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一心多用,健身又健脑

发布时间 : 2019-11-08
怎么搭配饮食既减肥又健身 健身前一小时饮食 健身时一天有氧一天无氧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健身时一心多用能明显提高锻炼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了28名平均年龄为66岁的帕金森患者和20名平均年龄为73岁的健康老年人,要求他们在骑健身车时“一心多用”,完成一系列认知任务。任务难度不等,包括当显示屏出现蓝色星星时说出“go(走)”这个单词,以及倒序重复名单上的数字等。研究人员利用一套视频运动捕捉系统记录下测试者的骑车速度。结果发现,在做最简单的认知任务时,这些老年受试者的骑车速度提高了25%,且多任务并没有削弱他们的认知能力。

研究作者、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萝莉·奥尔特曼表示,在运动时,大脑释放出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能加快思维和反应时间。当一个人进行有挑战性的新奇任务时,大脑也会释放同样的神经介质。

研究人员认为,这两种神经介质的释放能提升大脑工作效率,进而改善运动和认知表现。总体而言,帕金森患者的骑车速度要比健康老年人慢,因为帕金森患者的神经递质分泌机制受到损害。▲

jss999.com精选阅读

健身运动时一心二用效果更佳


为什么要在看电视时进行减肥运动?由于这个时候你最闲,有时间。要知道很多人躲避运动的借口就是太忙,没时间。别认为只有随着电视满头大汗地跳健身操能力燃烧脂肪,即使是看电视时坐在沙发上,一些简略的动作就可以让你消费热量。

假如你看电视时从来不运动,刚开始时只要天天10分钟就可以了,以后再逐渐增添到15分钟、20分钟……最大的利益就是——它尽不会耽搁你观赏喜好的节目。

第一

仰躺在沙发上,双手抱头,两腿夹住垫子,向上抬起,往返做5~10次。

瘦身部位:腹部、臀部及腿部脂肪。

第二

两腿向前伸直,双手向后交叉,将前胸尽量贴在腿上,留心不要弓背。

瘦身部位:上肢,使胸部肌肉更紧实,同时锤炼腰、臀部肌群。

双腿并拢,两手在脑后交叉。上身向前倾,贴在腿上,留心上身始终坚持挺直。

瘦身部位:腰部、腹部脂肪。

第三

正面坐在沙发上,两臂伸直,双腿并拢,大腿向上抬,与沙发面呈45°。上身坚持不动,两腿交叉。

瘦身部位:腹部、臀部赘肉,塑造大、小腿线条。

第四

正面坐在沙发上,两臂伸直,双腿并拢,大腿向上抬,与沙发面呈45°。上身坚持不动,两腿交叉。

瘦身部位:腹部、臀部赘肉,塑造大、小腿线条。

第五

一腿伸直,另一腿崎岖侧坐在沙发上,双手在胸前交叉,上身向崎岖腿相反方向侧弯。

瘦身部位:腹部脂肪,拉紧大腿外侧线条。

第六

侧坐在沙发上,一腿伸直,另一腿崎岖。将崎岖腿向上伸直,与另一腿呈90°。重复做5~10次。

瘦身部位:腰腹部脂肪,塑造腿部线条。

第七

侧身坐在沙发上,一腿伸直,另一腿崎岖呈45°,上身坚持竖立,双手抱头,转动腰部成45°扇面,转出发材。

瘦身部位:上肢、腰腹部脂肪。

男人健身增肌不能一心两用


坚持体育运动,是人人皆知的好习惯,但锻炼过程中的一些错误习惯,不仅会让运动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第一、运动过程中的错误

1.运动到大汗淋漓

许多人喜欢运动的时候出一身汗,似乎只有大汗淋漓才感觉得到了充分锻炼,但其实这什么效果也起不到,只会让你运动过量,失去很多水分,从而导致抽筋、缺水和其他一些运动伤害。所以,运动中一旦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并适当调整强度,休息几分钟并喝上两口水。

2.只选择一种运动

很多人喜欢只做一种运动,如跑步或者骑固定脚踏车,认为只要长期坚持就能效果明显。其实,全面锻炼需要几种运动搭配进行。“步行1英里(约1.6公里)可以燃烧100卡路里;但在相同的20分钟内,如果在器械上做负重运动,可以燃烧300到400卡路里。”艾米霍夫说。力量训练可以帮你保持肌肉形状,延缓因为年龄带来的肌肉松弛,所以最好将有氧锻炼和负重训练结合起来,“跑步、打球、仰卧起坐、举重都要尝试一下。”

