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健身之练到力竭,怎样练到力竭?

发布时间 : 2019-11-08
健身力竭但无泵感 健身要练到酸痛吗 健身力竭但是肌肉不痛

解读健身之练到力竭,怎样练到力竭?

研究发现,练到力竭,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只需通过简单地分析肌肉增长的基本原理,就可以推理出来。

1.当我们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会造成肌肉纤维有微小损伤。肌肉纤维的微小损伤和撕裂,以及随后的恢复和重建过程,是力量训练刺激肌肉增长的过程。

2.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刺激肌肉、而练到力竭,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导致更多的肌肉微小损伤。全面透彻的刺激肌肉纤维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练到力竭与不练到力竭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

研究还表明,与不练到力竭相比,练到力竭可以使体内的生长激素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是因为,练到力竭,会使肌肉中产生一些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化学物质

力竭的目的,就是给肌肉施加超负荷的刺激

可以使肌肉变得更大块、更结实、更饱满、线条更明显,练到力竭,可以刺激平常刺激不到的深层肌肉纤维。

怎样练到力竭?

每一组都会练到力竭是非常不明智的。只有合理地练到力竭,才能更快地促进肌肉增长。

1.选择合适的每组次数范围

你应该只在使用一组能做8~20次的重量训练的时候,练到力竭。如果你使用一组做不了8次的重量训练,即使是做到力竭,也不是促进肌肉增长的好办法。

2.只在最后一组做到力竭

每次训练时,每个部位最好只选择一个训练动作练到力竭。而且,只在这个训练动作的最后1~2组时练到力竭。

3.知道自己的极限

虽然,练到力竭有很多好处,但即便是练到力竭的时候,你也必须尽量确保严格的动作规范。

JSS999.com延伸阅读

健身训练为什么练到力竭?有什么好处?


健身为什么要追求力竭,力竭为什么能促进肌肉增长

研究发现,练到力竭,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只需通过简单地分析肌肉增长的基本原理,就可以推理出来。

1.当我们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会造成肌肉纤维有微小损伤。肌肉纤维的微小损伤和撕裂,以及随后的恢复和重建过程,是力量训练刺激肌肉增长的过程。

2.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刺激肌肉、而练到力竭,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导致更多的肌肉微小损伤。全面透彻的刺激肌肉纤维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练到力竭与不练到力竭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

研究还表明,与不练到力竭相比,练到力竭可以使体内的生长激素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是因为,练到力竭,会使肌肉中产生一些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化学物质

力竭的目的,就是给肌肉施加超负荷的刺激

可以使肌肉变得更大块、更结实、更饱满、线条更明显,练到力竭,可以刺激平常刺激不到的深层肌肉纤维。

怎样练到力竭?

每一组都会练到力竭是非常不明智的。只有合理地练到力竭,才能更快地促进肌肉增长。

1.选择合适的每组次数范围

你应该只在使用一组能做8~20次的重量训练的时候,练到力竭。如果你使用一组做不了8次的重量训练,即使是做到力竭,也不是促进肌肉增长的好办法。

2.只在最后一组做到力竭

每次训练时,每个部位最好只选择一个训练动作练到力竭。而且,只在这个训练动作的最后1~2组时练到力竭。

3.知道自己的极限

虽然,练到力竭有很多好处,但即便是练到力竭的时候,你也必须尽量确保严格的动作规范。

健身训练到力竭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


训练的时候要不要做到力竭,估计这是一个在力量训练者中吵得火热的一个问题。假如你上来就说“我们健身房一个大肌霸,他说巴拉巴拉”,那我们就不用讨论了。我们今天就来根据一些研究来看看训练到力竭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

不做到力竭同样可以获得增肌效果

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不做到力竭,你同样可以获得增肌效果。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研究者将参与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85%1RM的重量进行二头弯举,其中一组不用做到力竭(每组4rep),另外一组做到力竭(每组6rep),12个星期之后,两组的成员的二头肌增肌效果几乎没有差别。

另外一项研究之中,参与者被分成四组,分组依旧分别为大重量(80%1RM)、小重量(30%1RM);训练到力竭、不用训练到力竭,做股四头的腿举训练,12个星期之后,结果显示四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以上两个实验的参与对象都是没有训练基础的新手,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认为不做到力竭和做到力竭的增肌效果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基础的训练者可以从力竭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吗?

