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坐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 : 2019-11-09
关于健身方面的问题 健身前的问题 关于健身的好处

Q:我都静不来,怎么办?

刚开始不论练习静坐或是冥想,一定没有头绪,心思杂乱。可是,只要您有耐心,每天固定拨时间,先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渐加长时间的练习,久了会静坐出兴趣和心得出来。

静不下来的时候,您可以试着数息。在心里默数吸气与吐气的时间。即使有任何杂念出来,也不要中断数息。自然可以逐渐将心思集中在一个地方上,把杂念减少。

静坐需要有耐心的练习。而且每天静坐的状况不同。可能有一天比较好,但接下来又退回原点。这是很正常的,不要预设目标,或给自己太大压力,就当成每天充电时间,有所得固然好,没进步也不要气馁喔~静坐一定要盘坐吗?

Q:静坐一定要盘坐吗?

不一定的。能够莲花盘当然最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长时间莲花坐,因此单盘、散盘都可。甚至有些人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只要您保持背脊打直、两肩同高、下巴略缩,全身放松的坐正就好。

初静坐的人,一静下来就会觉得身上像有蚂蚁爬动一样,奇痒无比。这也很正常。那是因为我们身体逐渐放松,毛孔变大后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过一阵子这种感觉就会淡去。但觉得痒的这个阶段要忍住,尽量不要动,以免愈动心愈乱。

Q:静坐不如休息。我有时间静坐,不如多睡一会儿。

静坐时脑波频率变缓,有类似睡眠休息的感觉。但是两者完全不同。睡眠中我们会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但在静坐或冥想中,我们是清醒的,有觉知的。刚开始的静坐是练习让我们能集中在一个定点上,思想不飘忽。更进一步才是把自己、静坐这件事完全抛在脑后。

也就是说,初期的静全、冥想在培养我们的定力与专注力。只有在清醒时才能学到这两点。睡眠中是无法练习的。而且,若是您的静坐质量好的话,会发觉,同样30分钟,您花在静坐上与睡眠上,得到的‘效果’会完全不同的。静坐会不会灵魂出窍?

Q:静坐会不会灵魂出窍?

少数一些人属于敏感体质,会比较容易接触到所谓灵界的事务。他们在静坐时,有可能较易遇到一些状况。可是,对于大部份的人来说,我们的频率没有那么敏感,不用担心会在静坐中有什么‘意外’发生。

至于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是敏感体质,在静坐冥想会遇见状况?频率特殊的人,他们平时不用静坐冥想,就可能会有一些‘灵异’的事发生。若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特殊的状况,就应该不是敏感体质的人,就请不要想太多。

Q:静坐冥想一定要有老师带,不然容易走火入魔吗?

刚开始有老师带,当然很好,可以学到一些静坐的方法,比较快进入状况。但是若没有合适的时间的话,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在家练习。只要找个不被打扰的地方与时间。把自己与家人、电话暂时隔绝几十分钟,就能自修静坐了。只要您不是敏感体质,心正念诚的学静坐,真的不用害怕会‘走火入魔’。

延伸阅读

静坐--瑜伽的精髓


对一个瑜伽修行者来说,最重要的修练应是静坐。许多人以为所谓就是指用头顶立地,或是把身体改变成许多不同的姿势的运动。还有些人,以为瑜伽是一种运动或表演,如走过炽热的炭火,或吞火,或卧在钉床上,或埋在地下,能活上几星期。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实际上,瑜伽动作的操练只是瑜伽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应是静坐,每一个瑜伽动作,只是帮助修练者能静坐得更完美。

谁都可以也应该习练静坐,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没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宗教之分,人类到目前为止只用到自我潜能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就是说,我们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潜能尚待开发。正因现代人太忙,更该静坐,静坐没有特定方向,地点的限制。忙碌的上班族们甚至可以利用坐公车的时间静坐。从最实际的利益说,静坐可使我们的工作、学业、生活、更有效率,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涣散、浮动的心灵一旦集中于正确目标,就会象阳光下的放大镜,聚集阳光的热力,而使纸张燃烧生热。生活在今日五光十色、动荡纷扰的社会环境里,若是能每天练习静坐,就可以更认识自己、更自信。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对生活会有不可思议的助益。

换句话说,静坐是你与内在的自己交朋友,使你最终走向完美。几乎很少人能一开始,就可以用双盘坐很久,这是很正常的,大部分的人只要有规律地练习,慢慢地,自然就会血气通畅,筋骨柔软,只要是规规矩矩按老师指点的去做,都能很快的享受到静坐的喜悦。如果平时实在很忙,可以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可由20分钟开始练习。这样的时间,非但不会影响日常作息,反而使平常的工作更有效率,千万别小看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的静坐功效。逐渐地,当你更能掌握内在心灵的世界,你的生命已在潜移默化的开展,渐次绽放光明。静坐并不是宗教行为,它是一门有数千年历史以上的心灵科学。人们可透过静坐,探索自己内在的无限宝藏,而不是让自己束缚于外在的有限事物,因此静坐可使心灵扩展、包容万物。

