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梯脚尖先着地可以保护关节!

发布时间 : 2019-11-08
健身先练肩膀可以吗 先健身还是先学跳舞 减肥先游泳还是先健身

下楼梯本是小事,但对膝关节的伤害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台湾《康健》杂志援引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人躺下来时膝盖的负重几乎为0,站起来和走路时是体重的1—2倍,而下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则是体重的3—4倍! 试想一下,一个正常人的体重大约为60公斤,每下一级台阶膝盖就多承受240公斤的压力。“对于膝关节已经产生退行性老化的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腿部肌肉力量不足,有时下楼梯会比上楼梯给膝关节带来的冲击力更大。”

北京体育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教授陆一帆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时,让脚尖先着地,使足弓受一部分的力,可以加大缓冲距离,对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为了减少对膝关节的伤害,下楼梯时也可以侧着身子,双手扶着楼梯扶手。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做还可以增加安全系数,防止跌倒。穿软底鞋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中老年人最好不要采取爬楼梯的方式来锻炼,以减少对膝关节的损伤。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孙伟副教授指出,增加股四头肌的力量可以缓解运动对膝关节的损伤,最简单的方法是,平躺时伸直双腿轮流抬起,每次抬腿时保持3—5秒,一组可做15—20个,每天做2—3组为宜。

另外,力量锻炼也很必要,缺乏力量练习会使肌肉萎缩,减弱自我保护能力。陆一帆建议,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对膝关节损伤较小的运动。

JSS999.com延伸阅读

跑步时,脚后部先着地


跑步是最常见的健身方式,好处也很多,但不正确的跑步方式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很多人跑步时,最容易受伤的就是脚踝,这与脚掌着地方式有很大关系。

不少人习惯先从脚趾着地,具体说来,是趾跟后面的脂肪部分先着地。其实,这种方法是操场跑道上,运动员短距离赛跑时提高速度的跑法。普通人健身时,经常在坚硬的水泥路或柏油路上用此方法跑步,跟腱必定会受到强烈冲击,跟腱周围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发炎,时间长了,很可能导致跟腱周围炎,一旦得此疾病,必须长时间才能痊愈,有些人甚至一年后,还会发作。

看看电视上的马拉松竞赛,你会发现,除了到达终点之前的冲刺外,选手们的跑法都是脚掌后部先着地,这种跑法能使脚部受到的震荡较轻,是最平稳的跑法,很适宜长跑。

人们平时跑步目的在于锻炼身体,长跑时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使脚踝受伤,应该学习最不易疲劳的跑法。跑步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跑步过程中,步伐不要太大,防止左右摆动,腹肌用力;跑完了再走一走,做点缓和运动。▲

跑步时到底该哪里先着地?


人脚的结构是“结构满足功能”最神奇完美的例证!一只脚有26块骨骼、33个关节、107根韧带、19块肌肉和38根肌腱。构成双脚的52块骨骼占全身骨骼数量的25%。这个由众多骨骼、关节、韧带、肌肉和肌腱组成的复杂结构是整个人体的避震系统。在这里,我们就探究一下这个完美的结构在跑步中所起的作用。

在跑圈中,不但对什么是最好的跑步步法争论不休,就连对一些技术名称的定义都有争议;有时前脚掌着地和脚中部着地被混为一谈,有时它们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奥运会金牌教练尼克拉斯·罗曼诺夫博士在《跑步革命》一书中详细的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跑步姿势。

1.脚跟着地

锁死的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

落地时冲击力可达体重的3倍

支撑时间最长

容易造成足部左右滚动

2.脚中部着地

于体前落地产生刹车效应

由于杠杆效应使膝关节过度紧张

脚中部落地很难被精确重复

从脚的结构上看,根本不能以脚弓着地

2.前脚掌着地

由于关节弯曲,冲击力得到分散

关节紧张度最小,承受的冲击力也最小

支撑时间最短

最大程度利用了机体的弹力效应

罗曼诺夫博士认为,对跑者来说,前脚掌着地是唯一自然的着地方法。不管脚的什么部位着地,在身体前倾之前我们必须将身体重量转移到前脚掌上。那么,为什么要把直接由前脚掌落地这个能一步到位的动作通过脚跟过渡而产生延迟呢?我们可以把整个动作分解成一系列画面,逐一讲解。