研究表明,肌纤维参与程度越高,刺激强度越高,增肌效果也越好。训练到力竭,最起码保证了你训练时,肌纤维的参与程度和刺激强度,收益肯定是有的。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既然力竭有和不力竭一样的收益,那么每组都训练到力竭会有副作用吗?如果副作用比不力竭的副作用大,那我们的选择肯定是不力竭了。

直觉告诉我们,每一组都做到力竭,肯定会减少我们的总训练量。而根据相关研究,总训练量对于肌肥大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作用。那么我们可以推断:每一组都做到力竭,总的训练量下降了,对于肌肥大来说不利的。

注意一点:研究的是肌肥大和总训练量的关系,而非增肌和总训练量的关系。这两者有一些小差别(肌肥大更注重肌肉的大小,增肌注重肌肉大小的同时肯定也关注肌肉的力量问题)

每一组都做到力竭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难以保证动作质量。这一点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动作质量难以保证的前提之下,训练造成的潜在损伤以及远远大于力竭的收益了。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避免力竭?

显然不是的,训练到力竭可以有效地保证你运动神经的进步,也就是说让你的神经更好的控制肌肉,这也是很多训练者所缺乏的。最关键的就是可以让你明白自己训练的真实上限,从而有效地确保你的训练量不会过小。

所以最终我的建议是:每个训练动作的最后一组可以尝试做到力竭,或者是接近力竭,之前的几组为了保证训练量大小和保证动作质量的目的,就不需要做到力竭。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动作,采取力竭的方式也得区别对待。像是深蹲卧推硬拉这一类多关节多肌群大重量的复合动作,我的建议是不要频繁做到力竭,而对于二头肌、三头、三角肌这一类小肌群,可以多做到力竭,来增加肌肉的刺激强度。

正确解读什么是健身力竭训练法!


顾明思义,力竭训练即是进行一个训练动作直至肌肉筋竭力疲,再也不能进行多一次动作为止。但在这定义之下,请注意一个条件:

力竭训练是指在正确姿势下因肌疲劳而无法再做多一次动作。

为什么?很多朋友想进行力竭训练,但即使肌力不足还硬要进行动作,结果姿势全错,後果轻则影响训练效能,重则做可致命。不是吗?试幻想你在进行平躺卧推,当你肌肉支撑不住重量,杠铃就会直拉压到你的胸部,甚至乎颈部,很危险!因此请注意进行力竭训练时,你是否还可以保持正确姿势,或者有人陪同看护,如果不能,便要中止训练了。

力竭训练之优劣

优点:加大对快缩肌的刺激--力竭训练较能刺激快缩肌,由于快缩肌是身体最强及反应最快的肌肉类型,因此要变得更强及更大只,你需要训练快缩肌。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人类的肌肉生长受身体的激素浓度所影响,有研究显示,在进行力竭训练的人士在短期内(4-6星期),生长激素浓度比进行一般训练的人士有所增加;不过进行力竭训练人士的生长激素水平在16周以后会下降,但同时压力激素–皮质醇则会上升。

缺点:存在过份训练及因过劳而受伤的风险--长时间使肌肉过度疲劳。

未能有效地提高肌力--快肌是需要在高重量和具爆炸性的情况下训练,由于肌肉在力竭训练其间,会变得十分疲劳,因而减低其负重能力及动作速度,有碍快肌的发展。

这项训练一直是健身界热烈讨论的题目之一,很多健身人士以自身经验诉说其好处,但亦有一些学者引用科学数据反驳力竭训练和一般训练实际上没有多少分别。无论怎样,要知道这世上没有最好或最差的训练,为了让肌肉不断接受新的刺激,我们应该每4-8星期改变一下训练模式,因此,小编鼓励各位朋友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多试一些不同的训练方法。

小编有以下三项建议供各位参考:

1.当肌肉生长遇到平台期,力竭训练能提供足够的刺激,不过训练时间不多于6星期。

2.改变每日的训练强度以避免过量训练肌肉,例如星期一高重量,星期三低重量,星期五中重量。

3.隔周进行力竭训练。

正确解读什么是健身力竭训练法


力竭训练即是进行一个训练动作直至肌肉筋竭力疲,再也不能进行多一次动作为止。

力竭训练是指在正确姿势下因肌疲劳而无法再做多一次动作。

请注意进行力竭训练时,你是否还可以保持正确姿势,或者有人陪同看护,如果不能,便要中止训练了。

为什么?很多朋友想进行力竭训练,但即使肌力不足还硬要进行动作,结果姿势全错,后果轻则影响训练效能,重则做可致命。试幻想你在进行平躺卧推,当你肌肉支撑不住重量,杠铃就会直拉压到你的胸部,甚至乎颈部,很危险。