静坐与冥想的异同


瑜伽修习者们都知道,瑜伽练习动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有两个,一个是冥想,一个是静坐,乍一看他们似乎是同一概念,但其实不然,静坐与冥想作为瑜伽练习中的基础动作,两者之间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冥想与静坐的相同之于在于其修习目标是相同的,都是透过练习,让我们的身体与心灵都静下来,达到什么都不想,无我的状态。到达那个状态,可以说是「三摩地」,也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水波不兴,完全静止的情况。

冥想与静坐的区别在于这两者的过程是不同的, 静坐,望文生义,就是坐在那边尽量什么都不想。冥想则相反,我们在冥想中是有主题的,思想尽量围着它绕。

冥想想什么呢?

有几个方向可想:想颜色、想画面、想声音…。这些在冥想中的主题,千万不要和现实生活中有紧密的连结。请不想在冥想中想工作、家庭、子女、财务等您每天都在困扰的事。相反,要想的是可以让自己集中去想且能放松,但又不会在过程中睡着的主题。想颜色怎么想呢?可以以一周一个颜色来进行,若是能配合着脉轮的颜色来冥想更好。比如:海底轮的红色、生殖轮的澄色、脐轮的黄色、心轮的绿色、喉轮的蓝色、眉心轮的靛色或是顶轮的紫色(或白色)。在冥想中一方面想着颜色,可一方面观想它相对应的位置。或是可以在心中想象一个美丽的风景,如蓝天、碧海…。,在把自己放在这个美景中,很舒服的冥想并观察自己呼吸与身体的变化。或着可借着先盯着一幅图画,在看得很专心后,慢慢的闭上双眼,静静的观想着之前的图案。

静坐观想何处呢?

至于静坐时,放掉冥想所想的主题,要进入什的不想,会比冥想还难。随时有杂念浮现是很正常的事,我们不能控制不起杂念,但可以做到的是不去「寻思」。也就是当杂念出现时,不要跟着它一直想下去,而是让它轻轻的离开。就像我们仰望天空的白云,它怎么来,也怎么走,在脑海中不留痕迹。但是,单这样还不容易做到,可以试着把您的专注力放在身上的某个位置。可以是眉心,可以是前额,也可以是鼻尖,也有人放在肚脐。当您把意念放在那个位置时,就集中精神注意那个部位的变化,把其它感官的知觉与想法,逐渐降到最低。

以上说明是对静坐与冥想对比最浅的解释与分析,修习者在具体的练习的过程中可慢慢体会,并将领悟告之教练,由教练点拨再深入研究,以参透其中异同奥妙,领会瑜伽的美妙及享受瑜伽所带给我们的美好境界。

静坐练习是瑜伽的关键


对一个瑜伽修行者来说,最重要的修练应是静坐。许多人以为所谓就是指用头顶立地,或是把身体改变成许多不同的姿势的运动。还有些人,以为瑜伽是一种运动或表演,如走过炽热的炭火,或吞火,或卧在钉床上,或埋在地下,能活上几星期。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实际上,瑜伽动作的操练只是瑜伽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应是静坐,每一个瑜伽动作,只是帮助修练者能静坐得更完美。

谁都可以也应该习练静坐,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没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宗教之分,人类到目前为止只用到自我潜能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就是说,我们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潜能尚待开发。正因现代人太忙,更该静坐,静坐没有特定方向,地点的限制。忙碌的上班族们甚至可以利用坐公车的时间静坐。从最实际的利益说,静坐可使我们的工作、学业、生活、更有效率,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涣散、浮动的心灵一旦集中于正确目标,就会象阳光下的放大镜,聚集阳光的热力,而使纸张燃烧生热。生活在今日五光十色、动荡纷扰的社会环境里,若是能每天练习静坐,就可以更认识自己、更自信。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对生活会有不可思议的助益。

换句话说,静坐是你与内在的自己交朋友,使你最终走向完美。几乎很少人能一开始,就可以用双盘坐很久,这是很正常的,大部分的人只要有规律地练习,慢慢地,自然就会血气通畅,筋骨柔软,只要是规规矩矩按老师指点的去做,都能很快的享受到静坐的喜悦。如果平时实在很忙,可以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可由20分钟开始练习。这样的时间,非但不会影响日常作息,反而使平常的工作更有效率,千万别小看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的静坐功效。逐渐地,当你更能掌握内在心灵的世界,你的生命已在潜移默化的开展,渐次绽放光明。静坐并不是宗教行为,它是一门有数千年历史以上的心灵科学。人们可透过静坐,探索自己内在的无限宝藏,而不是让自己束缚于外在的有限事物,因此静坐可使心灵扩展、包容万物。

这里介绍关于静坐的一种棗莲花座的基本方法。

右腿内屈右足放在左腔上,再将左腿弯曲置于右腿上,左足置于右腔上,叠掌平放在脐前,背脊挺直。放松,两眼微闭,视鼻尖,意在一呼一吸,鼻吸嘴吐,深吸缓呼。每次保持这种状态20分钟。久而久之你将体会得越深。