开始画面:在着地脚准备好与地面接触之前,使脚稍微内旋(通过旋转使脚的外缘接近地面,同时大脚趾轻轻向上抬升)。

中间画面:在脚接触地面后,在足弓的弹性系统被压缩的过程中,脚向外翻转,向大脚趾方向轻微外旋运动(轻微的外旋和内旋是自然着地的一部分)。在图中你可以看到,前脚掌在落地瞬间会和地面形成了一个自然夹角。

结束画面:脚弓的弹性系统回弹释放动能,身体重量由前脚掌过渡到大脚趾。

综合来看,以前脚掌着地可以吸收落地产生的冲击力,并且,它还使肌腱的弹性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减少着地的冲击力和能量消耗。而足跟着地不仅将人体这部分完美的运动结构弃之不用,而且使踝、膝、髋关节直接承受了跑步产生的冲击力,其结果就是导致超高的受伤率。

跑步时,要脚后部先着地


跑步是最常见的健身方式,好处也很多,但不正确的跑步方式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很多人跑步时,最容易受伤的就是脚踝,这与脚掌着地方式有很大关系。

不少人习惯先从脚趾着地,具体说来,是趾跟后面的脂肪部分先着地。其实,这种方法是操场跑道上,运动员短距离赛跑时提高速度的跑法。

普通人健身时,经常在坚硬的水泥路或柏油路上用此方法跑步,跟腱必定会受到强烈冲击,跟腱周围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发炎,时间长了,很可能导致跟腱周围炎,一旦得此疾病,必须长时间才能痊愈,有些人甚至一年后,还会发作。

看看电视上的马拉松竞赛,你会发现,除了到达终点之前的冲刺外,选手们的跑法都是脚掌后部先着地,这种跑法能使脚部受到的震荡较轻,是最平稳的跑法,很适宜长跑。

人们平时跑步目的在于锻炼身体,长跑时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使脚踝受伤,应该学习最不易疲劳的跑法。跑步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跑步过程中,步伐不要太大,防止左右摆动,腹肌用力;跑完了再走一走,做点缓和运动。

跑步到底前脚掌先落地,还是后脚掌先着地


跑步时前脚掌着地还是后脚掌?

这个问题是很多跑者所纠结的。对于前脚掌落地、后脚掌落地这两种落地技术,各有各的支持者。很多日本的跑步书籍都提倡后脚掌落地,不过,从目前比较流行的角度来说,认为后脚掌落地不利于缓震,支持前脚掌的较多。

前掌着地可以缓解地面对膝关节、髋关节的冲击,快速的短跑都是采用前脚掌着地。但是这种落地方式对小腿肌肉群、脚踝、足弓等部位要求比较高,需要做专门的训练。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贸然尝试,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胫骨骨膜炎。并且很多人会练出踮着脚跑的错误姿势。

后脚掌(脚后跟)着地法的跑法目前争议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跑法无可取之处。一般认为,在技术动作不正确的情况下,就像用脚后跟持续进行跳跃,膝盖和髋关节会承受较大的冲击,非常容易受伤。但是,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后脚掌过渡到前脚掌的技术,就能化解大部分冲击力。

目前争论较多的一点是后足跑、中足跑以及前足跑三种跑步技术哪种最好,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逐步解开三种跑步技术对比之谜。

三种跑步技术运动轴(Rocker)不同

由于三种跑步技术中足部率先触地的部位不同,因此在动力链上产生三个不同的运动轴,分别是后部跑中的足跟轴(HeelRocker),中足跑中的踝关节轴(AnkleRocker)以及前足跑中的前掌轴(ForefootRocker)具体见下图。

三种跑步技术的肌肉活动和关节压力不同

1.后足跑:此种跑法脚跟先着地,膝关节由伸直位过渡到屈曲位,股四头肌产生离心性收缩,因此对膝关节产生了较大的负荷。另外由于踝关节的势能储备不足,不利于后期蹬地发力,相对跑步速度较慢。

2.前足跑:此种跑法前脚掌先着地,小腿三头肌产生离心收缩,起到势能储备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后期蹬地发力,相对跑步速度较快,但是对于小腿后肌群的离心力量和向心力量要求均较高。

3.中足跑:此种跑法整个足底同时着地,此时整个下肢肌肉募集情况相对较平均,相比于后足跑减少了对膝关节的冲击,同时也降低了对小腿后肌群的力量需求。速度介于后足跑与前足跑之间。