力竭训练之优劣

优点:

加大对快缩肌的刺激

力竭训练较能刺激快缩肌,由于快缩肌是身体最强及反应最快的肌肉类型,因此要变得更强及更大只,你需要训练快缩肌。

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

人类的肌肉生长受身体的激素浓度所影响,有研究显示,在进行力竭训练的人士在短期内(4-6星期),生长激素浓度比进行一般训练的人士有所增加。不过进行力竭训练人士的生长激素水平在16周以后会下降,但同时压力激素–皮质醇则会上升。

缺点:

存在过份训练及因过劳而受伤的风险

长时间使肌肉过度疲劳。

未能有效地提高肌力

快肌是需要在高重量和具爆炸性的情况下训练,由于肌肉在力竭训练其间,会变得十分疲劳,因而减低其负重能力及动作速度,有碍快肌的发展。

这项训练一直是健身界热烈讨论的题目之一,很多健身人士以自身经验诉说其好处,但亦有一些学者引用科学数据反驳力竭训练和一般训练实际上没有多少分别。无论怎样,要知道这世上没有最好或最差的训练,为了让肌肉不断接受新的刺激,我们应该每4-8星期改变一下训练模式,因此,小编鼓励各位朋友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多试一些不同的训练方法。

超越力竭的力量:力竭后如何再多做几次


超越力竭的力量

我们常常说锻炼肌肉要练到力竭(举不起来)这样才会给你的肌肉足够的刺激!才会得到超负荷训练效果!

但是人总是贪婪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训练狂!都在渴望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极限!

力竭后如何再多做几次?

1、停留5秒.

肌肉在力竭之后短暂的停留,你会发现又可以多做几次完整的动作。如在卧推动作中,用尽力量后,保持姿势不变做停留5秒,调整呼吸,力量得到短时间的恢复,又可以完成几次标准动作,能够更深度的刺激胸大肌.停留位置可因状态而异,可以停留在肌肉收缩位置,放置在胸上也可以,都会产生不错的效果.高手们经常用这种方法去撕裂目标肌肉,屡试不爽.

2、金字塔法则.

金字塔法则是当下被频繁使用的深度刺激肌肉的法则之一,它对肌肉的刺激有非常好的效果.无论职业健美还是业余健身,在训练中都少不了它.你可以事先准备不同重量梯度的哑铃,最大的一组用12RM的重量,其他依次减重,如15KG,12KG,8KG,6KG,,,等等,在一个重量的哑铃动作力竭之后,迅速换下一个重量,直到最小的重量力竭为止.

3、欺骗法则.

欺骗法则是力竭概念的有效果补充。在用标准动作做8次力竭后,也可以用不标准的动作再多做2-3次动作,是深层刺激肌肉的有效手段。

如在做全程的二头肌弯举动作,最后可以用半程的弯举动作或身体摇晃来再多做几次。然而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卧推,深蹲以及腹肌的训练中是不允许用欺骗法则的。

4、借力。

借力与金字塔法则有点类似。在最后几次动作中你可以借助身体其他肌肉的力量或同伴的帮助,再多做几次的方法。

以上4种方法是健身健美训练中超越力竭的最常用的高级方法,它的效果早已得到行业的认可,并被广泛的使用。

然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力,需要三个基本前提,

第一个是安全至上;

第二个动作标准;

第三个要防止训练过度,

通常我们只在一个动作的最后1-2组采用这种方法,方法的运用过程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身体慢慢来适应以发挥最好的效果。

健身,你知道怎么力竭吗?


不管什么体型,练起来都很厉害,光看不练没有用

你看到所有健身达人的训练强度都令人咋舌。拿个很突出的例子,伯明翰雄狮多里安耶茨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之一,他可以让自己在每一组中都做到完全力竭甚至是突破力竭。那么,这个该怎么玩呢?

