人认为对膝关节是危险的,甚至有医界人士主张,深蹲会危及关节里的韧带或软骨,一般日常生活就应该要尽量避避免,而背负上百公斤(甚至数百公斤)训练深蹲更是危险到离谱的程度。

到底,我们应该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其实,如果你有教练指导,正确的深蹲其实不会对膝盖造成危险,而且可能是保护和强化膝关节最好的动作

如果深蹲伤膝盖,那不是深蹲的错,而是你的错。

让我们从软骨和韧带的角度来看这件事。

许多膝盖韧带受伤的运动员,都听过医生或物理治疗师说过,膝关节韧带受伤跟大腿肌力不足有关,换句话说,膝关节周边的肌群越强健,越可以保护膝关节,但是,几乎也是同一批医疗人士,在严厉地反对深蹲,认为最能强化腿部肌力的深蹲本身就会伤膝盖,千万不要蹲。这样的矛盾原因其实出在这些人很可能缺乏深蹲的技术,或甚至缺乏最低程度的亲身体验。

人的大腿股骨跟胫骨以十字韧带相连,在日常生活或运动中,股骨和胫骨之间的角度如果失衡,十字韧带就会被不当的拉扯,小自日常生活中的上下楼梯,大至运动场上的剧烈撞击,都有可能产生危及膝关节的力量

但是,十字韧带其实不是那么地孤立无援,在大腿上,前有股四头肌,后有腿后肌群,这两组非常强壮的力量大军,其实就是在姿势失衡或外力来袭时,有能力保护膝关节的铁卫部队,当股四头肌和腿后肌群都很强健的时候,膝关节的十字韧带就像坐在防弹车里一样安全。

这样的观念很多人都知道,不足为奇,很多在健身房用器械式机台坐着踢腿或趴着勾腿的人,都认为自己正在强化膝盖,不过,我们如果把讨论再稍微深入一点点,我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并不是把这两组肌群都练强就可以保护膝盖,膝盖之所以受到保护,是在大腿前后的肌群同时用力时,才会保护膝盖。把膝关节前后的肌群各自锻炼,然后希望他们在运动中可以完美配合,就好像让陆军和空军各自演训,然后希望作战时可以自动密切配合一样。

关键来了,要同时徵召大腿前侧和后侧的肌群,让他们练习一起协同用力,该如何做到呢?答案是在深蹲的时候要把臀部往后推,唯有臀部后推,才能让大腿前后侧都尽量在同一个动作里用力,而且,这样的姿势让膝关节在屈膝到底的过程里,因为大腿前侧和后侧都一起用力,所以十字韧带非常安全。我们可以大胆地讲,技术熟练的运动者,背着两三百公斤深蹲的过程里,比起姿势失调的一般人从马桶上站起来的过程还安全得多。

有人会说,那软骨呢?压那么重在身上,软骨不会压坏吗?

这问题需要有一点耐心才听得懂,我尽量简短说明,首先第一,所谓的重,是相对的,是渐进的,每一位可以蹲起大重量的强者,都是从轻重量慢慢练上来的,或许有些人起点比一般人高一些,但若要开发自己的潜力,还是要经历缓慢而安全的长期训练,一开始就乱挑战大重量压伤的人,是自己方法不对,不是深蹲的错。

此外,许多人不晓得的是,人的软骨缺乏自身的血液供应(所以软骨受伤很不容易复原),必须依赖关节液的氧和养分以扩散的方式滋养,而促进扩散的方式,就是让关节活动,所以为了怕软骨受伤所以不动,其实可能是让软骨退化更快的原因。

因此,除非软骨已经损伤到无法做任何动作,否则在无痛范围内,使用温和的渐进模式让软骨慢慢适应逐渐增加的重量,是让软骨强健的有效方法。

目前比较让专业人员头痛的问题,是网络上的出现许多品质不一的深蹲资讯,好的资讯和坏的资讯混杂在一起,有不少网站可以看到有着姣好身材的网络教练,做着令人头皮发麻的错误深蹲动作,同时背后充满置入性行销行为,这使得许多想要以低成本方式开始学习肌力训练的人第一步就踏错,练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但无效而且还受伤,最后只能得出深蹲有害的结论。

专业的技术,需要专业的教练,希望我们可以持续解惑,持续进步。

硬拉练腿还是练背?硬拉究竟练的是哪个部位肌肉?


硬拉英文是Deadlift也可称作为硬举,是不同的翻译但意思相同,隶属于力量举三项中的其中一项,简单理解就是硬生生的把重物拉起来!

硬拉作为一个综合性锻炼动作,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几乎锻炼身体的所有的肌肉,事实上很难将它归结为锻炼某个部位的动作。

硬拉锻炼时主要参与的肌肉:

1.背部肌群

硬拉之所以在健美界被认为是锻炼背部的一个动作,是因为在整个硬拉过程中,背部肌群始终是发力的主要肌肉。经过一段时间硬拉强化锻炼,你的下背部(后腰)竖脊肌会变得异常发达和强壮。

背部除了上述竖脊肌外,在硬拉到顶峰阶段(锁止前)背阔肌和其他上背部的肌肉也会很大程度参与锻炼。

2.臀大肌以及其它相关肌肉

硬拉是一个髋关节动作!如果你想让你的臀部圆翘且强有力,硬拉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硬拉在提升阶段以及在锁止点时,臀大肌都会发挥作用,尤其最高锁止点时,臀大肌紧张收缩发力到最大程度。

除了臀大肌,硬拉也能让臀部和髋部周围其它肌肉积极参与发力。

3.腿部肌群

和深蹲一样,硬拉几乎锻炼整个腿部肌肉,硬拉在拉起离地时腿部力量至关重要。特别是直腿硬拉更加侧重于腘绳肌的运动!