3.边翻杂志边锻炼

有些人常常一边蹬脚踏车一边翻看杂志,觉得这样能得到全面放松。要知道,一心不能二用,看杂志就意味着你没法同时关注你在进行的运动。如果非要做点别的,好让锻炼不那么枯燥,那可以听听音乐,因为它不像阅读那么需要集中注意力。

4.饿着肚子做运动

很多早晨起床或下班后运动的人会空腹锻炼,饿着肚子做运动无异于开着一辆没有油的坦克,你的身体需要能量来保证运转。一些健康小吃,如燕麦粥或香蕉,可以很容易就消化掉,并提供你接下来运动所需的额外能量。上午运动时尤其不能空腹,因为经过一夜,你的胃已经空了,热量已经消耗完了,你需要给身体加些“燃料”。

5.周末“疯狂勇士”

如果你平时不锻炼,而每逢周末疯狂锻炼两天的话,那么你的目标将永远不能实现,而且每个周一都会感觉糟糕透顶。这种一口吃个胖子的“集训”只会导致受伤和全身疲乏。

6.起步过猛

不管是在家中跑步机上或是在健身中心运动器材上,人们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虎头蛇尾”,刚开始很短时间内运动量过大。这种起步过猛的锻炼方法很容易导致身体受伤。专家建议:应该与合格健身师一起制订出细水长流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

第二、运动态度的错误

1.健身无乐趣

一些人认为,健身运动面对的就是冷冰冰的健身器材,健身无乐趣可言。然而专家建议:应该与朋友或家人一起锻炼,就像一起看电影或一起吃饭一样。

2.急于求成

很多人希望一点点锻炼就可以收效惊人。专家推荐的锻炼标准是每周3.5~4小时以防止体重增加。如果你想减肥,每次步行30分钟,一周三次,这样在饮食不变的情况下,体重减轻0.5公斤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因此,要想减得更快,就得增加运动量。

第三、运动中省略的错误

1.省略热身训练

没有热身训练,就等于在氧气和血液还没达到肌肉的时候,你就要求你的身体突然运动。这样会增加身体受伤危险。在心肺功能训练中,其实是让心率猛然提高,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正式锻炼之前,应该花5~10分钟做一些简单的热身动作,使身体里外都“热”起来。另外,举重前不热身,很容易导致肌肉撕裂。

省略缓和运动健身结束的时候,不宜戛然而止。缓和运动可以使肌肉疼痛危险大大降低。原因是缓和运动可以对身体内的乳酸起到“冲刷”作用。专家建议:运动结束前,最好依据个人身体状况,花上5~10分钟做慢速简单运动,让心率慢慢恢复正常。

2.省略饮水

肌肉收缩需要水分,因此如果你饮水不足,则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或者疼痛。运动前、运动过程及运动之后都需要补充水分。如果你不属于那种运动中电解质和钾很容易丧失的体质,那么就没必要饮用功能饮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白开水都是首选。

护心、强骨、健脑……跳一跳身体才更好


受访专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副研究员 苑廷刚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授 卢元镇

谈到运动,很多中国人都选择健走、慢跑等广为熟知的形式,却很少有人关注“跳跃”运动。德国近日一项研究发现,适当的跳跃运动不仅能激发人体各系统的活力,还能提升身体力量,对健康十分有益。专家呼吁公众要重视“跳跃”运动,健康锻炼不能少了“弹跳力”。

成年了,跳少了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刘阿姨仍记得儿时跳皮筋时唱的歌谣,“校园或家门口的空地上,三四个人,将长长的皮筋绷直成几何图形,另外一两个人在皮筋圈内转身、跳跃、勾腿。” 刘阿姨感叹,20几年没跳了,快跳不动了。

一个箭步,一个跳跃,球进了!提起当年投篮的场景,从事媒体工作的王先生两眼放光。他说:“大学经常打篮球,每次在场上至少跳上几十次,感觉自己身轻如燕,纵横球场。可工作后越来越忙,锻炼少了,更别提找朋友约球了,现在跳两下就气喘吁吁。”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副研究员苑廷刚说到跳跃更是忧心忡忡:“受肌肉和骨骼发育程度的影响,弹跳力会从青少年的上升期,过度到成年后的平稳期,30岁后,肌肉活性减弱,弹跳力才开始衰减。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缺乏运动。由于肌肉和神经没有得到充分锻炼,他们的跳跃能力,很可能在30岁之前就已经早衰。”