做到力竭

在介绍突破力竭的技巧之前,了解肌肉力竭的定义是什么很重要。如果你达不到那个点,那么再怎么使用训练技巧都没什么卵用。健美运动员和力量举选手之间的训练次数选择是有区别的。

一位力量举运动员的主要目的是要能够举起最大的重量,把它从A点移动到B点,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即使这意味着要借助惯性和缩短动作范围。而一个健美运动员应该从一个完全相对的角度来看待。

主要的目标必须是迫使目标肌肉来尽可能孤立发力,同时尽可能少募集到周围的肌肉和借助惯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健美运动员都反复强调,一定要保证动作的严格,所谓的控制就是这个道理。确保肌肉承担最大的压力是最好的方式。多里安耶茨在举起重量的向心过程时会采用爆发力,但是他同样不会忽视顶峰的挤压和下放重量的过程。错过任何一个要点,你就无法获得所有的好处。

有一些科学研究证明,动作的离心过程事实上可以给肌肉带来最多的破坏。修复这个破坏会让肌肉变得更大更有力。永远记住,一次完整的重复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好了,知道了这些,让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吧!看看多里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强迫次数

他认为,强迫次数其实更像是一种艺术形式,只有真正懂得如何训练的人来知道如何去辅助。强迫次数的要求是:辅助的人给出的力刚好可以让训练者突破停滞点,让他可以多完成1-2次,突破力竭。

不管你到哪个健身房,你都可以看到有人在卧推架上使用着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重量。这些伙计会让自己的小伙伴从起杠就帮忙。这是干嘛呢?也许他们可以在小伙伴的帮助下用315磅完成10次重复,但是这绝对不说明什么。

这些人往往都不会有着与之相称的胸大肌,因为它们的胸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正确的做法是,完全依靠自己完成5-6次,最多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多完成1-2次,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强迫次数。

2.离心过程

我们之前提到了动作的离心过程其实可能比向心过程更为重要。在十九世纪70年代,Nautilus器械的创始人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尝试了一种只包含离心过程的器械,训练者只需要慢慢下放重量。

这后来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你不仅仅需要两个非常强壮的保护者,而且这样非常危险。我们往往在向心过程中更加有力,而在离心过程中则逊色许多。而且如果你把这种训练方式当作常规训练,你的关节,肌腱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一个更加实际的做法是用一个特定的重量完成到力竭,接着让小伙伴帮助你一起将重量还原到顶点,重复。

3.休息-暂停

这一方法现在已经非常流行。这一方法其实是由麦克门泽儿发扬光大的。这种方法是让训练者在一组的中间进行短暂休息,以便接下来可以用更大重量。举个例子,也许你可以用100公斤完成4次重复,但是用了休息-暂停法,你可以完成8次。

你可以举起重量完成三或者四次,接着放下重量,休息十秒钟,继续完成两次,休息,再完成一到两次。这样,虽然一共分为三次,但是你在一组中完成了八次,比原来多了整整一倍。这种方法的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你的肌肉以适应更大重量的机会。

4.递减组

递减组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了。当你在30公斤弯举完成了8次力竭的时候,这不意味着你并不能在继续弯举了。你应该立刻减少负重到25公斤,你可以接续完成到力竭。这种方法在你没有小伙伴保护的时候非常理想。

5.欺骗次数

欺骗次数,可以力竭成自己帮自己完成强迫次数,不过只有在你正确完成的前提下,你才能这么称呼它。首先,你需要用严格的动作形式完成到力竭,接着你才能用这种方法来多完成一到两次。为了让每一次重复都充满生产力,你必须在顶峰收缩的时候停顿,并且缓慢下放。

6.预先疲劳

最后一个技巧多里安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方法是通过鼓励动作先来达到力竭的效果,接着立刻开始复合动作。常见的例子有推举说和推举,或者是蝴蝶机夹胸和平板卧推。

在你安排这个技巧到你的常规训练中前,你可以先尝试一下是否适合你。他一般喜欢先用直臂下压来预先疲劳,接着开始窄握的下拉或者是杠铃划船。

以上这些技巧可以显著提高你的训练强度,刺激更好的肌肉生长。好归好,但是任何好东西用多了也会有问题,对于训练来说,可能出现的就是训练过度。

它们对你的恢复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不要每一次都使用,当你感到身体有点异样,停止使用它们一段时间。在此,小编祝你早日离目标越来越近!

健身训练怎么安排力竭组数?