跑步运动中,通常的姿势要求是身体重心略前倾,头颈部保持中立位,目光直视前方,肩部放松,双臂自然交替前后摆动,脊柱保持中立位,腰腹部收紧,双下肢交替前后摆动,双足交替发力蹬地。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哲学中关于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当然在讨论跑步姿势时,求大同,存小异,适合自己的也便是最好。

如何保护你的关节


大重量铸就大肌肉块成为健美训练中的金科玉律。然而,俄亥俄州大学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超大负荷重量是导致软骨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同时,他们还发现如何重建已经退化的软骨组织和防止它们更进一步恶化的方法。

经常使用超大负荷训练的结果

当你经常使用超大重量每组重复运动超过8次时,很容易导致关节炎症,其结果是关节中的软骨组织被损坏和它的重建被抑制。关节软骨损伤的症状是肘部、膝盖、臀部或肩部出现的疼痛感。

训练中削减重量负荷的目的

许多健美和力量举运动员仅仅通过服用葡萄糖胺、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和鱼油来减轻关节疼痛,但这是不够的,必须要调整训练中的负荷。俄亥俄州大学的科学家便推出了在大重量训练中交叉进行轻重量训练的方案——保护关节训练计划。当关节被大重量施压的同时,轻重量建立了一种相反的进程,它抑制了软骨组织细胞中遗传基因的活化作用,抑制了炎症的发生以及对软骨组织继发式的攻击,这对软骨组织的毁坏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并且能够帮助损伤的关节软骨组织恢复。

保护关节训练计划

在“保护关节训练计划”(具体见附表)每周四次的训练中,星期一,二两次使用大重量,星期三、四两次使用轻重量,每周每个身体部位训练两次。星期三、四采用的高次数,轻重量练习应确保与星期一,二的低次数、大重量训练采用相同的方法施压于关节,这将会提供最大的保护用来对抗前两次的大重量训练。当你在下一周的星期一和星期二再次使用大重量训练之前,会有三天的休息时间使关节得到充分的恢复(建议你在星期三和星期四的训练结束时训练腹肌)。

每周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训练是用来构建力量和肌肉块,但关节软骨组织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运动过程中大重量的组数和次数将会导致关节软骨组织的损坏,而紧接着的两次轻重量训练将会弥补关节软骨组织的损失并且帮助软骨组织的重建。另外,高次数的训练通过刺激肌肉中新毛细血管的产生,更进一步提高肌肉的增长。

你应该每隔2~3周适当改变该计划中的练习内容,以便保持训练的多样性和避免肌肉增长的停滞。

把计划付诸到实际行动之中

如果你想把电影“泵铁”中的情景融入到你的金色年华中,请尝试这种保护关节训练计划,在8周内进行大重量和轻重量的交替训练,然后,改用中等重量(完成8~12次/组的重量)再坚持8周,增加练习的数量(3~5个练习)和每个身体部位总的组数(9~20组),通过每周4~5次完成对整个身体的训练,每个肌肉群每周训练1次。8周后,再次返回到轻,重相伴的保护关节训练计划,选择的练习从某些方面应与第一次保护关节训练计划有所不同。

如何保护自己的关节


所有进行健身训练的朋友都知道关节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强健的关节能够确保我们高强度的训练,能够让我们的肌肉达到顶峰收缩,让我们举起更多的重量,让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动作不会完成的受阻。

例如对于上推举等肩部训练来说,肘关节和腕关节就尤为的重要,如果这些关节收到了损伤,那么训练的重量和质量都会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训练对肌肉的刺激小了,我们的肌肉不再生长了。

为什么关节会受伤?