记者随机采访了45名成年人,75.6%的人说不再跳了,仅24.4%的人还经常跳,主要还是陪孩子跳绳等。95.6%的人认为自己弹跳力下降,“没时间”、“跳不动”等是常见原因。

“跳少了”三大问题

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授卢元镇看来,国人在跳的方面还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意识差。《“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的人仅占11.9%。人们对跳跃的了解不多,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怎么跳才科学,目前相关的科普教育少之又少。调查显示,参与体育健身的受访成人中,健身走和跑步最受欢迎,其比例分别为68.1%和20.5%,仅有一成左右的人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

跳不动。《每日邮报》的研究表明,到了成年,跳跃约比同速度的跑步要多用24%的能量。跳跃对人体的要求较高,比如要有较强的肌肉爆发力、神经活跃兴奋程度等。一旦体质下降就容易跳不动。苑廷刚说,体重增加、力量下降也影响弹跳力。以25~29岁年轻男性为例,背力(测量腰背核心力量的主要指标)下降十分明显,从2000年的133千克降至现在125.7千克。

跳不对。以全深蹲姿势进行着地时,会冲击关节及结缔组织,增加受伤的机会。跳得时间太长,如青少年超过20分钟或成年人超过10分钟,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跳一跳身体好

相关研究表明,10分钟的跳跃活动相当于慢跑30分钟。跳跃主要有以下好处。

护心。运动能促进血液的流动,加快新陈代谢,尤其是跳绳、踢毽子、跳皮筋、舞蹈等弹跳运动,更能增强心肺功能,进而提高耐寒能力。

强骨。美国研究发现,跳跃能激发骨质的生成。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髋部骨密度能增加3%。

健脑。跳跃运动,能使机体供给大脑更多地能量,使大脑思维与反应更为敏捷。

紧实肌肉。经常性打球、蛙跳等,能紧实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余脂肪,使形体紧致匀称。

改善血液循环。跳跃还能充分刺激了脚底血管和穴位,促进经脉的气血循环。此外,常弹跳的人,机体消化和吸收功能都不错。

提升跳的能力

专家提醒,提升跳跃能力虽然好处不少,但实际运动中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训练。

2~3岁:尝试跳。孩子学会走路后,家长可拉着孩子的手,或扶着腰,让他尝试用脚尖支撑,每天站立1~2分钟。也可站在台阶或树墩等物体上向下跳,但物体高度不能超过15厘米,而且家长要护住孩子,保证安全。

3~18岁:频繁跳。每天跳跃100~200次,可向前、向上跳,大一点的孩子可尝试扛着哑铃负重跳或进行扣篮、跳跃发球等练习。若是身体条件好,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运动强度。

18~45岁:坚持跳。每天坚持至少5~10分钟的跳跃练习,跳绳、踢毽子、折返跑、摸篮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5~70岁:控制跳。不建议进行过多的跳跃运动,但若身体条件不错,可选择跳舞、原地慢跑等不剧烈的活动,依然能达到不错的健身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避免剧烈运动。

最后,芮廷刚还给出了跳跃运动中的一些提醒:1.“牵拉”预热不可少。跳跃前后,最好做5分钟左右的踝关节和肌肉的牵拉练习。具体方法是: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以脚外侧着地,两脚缓慢地向内翻转。2.姿势准备好。起跳时,曲膝下蹲,腰与水平面呈30~50度,前脚掌用力蹬地同时两臂向上摆,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同时曲膝,两臂向上摆动,保持身体平衡。3.选好地点、穿好“装备”。最好在没有障碍物且有弹性的地面上运动,选择有气垫且防滑的运动鞋。▲

健身时要多用脑!盘点7种运动防衰老


在美国《预防》杂志中,加拿大健身专家和理疗师莫琳·黑根介绍了从教学实践和临床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健康老人的运动秘方。

1.深蹲动作要掌握要领。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在做深蹲动作时需要把双脚脚趾略微向外分开;这种简单的解决方法能让股骨与髋关节成一线,下蹲时让膝盖位于踝关节上方,而不是前移。采用正确的锻炼方法之后,膝关节的力量就会变得强壮起来,膝关节疼痛的次数也就减少了。男性的髋关节结构与女性不同,所以他们做深蹲动作时脚趾应当朝向身体前方。黑根还补充说:“在处于深蹲动作之前的站姿时,女性的确需要把两脚间分开的距离稍宽于臀部,这样在做深蹲动作时会更容易完成。”