对于训练水平不是很高的爱好者来说,训练方法无非两种,要么是同样重量训练,要么是金字塔法则。对于理解组数的控制,其实这两个训练方法都大致相同。

健身训练怎么安排力竭组数?对于新手来说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力量不够,耐力也不够。往往练个几组之后就没力气了,每组力竭的话很明显是不科学的,很可能在4组以内就没有力量训练了,相信很多新手朋友都曾体会过。

对于有一定训练水平的人,会选择金字塔法则来训练。然而很多人也犯了错误,他们在训练的时候前几组就每组力竭。最后重量要么加不上去,要么最大重量训练时做不了几个。

这两种都是很普遍的问题,原因就是不会控制力竭组数。健身训练时不管你做多少组,总会有一组是最重要的,要完全力竭的一组。如果训练效率高,这一组做完之后,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做这个动作了。比如做平板卧推,很多人在第二组就达到完全力竭,然后第三组效率明显低很多,这就是很不科学的安排了。力竭组之后最好的选择是换动作,但是2组对于新手来说还完全达不到训练标准。

所以对于新手来说,一个动作一般会安排3-4组训练。第一组适应组,留有余力。第二组开始接近力竭,但是还是会留有一些余力。第三组或者第四组达到完全力竭,或者让小伙伴借力给你让你达到超越力竭。

用金字塔法则训练的时候也是这样,第一组适应组。大概15rm左右的重量做10-12次,第二组12rm左右的重量做10次。第三组或者第四组大概8-10rm左右的重量做到完全力竭或者超越力竭。

不管是对于新手还是老手来说,一个完全力竭组之后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太多的力气去完成下一组的,如果你有余力,那就证明你并没有完全力竭。所以一般都是以力竭组来结束一个动作,而不是在一个动作之间的某组达到完全力竭,这明显是不科学的。

力竭训练:你需要谨慎对待!


力竭训练:你需要谨慎对待!

在健身训练中有一个词不得不提:力竭

力竭的意思就是指你进行某一组训练时举到举不起来为止!

在追求肌肥大的健美爱好者或运动员中,他们推崇力竭概念,他们认为力竭可以给肌肉带来深度刺激,也有研究显示力竭可以累计更多的代谢压力以及肌肉损耗(肌肥大的三大机制之二),同时提升你的体内合成激素!

这样看来,力竭技巧确实是对肌肉增长十分有利!

不过别高兴的太早!力竭训练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其他烦恼!

1.影响动作品质!

在运动训练中,动作的品质是第一位的!但很多人常常忽视这个第一重要的东西!

其中影响动作品质有两个常见原因:重量过重和力竭!

力竭导致的代偿

重训做到接近力竭或力竭时,动作很容易走样,相信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这时候你可能会怀疑自己动作控制太差,开始驼背、耸肩、膝盖内夹?其实你只是疲劳所以丧失动作品质而已。强度稍微下降,动作突然又变好了!

如果没有降低强度继续硬撑的话就会导致训练品质的下降!

2.过渡训练影响恢复!

你练的越狠,需要恢复的时间和条件就越高!轻松的徒手深蹲可能几个小时就恢复了,而大重量,大量的负重深蹲可能让恢复3-7天!

我们都知道肌肉想要长大变强其实是靠恢复工作

当肌力练习产生疲劳之后,肌肉的功能和形态指标会逐渐下降(体内被消耗的能量物质(ATP、蛋白质、糖和无机盐等)处于损耗状态;练习停止之后,再经过一小段时间的下降,身体指标又会逐渐回升;经过适当的休息,这些指标不但会回升到原有水平,还会继续上升,超过原有水平,形成一个小的波峰,这个反弹的波峰阶段,这是超量恢复;如果继续休息,超量恢复就会慢慢消退,又回到原有水平。

如果下一次练习是在超量恢复的阶段进行的,就可以保持超量恢复不会消退,并且能逐步积累练习效果。如此通过反复的肌力练习就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力量增强。

超量恢复会累积让你变强,但是疲劳也会累积让你越练越弱!如果在上一次的训练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情况下就继续强加负荷,那疲劳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累积,越练越伤,导致训练过度的现象!

力竭训练会让你产生较多,较深的疲劳和损伤,这样一来你的身体恢复时间将会拖长!一次大量力竭训练后你感觉你3天就恢复过来了,但实际需要5天,然后休息2天就接着练,越练越伤

对于力竭训练!保守建议还是不要经常使用!也不要经常做到力竭!最后一组有力竭感就好,让身体有个缓和的空间!