对于健美运动员来说,是由非常大的危险遭受到严重肩部伤的。这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但是也有好消息,就是如果我们训练的正确,营养到位,休息和恢复的也到位,那么我们可以避免受伤的。

1.过高的训练重量加上不当的动作会引起关节的损伤:

在我的个人意见看来,这个是广大健美爱好者关节受伤的最主要原因。持续的使用大重量和不好的训练姿势会带来关节的损伤,刚开始是关节里面慢慢的发炎,然后发展成为有症状的疼痛甚至淤青。

肩膀和肘是最容易受到这类损伤的。不好的训练习惯和过大的重量还会引起肌腱的受损甚至撕裂,轻者也会引发肌腱炎。如果重量使用的过大,超过了关节的负荷,还会引起关节的错位。

2.肌肉力量发展过快:

当我们肌肉力量发展快速的时候,我们的关节承载力实际上没有完全的跟上。

虽然说肌肉力量的增长是绝对的好事,我们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训练刺激肌肉,但是这样会很容易引起关节的损伤。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年轻的训练者身上,特别是那些青少年健美爱好者。

3.缺乏合理的营养:

关节和肌肉一样,需要营养物质来恢复。缺乏合理的关节营养将会导致更高几率的关节受损。结果是细微的软组织撕裂会慢慢的发展为关节的慢性疼痛甚至发展成关节的损伤。

长期慢性的缺乏合理的关节营养甚至可能会引发关节炎或者是肌腱炎。这些炎症都是日积月累的创伤导致的。

4.缺乏合理的休息和恢复:

持续性的过度训练,一直使用大重量训练而没有进行训练强度的调节,缺少睡眠都会引起关节的问题。过度的训练和每组少于6次重复的大重量训练都会引起关节的损伤。

我们要知道的是,如果我们的身体不能完全的从上一次训练中创伤中恢复过来的话,那么这些创伤就会积累在一起,然后给我们以致命的一击。而且缺少睡眠,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分泌合成代谢激素,会进一步的影响我们的身体恢复。

对于年轻训练者的建议:

对于那些训练健美的青少年,你们需要非常好的训练素养来避免关节的受伤,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关节受伤将会伴随你们余下的一生。此外,由于你们的力量水平会受到训练的影响和增长的飞快,对于训练重量的把握也尤为的重要,不要使用过大的重量。

结论:

如果每次你进行力量训练关节都会疼痛,我的建议是进行不会引起关节疼痛的训练,让疼痛的部位充分的休息进行康复。别忘了,每天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关键。

健身者先学会保护自己


非职业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从事专项体育锻炼的时候缺乏教练员系统的指导。这里所指的系统指导不仅仅是指运动技能、技巧方面的,还包括避免运动损伤的经验。如一些羽毛球爱好者,锻炼的热情有,恒心也有,球技也长进很快。但是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缺乏最基本的运动医学知识,不懂得在锻炼的时候如何自我保护。

专业运动员不仅有日常训练期的营养状况和疲劳监测,还有运动量监测和体能诊断技术,因此,他们在运动时所出现的危险和伤害是可预见的。同时,在任何一堂训练课开始的时候,都要在教练的指导下做长时间的热身准备。相比之下,很多普通的体育爱好者不了解运动中会出现哪些伤害,即使伤害即将发生他们也一无所知。

运动之前的热身一定不能忽略

引起运动损伤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赛前的热身准备工作不到位。一些人觉得花钱租了场地,就一定要把时间用足,浪费在踢腿扭腰上实在是不值,脱了衣服拉开架势就投入剧烈的比赛当中去了。专家指出,做任何运动之前都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不要马上进入激烈状态,而要循序渐进,因为此时人的肌肉、韧带都处于僵硬、收缩状态,一旦用力过猛,就容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拉伤。以羽毛球为例,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开始比赛,在场上做奔跑、扑救、杀球的动作,身体的一些部位就会在很僵硬的状态下承受强烈的冲击,很容易出现运动伤如腕关节损伤、肘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跟腱拉伤、背部肌肉拉伤等。就像一辆汽车,你要它在机器很凉的状态下猛地跑高速,它就会受到很大的磨损,甚至损坏汽缸。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与天气和运动强度有关

如果天气比较暖和,参加一些不太剧烈的体育活动,可以在运动前压压腿,舒展一下筋骨,绕场地跑两圈。如果参加比较剧烈的运动,特别是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准备活动一定要非常认真。通常同种体育活动,参加者水平越高,对抗就越激烈,强度就越高。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准备活动可以从静到动的准备。先做两遍广播体操,然后直立活动脚踝和手腕,顺时针旋转8次,然后逆时针旋转8次,重复若干次,直到踝、腕关节感到微微发热为止。从事篮球、排球的运动之前还要注意充分活动指关节。可以由慢到快地做一做高抬腿跑,以便大腿肌肉充分活动开,避免大腿肌肉拉伤。