2.力量训练能改变老龄化基因。研究显示:仅仅进行26周的力量锻炼就能从基因层面上逆转老龄化的进程。黑根说:“在老年人不患有严重疾病的前提下,他们依然可以像年轻人那样对各个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此外,力量训练还能保持肌肉重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每10年就会丧失约2.3公斤的肌肉,而脂肪在同期内会增加4.5公斤。因此,为了保持肌肉和脂肪之间的平衡状态,老年人也应当进行力量训练。

3.健身时也要多用脑。黑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体育锻炼就是用身体来做纵横填字游戏。”这样的活动量越大,大脑的参与程度就越高,健身效果也就会越好。例如,能提高老年人反应时间的锻炼,包括打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能提高记忆力的锻炼,如跳交际舞和伦巴舞;能改变身体方向的锻炼,如跆拳道和韵律踏板操等。

4.间歇式有氧锻炼效率更高。尽管美国政府健康指南所推荐的最低运动水平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但黑根通过研究发现每周进行240分钟的有氧锻炼对心脏健康更有益处,这是因为有氧运动能改善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能生成能量的细胞器,它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如果老年人觉得每周进行4个小时的有氧锻炼过长过重,可以选择间歇式的锻炼。它是把高强度的锻炼与低强度的恢复休息交替穿插起来进行。

5.四肢交叉让左右脑相互对话。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把双腿和双臂交叉放在身体中线上的锻炼动作。这是因为四肢交叉能促使两侧大脑展开积极的对话,增强两个半球之间的神经连接。瑜伽和普拉提中的很多动作就符合这种要求。

6.适当的跳跃动作。很多老年人惧怕做跳跃动作,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动作会伤害到膝盖或臀部。黑根说:“老年人需要做一些跳跃动作,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冲击力来增强骨密度。”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疯狂的跳跃,迈出有力的步伐(如踩死臭虫的力量)就足以了;此外还可以进行箭步蹲、高抬腿和跳绳等锻炼。

7.散步时带个计步器。普通人每天只步行2000步,但运动专家强烈建议把这个量增至1万步,这样对健康才更有益。研究成果显示:仅仅是对步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就会让人步行的距离增倍,因此老年人在散步锻炼时不妨带个计步器,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行走里程,不断挑战自己的纪录。

七天七运动,健脑又瘦身


锻炼不仅可以保持理想体重,而且能有效锻炼大脑,改善记忆和注意力、防止老年痴呆等疾病。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的约翰·梅迪纳博士就主张,通过锻炼身体来改善脑力。美国雅虎女性网近日刊出了专家设计的“益脑瘦身的7天7种锻炼”。

星期一:去公园散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常去公园散步的人记忆力和注意力提高了20%。专家表示,自然环境具有平静身心的作用,使大脑能更好地处理信息。

星期二:打太极拳。多项研究已证实,打太极拳能改善平衡能力。新研究发现,练太极拳同样有助于保护负责触觉的大脑区域。该大脑区域在40岁之后会快速退化。哈佛大学一项近期研究显示,经常打太极拳的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其指尖感觉灵敏度与25—30岁的人不相上下。

星期三:散步时跑步。2007年一项研究表明,与不锻炼的人相比,两次3分钟的跑步能让锻炼者记新单词的速度快20%。研究发现,各种有氧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进而使负责记忆和语言学习的大脑海马区更健康。

星期四:举重加平衡训练。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进行举重、步行和平衡能力锻炼的老年人,其决策能力在6个月后会提高近13%。力量训练中增加平衡和协调能力锻炼(比如同时举起右臂和左腿等)能使人受益更大,其原因在于,不同的运动可锻炼大脑不同的区域。

星期五:边散步边投球。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完成弹跳、掷球、接球10分钟锻炼的青少年,在接下来的课程和测试中注意力更集中。研究人员称,无论年龄如何,双手持球且在运动中投球接球,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区域。

星期六:与朋友一起慢跑。大量研究表明,增强社交有助于减少记忆丧失风险。《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广泛社交使女性老年痴呆危险降低26%。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鼓励别人锻炼,也会让自己多锻炼。

星期日:闭眼练平衡。闭住双眼努力保持身体平衡,大脑依靠来自四肢肌肉、关节的信息,来协调身体各部分,更能锻炼大脑,防止痴呆。▲

健身健脑要同步!