建议使用保留次数,在有挑战的前提下不要每组做到力竭!

肌肥大训练主要是看训练量,8下*5组力竭跟6下*7组没力竭比较起来训练量是差不多的,但是因为没有力竭的关系,每一组都能保持良好的动作控制,比较不容易受伤,也因为没有力竭所以不会累积那么多的疲劳。同时还能减少你的恢复时间,增加训练频率!

适度的强度保留可以减少受伤风险、维持动作品质、肌肉正确的出力,借以取得长期的训练进步。

最后提示:罗马不是一天盖成的,不要想着拼命练几天就会变身超人,更聪明的训练,学会疲劳管理,放长线钓大鱼,当你过度训练时你就知道什么是噩梦了!

健身力竭到底是什么感受?


什么是力竭?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被理解成“筋疲力尽”,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事,简单来说:力竭就是在做一组动作时,做到力量不足以再重复一次为止。

比如:我的卧推最大重量是77.5公斤1次,我用77.5公斤做了1次,那么,我就达到了力竭,如此类推,我卧推69公斤能做7次,那么,我用69公斤做了7次,我就达到了力竭。

施瓦辛格对“力竭”的定义是:力竭并非是指耗尽身体全部的力气,而是对于目标肌肉不能哪怕再多做一次反复。

在韦德健美体系里,非常强调”力竭“的重要性,他们还会用一些“欺骗组”“同伴助力”等手段,来进一步让肌肉“力竭”。

健身有没有必要做到“力竭”

关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但是要想得到进步,有些组做到力竭还是有必要的,不断冲击力竭,才能不断超越力竭,这是进步之关键!

因为练到力竭,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

当我们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会造成肌肉纤维有微小损伤。肌肉纤维的微小损伤和撕裂,以及随后的恢复和重建过程,是力量训练刺激肌肉增长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刺激肌肉、而练到力竭,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导致更多的肌肉微小损伤,全面透彻的刺激肌肉纤维!

而且,与不练到力竭相比,练到力竭可以使体内的生长激素达到更高的水平。

肌肉力竭的3个标准

很多人不理解肌肉力竭是什么意思,或者不能很好的判断肌肉力竭,往往要么是肌肉还没有力竭就开始休息,要么肌肉已经力竭了还继续训练,前者效果差,后者容易受伤。

在这里分享一下肌肉力竭的3个标准:

一、无法维持动作标准,代表肌肉力竭

肌肉力竭的第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动作标准,如果你做不到动作的标准,说明你的肌肉已经力竭了,当然这种力竭叫动作力竭。

比如我们练卧推这个动作,如果你练到杠铃开始左右摇晃的时候,就说明卧推已经力竭了,这时候就应该休息了。

但是如果你卧推的时候,明明动作已经练不标准了,还继续去推的话,如果没有人进行辅助,那么你就会扭伤你的肩部,这样就不划算了。

再比如俯卧撑这个动作,如果你练到忍不住塌腰的情况,就说明你俯卧撑已经力竭了,如果在塌腰情况下继续练俯卧撑,胸肌刺激比较少的同时,还容易挤压腰椎,让腰椎疼痛。

但如果你俯卧撑很容易做到动作标准,只是手臂有一点点的酸痛感,那么你就应该继续做,直到动作标准无法维持,这样胸肌刺激才会更好。

所以平时判断肌肉力竭,一般是用无法维持动作标准来判断,在能轻易维持动作标准的情况下,肌肉酸痛不说明肌肉力竭,不要轻易停止训练。

二、肌肉没有承重感,说明肌肉力竭

有些人训练有人辅助,那么在别人辅助的状态下,你基本上很难出现动作不标准的情况,所以判断肌肉力竭也暂时不能通过动作不标准来判断。

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自身肌肉感受来判断肌肉力竭,如果你感觉肌肉没有承重感的时候,就说明了你的肌肉力竭了。

