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赘肉扼杀在摇篮里?

发布时间 : 2021-03-01
健身饮食把控 健身怎么把力量连上去 移动户外5公里健身项目

称体重时,量腰围时,数值又有所增加,除了懊恼或者气馁,大概心里反思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就胖了(又胖了)呢?

了解长胖的原因,从根本上去控制,才可能把赘肉“扼杀在摇篮里”!肥胖的原因非常复杂,科学发展到今天,也还没有到完全弄清楚。但共识就是,因为长期能量摄入超过需要量造成的。

但是,还有很多相关因素也是值得注意。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最无奈的因素,目前还没有什么办法改变遗传,所以如果摊上了肥胖的遗传因素,就只有自己更加倍注意才行!

通过调查发现60-80%的严重肥胖都是有家族史的。如果双亲都胖,下一代肥胖的可能性最高87%,最低也有63%;如果父母只有一方胖的话,下一代的肥胖发生率还有38%-51%呢,这个比率真的非常可观!

当然,即使是有肥胖的家族史,长胖也不一定就是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如果自己胖了,没理由把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从哲学上讲,内因是需要通过外因才能发生作用的。

神经系统方面的因素:

神经系统的因素叙述起来过于复杂,没有必要专门阐述了。大约有几种假说,包括过食学说;植物神经原因学说;小肠对葡萄糖吸收增强学说等等,总的来说是有关下丘脑损伤性肥胖这样的机理。因为临床上,常会有脑膜炎或后遗症的患者,表现出食量大和肥胖,他们的病变就可能是在下丘脑,所以引发了这种研究。大意就是下丘脑饱食中枢的反应表现迟缓或减弱,导致脂肪代谢失去平衡,体脂增加,造成明显的肥胖。

也有观点认为,这些也有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

所以,胖也有可能是因为生病,而不单纯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有必要医学检查一番,避免除了“腹愁者”以外的风险。

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

精神或者情绪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导致肥胖的原因。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挫折,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情绪不稳定(比如悲伤、焦虑、抑郁甚至趋向于被遗弃的感觉),或者由于疲倦,再或者是为了回避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回避某种紧张气氛等等,都可能促使我们采取代偿性进食,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和不适。这一点在影视作品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经常能在电视或电影里看到女孩痛苦了就大吃特吃,来发泄情绪。其实男性也是一样的,郁闷了约一帮朋友喝酒撮饭,同样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

当然,同样是承受一样的精神压力,不同神经活动类型的人,表现会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表现为肾上腺素能受到刺激或者是交感神经兴奋,于是食欲受到抑制,茶不思饭不想,衣带渐宽地消瘦下去。而另一类人,就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胰岛素分泌增加,食欲亢进,越紧张越是吃得多,就“发福”了。

体内酶的生化方面因素:

让我们最为气恼的一件事就是:有的人吃得并不少,但是能保持身材;而自己可能偏偏就属于那种,吃得并不多,但就是容易长肉的那种。咱们常说的“喝凉水都长肉”就是这种现象的夸张说法。

就目前的研究,我们知道这是因为每个人体内的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酶)和脂蛋白酶(清除因子脂酶)的数量和活性是不同的。这两种重要的调节和保持体重的酶的数量和活性如果非常不幸的都比较低,那么你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热能的量,只有幸运的人的一半。这当然就会长胖了!

此外还有脂酰辅酶A酶,和ATP(一种高能键化合物)的代谢之类的其它生化因素,机理过于复杂,就不再说出来给大家添堵心事啦。

最容易理解但是同样难于克服的饮食因素:

不管有多少其它因素,肥胖的最直接起因还是因为能量的摄入过多;或者消耗过少;或者既摄入过多又消耗过少。

在我小时候(70年代初)肥胖还算是“富贵病”,那时候听说的,是发达国家和有钱有条件的人才有希望肥胖。但是如今,肥胖倒成了“贫穷病”,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好,有条件有时间有钱运动健身,刚发展起来国家的人们终于可以放开了大吃大喝,又没有那么强的健康意识,于是倒很快地胖起来了。

饮食既是一种重要的生活乐趣,还可能是一种必要的社交活动。所以经常会吃得比身体实际的需要多,超量的摄入就是导致肥胖的不可忽视的饮食因素。

此外,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也对肥胖有很大影响。同样的食物,当成早点还是夜宵加餐,对于体重的效果可是完全不同的!由于人体在晚上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胰岛素的分泌高于白天,而且晚上活动会比较较少,所以就更利于身体里脂肪的堆积。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早晨要赶着上班,中午通常都是在单位凑合,也就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和条件好好吃一顿,这就难免易于发胖了。

还有吃饭的次数,少餐次的人要比多餐次的人更容易发胖,因为多餐次不仅能减少脂肪的积聚,还能帮助我们控制食欲。饿了半天,难免不会多吃几口,又饿又忍住不多吃,对精神是多大的折磨啊!

膳食结构不必多说,大鱼大肉自然会比萝卜白菜容易长胖。

和饮食同样重要的运动消耗因素:

身体的运动量决定了机体能量消耗的多少,增加活动量也是抑制脂肪堆积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活动量大消耗的能量多,肥胖的几率就小,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

要专门提一下的是,不同性质的运动,对于体脂含量的影响也不同,其中有氧运动对降低体脂的效果最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有氧运动能够于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且提高脂代谢的多种酶的活性。

无氧运动也同样可以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但是减肥效果就要差一些。长跑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比较,举重运动员的肌肉体积更大,但绝对是长跑运动员的体脂含量和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低很多。还有世界壮汉比赛,大力士们力量惊人,能搬油桶推大石,但“膀大腰圆”不是皮脂很低的体型,这说明单纯强化力量练习,减脂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因此在运动健身中一定要安排一些有氧运动,可以是慢跑、快步走(速度大于是每分钟115-125步)、游泳、爬山、太极拳、各种有氧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