老年人绝大多数都很注意健身,尤其是每天的晨练。在下的晨练基本上是骑自行车作中长路程旅行。与此同时,我还非常注重脑力活动,至今笔耕不辍。医学界认定人体的死亡不是以心脏停止跳动,而是以脑死亡为生命的终结。此言信然。如果心脏还在跳动而脑子已经不起作用,成了植物人,岂不生不如死。

去岁12月24日,在京的法语翻译界同仁聚会,庆祝法语翻译界六长者(又称六长老)半个世纪以来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有文汇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报纸作了报道。在下也忝列为六长之一,惭愧、惭愧!除最年长的北京大学教授陈占元先生(去年91岁)因病未能与会外,其他80多岁的3位,70多岁的2位,包括在下都显得身体相当健康,脑子也相当灵活。

大家共同的体会是,都在继续脑力活动,不仅不至于脑软化、脑瘫痪,而且促进身心健康,整个人也就精神矍铄。其中,有的老者擅长书画,有的喜欢对弈,还有的至今仍然写诗、作曲或创作剧本。把这些动脑、用脑、练脑的工作和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长命百岁,我看没有问题。

健身健脑要同步


大家共同的体会是,都在继续脑力活动,不仅不至于脑软化、脑瘫痪,而且促进身心健康,整个人也就精神矍铄。其中,有的老者擅长书画,有的喜欢对弈,还有的至今仍然写诗、作曲或创作剧本。把这些动脑、用脑、练脑的工作和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长命百岁,我看没有问题。

老年人绝大多数都很注意健身,尤其是每天的晨练。在下的晨练基本上是骑自行车作中长路程旅行。与此同时,我还非常注重脑力活动,至今笔耕不辍。医学界认定人体的死亡不是以心脏停止跳动,而是以脑死亡为生命的终结。此言信然。如果心脏还在跳动而脑子已经不起作用,成了植物人,岂不生不如死。

去岁12月24日,在京的法语翻译界同仁聚会,庆祝法语翻译界六长者(又称六长老)半个世纪以来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有文汇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报纸作了报道。在下也忝列为六长之一,惭愧、惭愧!除最年长的北京大学教授陈占元先生(去年91岁)因病未能与会外,其他80多岁的3位,70多岁的2位,包括在下都显得身体相当健康,脑子也相当灵活。

大家共同的体会是,都在继续脑力活动,不仅不至于脑软化、脑瘫痪,而且促进身心健康,整个人也就精神矍铄。其中,有的老者擅长书画,有的喜欢对弈,还有的至今仍然写诗、作曲或创作剧本。把这些动脑、用脑、练脑的工作和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长命百岁,我看没有问题。

不停运动,才能健脑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句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现在,大量研究发现,运动不仅可以让四肢“发达”,更会让你的头脑“不简单”美国《新闻周刊》策划了大型专题,来阐述运动和大脑健康的关系。如果你还踌躇不决,就看看下面四篇文章吧,美国最权威的科学家和医生会给你一个开始并坚持下去的理由。

科学界早已发现,运动可以让骨骼更健壮、预防心脏病,最近它对大脑的益处也被揭示出来。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提出了“运动和学习同样重要”的口号。如今从开发智力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见解确有一定的道理。

运动好,学习才好

查尔斯·谢尔曼是爱好运动的学者,他一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从事神经学及运动机能学研究。最近,他和同事们对259位小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先测量他们身体的数据,再让他们进行传统的体育锻炼,如快速跑、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在将身体运动情况和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明显的规律,身体棒的学生成绩也好。因此希尔曼得出结论,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智力。

运动对老少都有益

不管你年纪多大,强壮的身体对于保持活跃的大脑都很重要。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运动科学教授菲尔·汤姆伯罗斯基认为,运动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影响更大,因为运动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更持久的效果。在谢尔曼的实验中,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后,不仅是执行力,计算和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能对某种运动产生兴趣,那他们可能在成年后变成爱运动的人。如果是这样,他们步入老年后,可能会避免或延缓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厄运。专家指出,美国人懒惰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患上老年痴呆。人们运动越来越少,没有运动,我们的大脑就无法灵活运转。