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要更加认真,一定要确认全身的肌肉都活动开了,才可以开始比赛。同时在开始准备活动之前要注意保暖。因为那时候皮肤浅层的毛细血管都在收缩状态,微循环不畅,马上剧烈活动会对心脏造成较大的压力。同时,如果受到意外的碰撞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淤伤。所以,在冬季,专业的运动员在到达比赛场地以前都会把自己裹得厚厚的,就是开始做准备活动也并不急于减衣。

除了充分的运动前准备活动之外,还要注意用具的保护。比如打羽毛球、篮球应该选用护膝,特别是起跳腿。打网球、乒乓球应该选用护肘和护腕等。除此以外,每项运动还有它各自需要注意的。如打排球、篮球的时候可以用胶布粘在指尖和关节上,保护指关节和指甲;游泳的时候可以选用防水耳塞等。运动项目太单一往往会造成身体某一部位的损伤,比如,在网球运动中,由于胳膊需要反复地、用同样力量牵拉和抽杀,运动员就会出现网球肘。假如我们选择网球运动的同时,交替地从事游泳、长跑或者一些其他球类活动,我们患网球肘的几率就会很低。

同时专家提醒,要养成运动中补水的习惯。补水的原则就是少量多次。喝水主要是为了增加蒸发散热的能力,保持体温恒定。建议喝运动饮料或纯净水,不建议喝碳酸饮料。因为碳酸饮料糖分太高,渗透压太高、产气,吸收的速度会大大降低,还容易引起腹痛。一旦发生了运动损伤,一定要引起重视,较重的要去看医生,较轻的也要充分休息。很多运动伤如果处理不当将很难治愈。

健身运动如何保护关节


当你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时,身体关节的健康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比如,做卧推就需要肩关节、肘关节与腕关节都处于完好状态,它们之中的任何一处如果出现问题,你能完成的重量与次数都会打折扣。如果你无视问题继续练下去,情况会变得更严重。为了保护身体的活动能力,请考虑把以下措施安排到你的训练与生活当中。注意:关节疼痛不容忽视,以下建议只是基本的保健常识,如果疼痛严重,最好还是去看医生。

训练

合理的训练计划

一个完好的训练计划包括大负荷运动量、多重复次数与高强度、少次数训练的交替。一次训练课不应该超过60分钟,而同一部位的训练频率也应该根据年龄与恢复能力而定。一般来说,20多岁的人可以间隔48~72小时训练同一部位;而30~40岁的人则应该多一些恢复时间,每5天训练一次同一部位;年龄更大者选择每7天循环一次更好些。

重量要适当,动作要规范

不能以牺牲动作正确的代价多举几公斤。投机取巧的动作不但影响了训练效果,而且增加了对关节的压力,容易导致伤病。要选择能控制的重量与动作速度,在完成动作时尽量收紧肌肉以得到最大的刺激效果。

充分热身

如果你打算上斜推举110公斤10次,那就从60公斤慢慢举10次开始,然后用90公斤的正常速度举10次,最后才加到110公斤做第一个有效组。如果是在气温很低的环境中练习,最好先在有氧运动器械上热身5~10分钟,目的是让身体的核心体温升上来,为高强度训练做好准备。

确保肩袖部位的健康

肩关节是举重练习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原因是当肩肌强壮之后,肩袖会变得相对薄弱。解决方法是在做胸或背的练习之后做3组、每组15~20次的肩外展动作,对有些人来说,颈后推举与颈后下拉练习应当避免,因为这两个动作会过分抻拉肩带。

营养

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必需脂肪酸(EFA)

均衡的营养摄入包括40%~50%的复合碳水化合物、30%~40%的蛋白质与20%的健康脂肪。一天摄入的热量要分成多次,每隔2~3小时进食一次。这样可以促进营养的吸收与体力恢复。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健康脂肪的摄入,比如鱼油与亚麻籽油,它们富含对人体有益的欧米茄-3脂肪酸,对于防止炎症与促进激素分泌都有帮助。

摄入充足的热量,包括减脂期

许多人在减脂期大幅度减少热量摄入,这会导致骨质密度下降与关节弱化。因此即便是在减脂期,热量摄入也只需比平时少300千卡/天,否则会影响身体与关节健康。

补剂

增加维生素C摄入

有研究证明,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能改进关节健康,因为关节软组织的形成需要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一天2~3克,分成几次服用。