比如深蹲的时候,别人辅助的时候,你动作虽然做得很标准,但是腿部感觉软软的,没有对抗力量,这时候就说明我们深蹲力竭了。

你在这时候继续练深蹲毫无意义,因为这时候别人辅助花了很多的力气,这种情况不但你训练效果不够了,而且动作本身也很危险。

还有一些容易出现代偿的小肌群动作也会出现这种问题,比如肩部训练侧平举的时候,很多人练到已经感觉不到肩部发力了,但是动作还能继续做,这种情况也属于肩部力竭。

你之所以能够继续做侧平举,其实是背部和斜方肌发力的结果,这样练不但练肩效果比较差,而且容易出现耸肩的情况,肩峰撞击也容易在这时候出现。

三、做不了动作全程,表明肌肉力竭

对于一些小肌群来说,通过上面两种办法也很难判断肌肉力竭,那么我们可以采用能否完成动作全程来判断,如果动作做不完整,也说明肌肉力竭。

比如肱二头肌做弯举动作的时候,如果你弯举不到位的话,说明了肱二头肌已经力竭。很多人弯举到最后只能做一般过程,这就表明了肱二头肌已经力竭了。

如果你在做不完全程的状态下继续练弯举,那就有很大几率让肱二头肌拉伤,因为小肌群本身的强度比较差,所以拉伤风险也比较高。

肱三头肌也是一样,做屈臂下压这个动作,如果你的手臂伸不直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停止动作,然后进行休息了。

屈臂下压压不下去的情况下还继续做,那动作姿势其实也不标准,只是你没有察觉到,所以继续做可能会扭伤我们的手肘或者肩膀。

做不了动作全程的判断,一般只适合小肌群,比如肩部、手臂和腰腹这些部位,而对于大肌群来说,则暂时还不能说明肌肉力竭。

满足以上3个标准的时候,就说明你的肌肉已经力竭,我们平时训练一般需要追逐肌肉力竭,恰好肌肉力竭的状态最好。如果还不到肌肉力竭就休息,增肌效果比较差,如果已经力竭还继续,则容易受伤。

俯身飞鸟练到什么部位的肌肉


对于俯身飞鸟,相信大家还是有所了解的,其实俯身飞鸟是一个很好的动作,同时俯身飞鸟的作用还有很多,而且不管是俯身飞鸟还是其它动作都是有各自的锻炼部位。那么,俯身飞鸟练到什么部位的肌肉?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俯身飞鸟练到什么部位的肌肉

俯身飞鸟主要锻炼的部位,就是我们的三角肌后束了,而大家也知道三角肌后束,虽然说看起来是一块不太起眼的肌肉,但是却非常影响我们肩部的美观。三角肌后束一般来说,训练都是很难的,形态一旦固定就非常难进行改变,而且他的角度范围也很小,所以说大家也容易与斜方肌来混淆,因此,一定要记住,俯身飞鸟锻炼的是三角肌后束。

俯身飞鸟动作要领

1.提肘、控肩、挥腕,即先要提起和外张两个手肘来起动;双肩发力控制上举;随着肩肘的动势,向侧挥腕做大幅度举起。

2.肩肘腕三关节要伸中有缩,直中有曲,放中有收,发劲含蕴。

3.开臂时吸气,合臂时呼气。

4.仿飞的节奏是中速举臂占一个节拍,中间静停占一个节拍,慢速落臂占两个节拍。

健身练到什么程度最有效!才能最好!


有氧与无氧运动的时间

一般有氧运动,我大概都会说看心跳,只要最大心跳率的60%以上,持续时间有30~45分钟,有氧运动主要利用的是脂肪跟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30分钟后碳水化合物跟脂肪的利用率会达到一个黄金交叉,所以一般有氧运动只要30~45分钟,能持之以恒的做都有效。

但减重我们不能只做有氧运动,也要做能够增加肌肉的阻力训练,肌力训练,间歇训练等的无氧运动,增加肌肉的负荷,再透过营养补充,休息,达到增肌的目的,提升代谢,长期而言对减重跟控制体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无氧运动比起有氧运动,肌肉负荷的程度比较高,难度也比较高,运动伤害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这时评估自己到底做到什么程度的指标就很重要。

如何拿捏

一般在传统的重量训练中,有分高重量,低次数,跟低重量,高次数,等很多不同的组合跟练法,每一种练法的目的都不一样。

不管是徒手训练,间歇训练,上健身房的重量训练,一般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运动中,到底有没有去利用到真正要锻练的肌肉群,是不是用到过度的代偿,是不是选择了自己不能负荷的动作,重量或课表。

何谓代偿:(当身体想要/需要达成某个目标(目的)却发现原先设定的动作模式无法顺利达成目标时延伸出来的替代动作。)