不停运动,才能健脑

谢尔曼说,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运动,能帮助你的大脑在48分钟内保持好的状态。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状态如昙花一现。就像控制体重一样,想让大脑更聪明也要坚持才行。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者威廉姆·格里诺表示,如果有一个月怠工不运动,神经元的功能又会开始退化。因此,为了保持对大脑的影响力,你应该经常运动。如果想在70岁时仍保持20岁时的聪明劲,那你至少要坚持不懈地运动50年!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运动后,体内多巴胺、复合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因此,运动一下将有助于集中精力,平静心情,就像服用少量抗抑郁药百优解或中枢神经兴奋剂利他林一样。▲

每天站1小时,防癌护心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公共卫生专家建议:办公室一族最好每天至少站立1小时,有助于预防肥胖和心脏病,甚至是癌症。长时间坐着的人多站站,对健康十分有利。

英国公共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科文·芬顿教授说,站立的好处数不胜数,比如它能改善姿势,缓解你的背部疼痛;它可以加速你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它还能提高你身体的机动性,让你多走动。

他解释道,当人站着或处于活动状态时,身体需要的能量增加,心率也会加快。通常来说,站立时,心率平均每分钟会加快10次,人体每分钟进而能多燃烧0.7千卡的热量,1小时则是50千卡。芬顿教授说,站着时,人们会更愿意走动,爬楼梯的几率也会提高。

长时间坐着办公、看电视等,对健康的危害极大,需要大家下意识地用其他活动来打断这种久坐、静坐的状态,比如站着接电话、起身干家务、站着看电视等。英国心脏基金会高级护士艾米·汤普森也表示:“心脏是你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论是散步还是爬楼梯,只要能让你的心跳加快,都会对你的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久坐的问题,今年10月,英国公共卫生局将发布新的指导方针,推动大家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小改变,真正动起来,具体的措施包括:和家人一起散步、坐公交时提前一站下车、和朋友或同事一起慢跑等。▲

健身莫忘健心!


健身与“健心”是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而一般人往往认为,健身就能收到长寿、快乐等回报,都忽视了“健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而言“健心”所起的

作用比健身更有实际意义,因此有的专家提出,健身别忘健心,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是健心呢?您不妨试试以下几点:

一、对周围的“爱”

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抱着一种爱心,会使你变得高尚和豁达,不要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与人为善,天人合一。

二、保持良好喜好

生活中可增进身心发展的娱乐活动特别能使人愉快,像打球,野餐等,自己要有意进行安排。

三、“尝鲜”心理

不要使自己陷入单调乏味的老一套,这样你就地感到不快乐。如果你一直想参加一项活动,那就放手去做,这样你会得到许多乐趣。

四、自求多福

如果太依赖别人,就容易失望,若能较多依靠自己,就可避免失望带来的苦果。

五、找到精神寄托

宠物或某物、事情是自己的精神归处,尽量去在它们身上付诸你的心情吧。

六、要有弹性

看事物不能太苛刻,否则不易钻出牛角尖,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看事情,才能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

七、规划课业

积压课业无异积压内心的乌云,若能按照计划完成工作,就可减轻压力及心理负担,增进快乐。

八、多交朋友

友谊有助身心健康,不可将朋友视为当然,要培养情感,广交“新人”。

九、不吝啬给予

如果你乐地帮助比你更不幸的人,就会体会到比接受更快乐的哲理

十、承认失败和缺陷。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只要吸取教训,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就能知足常乐,较易进入快乐的天堂。

有效健脑的几种有氧运动


动提高大脑功能

脑组织与其他器官不同,它没有能源储备。要想让脑细胞正常工作,就必须源源不断地供应氧和葡萄糖,而血流是氧和葡萄糖进入大脑的唯一途径。设法增加脑血流量是提高大脑功能的基础,而运动恰恰有这样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脑力工作者,他们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工作再忙也应该抽出时间运动,以提高用脑效率。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能经常进行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能让大脑中的海马体长出更多的细胞,让人的思维、感觉和反应都更灵敏,从而让人变得更聪明。

哪些运动能够益智

专家建议,规律的有氧运动结合有一定技巧性的复杂运动,能够起到锻炼大脑的作用。

规律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瑜伽、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让我们的心情平和愉悦,远离失眠的困扰。如果每周能坚持4次、每次30-40分钟的低强度有氧运动,16周后,以前从不运动的人入睡时间会缩短一半,总睡眠时间会延长1小时,这能给脑部提供最好的休息。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还能提高脑部与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有关的化学物质水平,从而提升认知能力,让你从容应对工作,时常有灵感出现。