补充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两种重要氨基酸的来源,是软骨形成所必需的。研究发现,服用胶原蛋白可以增强软骨与关节的健康。

服用葡糖胺与软骨素复合片

近期的研究显示,每天服用1500毫克硫酸葡糖胺与1200毫克软骨素合剂对关节损伤的愈合有帮助。

服用微量元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保证了身体的正常运转,其功能包括促进肌肉生长、脂肪燃烧、骨质加强与能量代谢。身体如果缺乏维生素与矿物质,将很难将食物营养转化为激素、细胞组织和能量。

长跑怎样保护膝关节


长跑是一项全民运动受到了广大朋友们的热情欢迎,长跑的过程中可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对减肥瘦身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长跑的过程中身体会有疲劳不堪的情况,是很容易受伤的,保护膝关节是最关键的,那么长跑怎么保护膝关节效果好呢!

运动后注意健身保养确实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对于常跑的人,保护膝关节最积极的办法就是练“小半蹲”了,准备活动和舒张运动都代替不了“小半蹲”这个练习。如果说,长跑对腿部来说,主要是锻炼骨骼、锻炼肌肉的话,“小半蹲”则是锻炼韧带的好方法;如果说,长跑对身体是积极锻炼的话,“小半蹲”则是主动保养了。

你一周跑4—5次,“小半蹲”则不一定每次跑完都要做,可以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做2—3次,也可以每周仅做一次,要视其感觉和效果自己来定,有时间就多做点,没时间就少做点。“小半蹲”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注重的主要是耐力的长久性和练习时间内自我独处心性的培养。

“小半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小半蹲

双手叉腰,两个脚朝前,两只脚之间留10厘米的空隙,一个拳头的距离。蹲下去的时候膝关节也是一个拳头的距离,身高往下矮十公分,主要表现在腿部弯曲,臀部下沉,腰背直立,持住不动,每次做10—30分钟。注意要将身体重心始终放在前脚掌上,这样一是为了更好地平衡,二是便于坚持的时间更长些。如果中途实在累得不行了站起来休息一下子,再往下蹲。

半蹲完毕,直身合步,双手重叠在肚脐上(男左手贴脐,女相反),静养片刻。 这一招式主要是为了宁神聚气,安定心态。

你可别小看这个小半蹲,所起的作用相当大。膝关节韧带受到持续刺激所产生的润滑液第一是润滑关节,第二是营养关节,最关键的是在营关节当中还可以修复关节。

所以说,这个小半蹲在改善膝关节周边韧带的质量方面,肌肉负荷量会很小,但是要做这个动作维持的时间很长,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这个关节的韧带在用力,这个用力跟肌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韧带刺激是要求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行,所以起码要10分钟以上,要求在半小时以上为好。

在长跑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护膝关节问题和保护膝盖问题,首先在长跑时,给膝盖做一下正常的护理,在长跑时要做好充足的热身运动,饭后最好半小时以后再进行长跑,以免在长跑过程中因为剧烈的肠胃运动引起腹痛腹胀。

深蹲时先启动髋关节还是膝关节?


常见深蹲错误:动作不协调,中心偏移!

关于深蹲真的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因为它好!是训练之王!也因为它难,想要做出一个完美的深蹲还真是不容易!

除了关节活动度肌肉柔韧性的限制,在技术上也会出现很多错误!

今天我们就在来为大家指出一个最常见的危险错误深蹲动作不协调,中心偏移!

深蹲时要先启动髋关节呢?还是先启动膝关节呢?常常听说要屁股先往后坐,是这样吗?

我们常说,动作要有控制,流畅有序的去做!这样才会获得最好的锻炼效果!而深蹲更是如此!

深蹲为什么难是因为它是一个多关节全身性的动作,需要多个关节,全身肌肉一起协调工作!各司其职,该主动发力的主动发力,该协助发力协助发力,该负责稳定的稳定

深蹲主要参与动作的是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而且他们是同步工作的!就像是手表的齿轮一起工作!(同时屈髋屈膝下蹲,同时伸髋伸膝起身)

但是很多人却容易混淆,让动作脱节。不同步!