事实上腿部力量是硬拉起动和执行,背部力量则是控制整个动作时身体躯干的姿态位置。

4.手臂

手臂的肌肉在整个拉升过程中都处于收缩阶段。尤其前臂肌肉最为突出的,因为要配合手掌抓紧杠铃。

5.肩部和斜方肌

在硬拉过程中,肩部三角肌和斜方肌都会被牵引涉及到。强壮的硬拉者,往往都有漂亮的肩部和发达的斜方肌。

硬拉方式不同锻炼部位不同

罗马尼亚硬拉:

做罗马尼亚硬拉时,背部保持平直或略弓,膝盖微屈(大约10-20度),向后伸髋,小腿大致保持与地面垂直,重心后移至脚后跟。

因为下背没有卷曲,所以在罗马尼亚硬拉中杠铃并不像直腿硬拉中放得那样低。

如果你的下背部有问题,罗马尼亚硬拉会更适合你。罗马尼亚硬拉不需要每次动作都放回到地上,低于膝盖即可,对股四头的压力较小,对腘绳肌有很好的锻炼。

美式硬拉:

与罗马尼亚硬拉很相似,区别在于美式硬拉臀部的参与会更多,而罗马尼亚硬拉腘绳肌参与更多。

美式硬拉更多地加入了一些骨盆运动,在杠铃下降的过程中,你需要骨盆稍向前倾,在杠铃上升过程中,利用臀大肌的收缩来让骨盆后倾。

注意:依靠臀大肌收缩挤压使骨盆后倾,保持腰椎稳定!

直腿硬拉:

在直腿硬拉中,杠铃向身体前侧倾出(通常腿和臀是锁定的),杠铃位置放得相当低,一般会低至脚背处。

由于延展规模较大,在动作最底部,背部会有相当程度的卷曲。拉起杆的动作简单来说就是放下杆动作的反向,随着硬拉者的躯干挺直复位,恢复平背。

直腿硬拉膝关节基本上是直的,保持脊柱中立位,所以只个动作对腘绳肌的柔韧性要求很高,对腘绳肌的拉伸感很强,但不建议大重量的做直腿硬拉。

屈腿硬拉与相扑硬拉

屈腿硬拉是一种高臀位的硬拉膝盖弯曲,保持小腿垂直地面,踝关节向后移,每次动作都保持腘绳肌的紧张,直到放回地面。

屈腿硬拉对臀部和腘绳肌的刺激明显,对提升腰部的控制力和力量也有很大好处。

你是在运动?还是在训练?运动vs训练的差别


运动vs训练

有一句英文格言我非常喜欢

"Exerciseiswhatmakesyoufeelgoodafterward.Trainingiswhenit'sstartingtohurt."(让你感觉自我良好的叫运动,让你感到痛苦的才叫训练!)

当然,其实这句话是不对的,就像家训练中心墙上长写的苦练是通往金牌的唯一道路标语一样。但我喜欢它的原因是,有些时候训练无可避免真的就会很艰苦,想着这句话会让自己比较能够接受当下在做的那蠢事。

拿这么样一个诡论开启我们今天的议题,也算有趣。

到底运动(exercise)和训练(training)差在哪边?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类比:运动就是你下班之后,回家的路上经过健身房(公园/操场/游泳池),忽然想起好久没动一下了。

于是你走进健身房,做心肺,做重量,伸展,流汗...花了一个半小时,开开心心地回家。这个开心的效应可以维持整个晚上,隔天也许会有些微酸痛,再加上连续两天左右我这个星期有练耶!的成就感。至于这种单次的动一动,长久看下来对你有什么效益?其实是不明确的。

训练,则是一个很明确从A到B的过程。

起点和目标之间,有着程度的落差,有着时间上的限制。你会评估这个目标是否实际,盘算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你有多少运用自由,达成这个目标又有哪些首要和次要的体能区块需要强化(或维持!)?

考虑到这些面向,把原本很简单的有练就有差这件事情,变成有架构的安排。这就是训练的开始。

目标越远大,训练牵涉的层面就会越广泛和复杂。

同样一个从A到B的过程,如果高度落差过大,你会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爬上去?如果是斜坡,可能会走三步退两步,甚至是爬到一半滑下来,在坡底摔个屁股开花。

所以,训练会有阶段性,就像爬楼梯。每一阶段主要加强的能力真的达成改变、并且有一定的稳固程度之后,下一步要跨出去才会有比较踏实的立足点。这就是适应的概念。

有氧耐力,需要多久才会产生效果显现?高强度间歇训练每次要几天才能恢复?离目标越远,要先加强速度,还是先加强力量和耐力?我这阶段想加强力量素质、但是耐力又不想退步,那每周要几次耐力训练才能维持水准,却不会产生过度疲劳或排挤力量的适应效果?

训练不再是大杂烩鸡尾酒疗法,初一十五不一样的运动组合了。

运动和训练不一样!为了达成某一个目标你需要做很多工作!有针对性系统的安排训内容,长期计划、然后搭配合理的营养和休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