有一定技巧性的复杂运动,包括球类、舞蹈等,它们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协调配合,有助于锻炼大脑的控制力,例如打篮球时,运球传切需要眼观六路,及时根据场上形势做出判断,眼到、心到、手到,协调一致。舞蹈时,不仅要舞动身体,还要融入情绪,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要配合到位。

常运动保头脑青春

近期有研究显示,虽然大脑发育过程大部分是在孩童时期进行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脑细胞一到成年阶段就不再生成。我们的大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成年后神经元细胞会继续产生和变化,虽然其中一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如果我们坚持运动,能够促进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预防大脑功能退化。运动还是天然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中老年人想常葆头脑青春,运动是必可不少的良药。

中老年人可以将健走作为一项日常的锻炼方法。相比普通的行走,健走时最好手脚并用,做到四肢协调。健走时,人的心率会提高13%,大脑获氧量至少增加5%。每周3至4次,每次30分钟,长期坚持能够促进脑细胞新生,提高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运动时间可以选择在下午两三点。此时运动能够将白天的压力转换成晚上的愉悦,从而有助于睡眠。临睡前的剧烈运动可引起大脑兴奋,反而会导致失眠。

过度运动适得其反

运动虽然对大脑有益,但也应该适量。应该避免过多、过量或充满爆发力的剧烈运动,如50-100米的短跑,因为这类运动会使肌肉的需氧量急速增加,从而减少大脑血流,使大脑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影响其正常功能。

过量运动时,人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为防止能量进一步消耗,就会出现机能抑制,这时就会感觉极度疲劳、浑身无力、大脑反应迟钝。如果长期进行过量运动,机体的“保护性抑制”机能敏感性会下降,使大脑机能受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剧烈运动后不仅身体的反应迟钝了,而且脑子也有短暂的“跟不上”现象。

今日热点:不了解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或自身存在某些错误观念,或照搬他人的锻炼方法,往往会走入误区,以致动摇了继续锻炼的信心……[进入健身频道]

出色男人 让肌肉显露出来 ! 大家都该尝试自虐健身法 9种最经济的魔鬼瘦身法 十种误区让你健身前功尽弃 50招!炼出穿牛仔裤最佳身材 不花钱变魔鬼身材的7个秘决 克服阻碍健身的10条心理障碍 胸部训练6规则塑钢铁胸肌

放风筝,健身亦健脑


古人云:迎天顺气,拉线凝神,随风送病,有病皆去。放风筝时,在宽阔的广场、郊野,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仰望蓝天,凝神专注,拉线奔走,有张有驰。清风徐来,嬉戏玩乐,一切忧虑烦恼之病态神情,早已抛到脑后,融愉神情、动形体、畅气血、练视力之功效于一体。而制作风筝时的审美、操作之过程,又具有转移心志之效,凡精神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瘦弱诸症,均可应用。

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微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现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活动四肢;同时,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淤积、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双眼面对蓝天,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和弱视。

放风筝也是一项健脑运动,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仅仅处理好放风筝的风向和风速的关系,就得让放飞者动一番脑筋。风筝飞起来的必要条件是地面有风,但风速过大也不利于放飞,因为这时候空气水平方向力量过大,风筝不易于“抬”上来,也很难控制。放风筝最怕的是风向不定,因为这时风筝最容易“栽”下来。古人认为放风筝的较高境界是:放中相牵,一线相连,未放之时,如马卧槽。

放飞以后就如同进了赛马场,要精神抖擞,把线看作缰绳一样拉紧,如同驯马一般,然后望天入境,随飘移而前后奔走。现代人放风筝,已发展到动静结合、高低变换、声光俱全的高超技艺阶段,需要动脑筋的地方就更多了。

放风筝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放飞时,大脑高度集中,无疑会消除人的内心杂念;放飞者极目蓝天,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此外,春季草长莺飞,触目皆景,放飞风筝,如同进行一次人与自然的美好对话。

放飞时注意

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比较准确,从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天气情况确定是否放飞风筝及适宜放哪类风筝。根据季节的不同及风力气候的变化,将欲放飞的风筝准备好。检查一下风筝有无破损、开裂现象,及时修补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