比如:下蹲时屈膝角度过大髋部没有后移,导致膝盖过度前移,起身时没有用到臀部的力量

比如:下蹲时屈髋角度过大。导致身体过度前倾。起身时屁股先抬起、或甚至用背部力量顶起负重,接着大腿才出力让膝盖伸直。(简单讲就是不协调)

好的动作:髋关节及肩膀同时往上(上图中间姿势)

坏的动作:有的会很明显髋关节先上,肩膀才上(也就是先抬起屁股在背起杠铃)!变成所谓的先前段是深蹲,后半段是硬拉(或所谓的早安运动)

这是最深蹲常见的危险错误!。常常出现在初学者重量过重,这对于下背的压力会相当的大,要特别留意。请不要学习。

正确的动作应该维持中心线在脚掌中央,运动过程也是直线上下!

启动顺序是屈髋往后坐的时候顺势屈膝下蹲!(是同步,同时启动)并在过程中持续让腹肌、背肌收缩来维持躯干挺直!起身时同时伸髋伸膝,推起负重成直线上升

身体的重心在脚掌中央!和负重点成垂直线!蹲起的过程中直线上升,以避免重心的移动让力量分散,产生横向或侧向力矩,这样除了容易受伤外,也容易让稳定肌群转变成主动肌群转。

跑步如何保护膝关节呢


在跑步这样运动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膝关节,据调查很多跑步的人容易出现跑步膝。跑步膝是因为在跑步时因为姿势不正确、运动量不合理以及膝关节处的自然磨损和退化造成的,违背了人们跑步锻炼身体的意愿,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既然问题如此严重,很多的人都想知道跑步如何保护膝关节。

一、正确的姿势是避免所有运动损伤的关键。

从一开始跑几百米,就要正确,从启动跑步到停止,尽量全程保持正确的跑姿。短距离速度跑和长距离慢跑,姿势和技巧还是有明显区别。正确的跑资和有效率的跑资还是略有区别的,后者主要针对长距离跑步而言,是在正确的跑资基础上,如何让身体移动同样的距离耗能最小,所以,正确跑姿是基础。

二、肌肉力量。

跑步不只是腿部肌肉,其实脚、踝、关节的小肌肉群、上肢和肩背力量,特别是核心力量都非常重要。特别是以前没有运动基础或运动习惯,想以跑步开始运动的,前期的肌肉力量训练,很重要。

三、跑量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特别是初期,不能冒然增量。 一般原则,不用每天跑,跑一天,休一天就很好。每次跑量,本周比上周不要超出10%,是早期比较安全稳妥的方式。实际以个人不同身体反应和感受来判断。

四、疗伤恢复

如果膝盖已经伤了,马上停止跑步,做交叉训练。同时还是要吃专门针对关节损伤的药,一般来说是氨基葡萄糖+软骨素类药品同时服用,完全走路不疼,慢跑也不疼了再恢复训练。

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我们就要避免跑步带来的一些伤害身体健康的问题。正确的跑步方法很重要,正确的保护膝关节的方法也很重要。不想出现跑步膝,那么跑步时如何保护膝关节就是很多跑步运动者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

跑步踝关节要做好保护措施


很多人都是跑步爱好者,经常性进行运动锻炼的话,其实是能够起到极大的好处的,人们日常应该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要注意预防这些不适症状的侵袭的话,在跑步过程中就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避免踝关节出现损伤的现象,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跑步怎么保护好踝关节吧。

踝关节将腿和足相连接并使之活动自如,相连之处由韧带、跟腱和肌肉组成网状的突起结构,这就是踝关节两端的突起,这种结构对踝关节起着保护作用。但是,跑步时,脚接触地面的频率较快,而且受力面积较小,这就使得踝关节两端的受到压强比走路时大大增大,因此踝关节受到的震荡也更加剧烈。

慢跑时,最好先做伸展肢体、活动脚踝等准备活动,这样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逐步得到伸展。踝关节比较松弛的跑步爱好者最好戴上护踝,以固定关节,避免踝关节的受伤。

而且在选择跑鞋时,最好选择鞋底比较软的鞋子。因为跑步时踝关节和跖趾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过硬的跑鞋不但增加不了支撑力,反而会使这些关节的负担加重,产生劳损和脚部疼痛。另外,为了防止踝关节扭伤,跑步时最好穿鞋帮略高的鞋,这样就可以分担支撑力,使踝关节保持稳定。

跑步的时候,保护好踝关节是十分重要的,才能够缓解身体出现的不适,对于身体的健康,才能够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跑步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注意保护好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