不要受伤

我们一开始在做运动时,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判断原则,就是不要受伤,以自己能够负荷的动作跟力量为原则,一般来说在一个运动的动作里,要判断肌肉有没有确实锻练,可以注意的地方就是有没有让要训练的肌肉充份的受力跟收缩。

例如我们在做哑铃二头弯举,上举时肌肉是缩短的,叫做向心,下放时肌肉是拉长的,叫做离心,如果在做棒式时,那肌肉就是一个等长且有一定的负荷,就叫做等长作用,肌肉要成长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尽量的让自己在做动作时,每一下都能够充份的做向心跟离心的收缩,就是让肌肉拉长跟缩短,透过这样反复有一定负荷的刺激,让肌肉充份的收缩,在运动后会感受到肌肉的充血,肿涨,基本上就是一次相对性有效的训练。

肌肉酸痛未必有效

训练不一定要练的要死要活,才叫有效的训练,也不一定要出现肌肉酸痛,才是有效的训练,肌肉酸痛一般认为跟肌肉的损伤还有重复收缩的次数有关,但不是绝对,不一定是肌肉酸痛就代表肌肉正在成长(不过我自己还是很享受肌肉酸痛就对了XD,一般肌肉酸痛又叫延迟性肌肉酸痛,传统我们会有人觉得肌肉酸痛就是乳酸,其实乳酸是快速醣解系统所产生的物质,快速的醣解系统下会产生大量乳酸,当乳酸累积到超过个人的乳酸阈值时,会影响肌肉的收缩,并且会酸痛无力,这时就会没有力气。

如何休息

不常运动的部位,因为反复的收缩跟负荷,会产生肌肉纤维跟结缔组织的损伤,或是轻微的发炎现象,是目前来说比较有可能产成肌肉酸痛的原因,如果过度的肌肉酸痛,有可能引起运动时的动作姿势不良,或无法正确出力时,应该就好好休息,等肌肉酸痛痛的情况减轻到能够控制肌肉跟运动的姿势时再来运动,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建立运动基础才最重要

所以运动一定要累的要死要活,肌肉酸痛才会有效果吗?

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答案了,切记运动时选择的重量或动作强度,一定要选自已可以负荷,或可以控制的动作,以不造成运动伤害为最高原则,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感受到任何的不舒服,一定要马上停下来。如果哪个动作自已无法操作,学不来,可以寻求更专业的建议,请有经验的教练,朋友帮你看,是比较好的选择。

肌肉没练到位?肌肉怎样才能达到佳刺激


走进健身房的那一刻起,一场战斗就打响了,杠铃和哑铃就是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唯一目标就是,给肌肉足够的刺激,足够的挑战。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一个小时过去了,却意犹未尽,总是感觉肌肉没有刺激到位。

那么,在肌肉训练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最佳刺激呢?

下面,简单的几个字眼告诉你

在肌肉训练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最佳刺激呢?

应该做到六个字:极限、慢速、牵张

(1)极限:即每组训练要做到做不起来为止,每块肌肉要集中刺激,练到疲劳为止。

(2)慢速:每一次上举和放下都要慢速进行。

(3)牵张:每做一次要达到最大收缩,但还原时,要留有余地,使肌肉一直保持紧张状态。

实践证明:做到了极限、慢速、牵张,就会给肌肉以最深的刺激,这样就会得到超负荷达,才能得到超量恢复。

在肌肉训练过程中怎样的效果才是是有效的呢?

应该要做到六个字:发热、发胀、发鼓

(1)发热:是指所练的肌肉发热。训练前,局部肌肉和全身一样,温度是恒定的,训练的一阶段,由于不断对这块肌肉刺激,促进了该部位的血液流通,从而使该肌肉充血,血是热的,因而影响到皮肤就有发热的感觉。

(2)发胀:练肌肉的过程,是肌肉收缩使其起止点相互靠拢、固定不动或慢慢分开的过程。肌纤维得到牵张、拉伸,长时间的练习会使肌纤维变粗。肌肉快是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因而给肌肉就有发胀之感。

(3)发鼓:训练前后肌肉块即围径通常有1—2厘米的差距。有经验的健美运动员训练时,总要准备一条皮尺,随时测量所练肌肉的围径,力争达到最大值或有所超出,用这个方法来控制,效果明显,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