莲花座是静坐最好的姿势,它能平静和控制整个神经系统。在英国及印度有许多医生及科学家,以用此种坐姿的人,做了许多试验,发现甚至不需参禅,而仅只用这种坐姿,便几乎能立刻平静脑波。因此很明显地这个姿势在静坐中很能帮助我们集中精神。如果您是个完美主义者,莲花座会是您趋向完美的最好助手。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光看不练是永远无法成功的。有心于此者不妨一试。

教你美颜养生的瑜伽静坐


印度裔美籍物理学家玛哈里希把印度古代的瑜伽(相当于我国的静坐)与现代物理学中的统一场理论结合起来,创编了自我调整身心的新方法-超觉静坐,颇受世人青睐。他说:“人学会进入超觉意识状态,内心会变得平静,思想会变得富有成效,并能对环境发出轻快与协调的波。”科学家对此方法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人体在超觉静坐时,全身肌肉放松,心率、呼吸及大脑电波缓慢,高度有序,耗氧量减少,基本代谢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强,全身小血管舒张,血中肾上腺素与其他紧张激素下降、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皮层功能同步化增强,神经功能协调统一等一系列生物生理变化,对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及延缓衰老均相当有利。

练习静坐,当推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郭老1914年留学日本,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彻夜不眠,整天没精打采,多方医治无效、1915年一次偶然机会在旧书店中购得我国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全集》,内有“静坐”一章,郭老便每天照本练习,两周后便出现奇迹:整夜酣然入睡,头昏心悸消失,记忆力恢复正常,顽疾竟获痊愈。于是,年轻的郭老便对静坐作了一翻考证研究,追溯历史,他认为静坐来源于东方两大文明古国-中国与印度。

我国自古以来,凡导引、打坐、吐纳、行气、按跷、气功等,都离不开静坐,其鼻祖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著名养生家彭祖,以后传入儒家。据《列仙传》载述:“彭祖,殿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800多岁当然是极为夸张的传说,但他肯定是位高龄老寿星,这是无疑的。

印度的静坐功瑜伽,是印度古代哲学的一个学派,也是闭目端坐,全身放松,控制呼吸,达到人静状态,我国的坐忘异曲同功。

郭沫若在其《静坐的功夫》一文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时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庄子》上有颜回坐忘(即静坐)之说。”

事实确是如此。不光是佛家与道家主张静坐,以求顿悟,古代儒家也重视静坐,认为“静能生慧。”并把静坐定为理学的必修课,甚至要求弟子们通过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以明理。如宋代大儒朱熹告诫弟子说:“当静坐涵养时,主要体察思绎道理。”

实践证明,静坐对脑力劳动者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均有良好的作用。近来有人提出,静坐还有增强消化功能、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美容功效。

静坐的具体做法:端坐椅子上、床卜或沙发上,大腿平放,小腿要直,两脚分开,放松腰带,头颈正直,下颔微收,背伸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闭目闭口,舌抵上腭,两手交叉放于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捂于脐下,然后排除杂念(初练时难以排除,以后杂念会逐渐消失,切忌操之过急),主动调整用腹式呼吸,要尽量慢慢地鼓起下腹作深吸气,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同时,将意识集中在脐下手掌捂处(丹田穴上),如此便可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三结合”境地,进入一种似有似无、如睡非睡的忘我虚无状态,这就是所谓“入静”,会使你感到全身非常轻松舒适。一般的每日早晚做2次,一次做30分钟。结束后,两手搓热,按摩面颊双眼以活动气血,此时、顿感神清气爽,身体轻盈,如同人体内在功能被启动而迸发出来,这样就能起到强身祛病的作用。

静坐是养生方法之一,作用是静以养心,还需与其他运动结合,发挥动以养身的作用,达到动静交替进行,养身养心的目的。而不是饱食终日,坐着不动,无所事事。让我还是以郭老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束语:“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我们是以静坐为手段,不以静坐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

瑜伽最重要的是静坐


对一个瑜伽修行者来说,最重要的修练应是静坐。许多人以为所谓就是指用头顶立地,或是把身体改变成许多不同的姿势的运动。还有些人,以为瑜伽是一种运动或表演,如走过炽热的炭火,或吞火,或卧在钉床上,或埋在地下,能活上几星期。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实际上,瑜伽动作的操练只是瑜伽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应是静坐,每一个瑜伽动作,只是帮助修练者能静坐得更完美。 谁都可以也应该习练静坐,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没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宗教之分,人类到目前为止只用到自我潜能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就是说,我们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潜能尚待开发。正因现代人太忙,更该静坐,静坐没有特定方向,地点的限制。忙碌的上班族们甚至可以利用坐公车的时间静坐。

从最实际的利益说,静坐可使我们的工作、学业、生活、更有效率,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涣散、浮动的心灵一旦集中于正确目标,就会象阳光下的放大镜,聚集阳光的热力,而使纸张燃烧生热。生活在今日五光十色、动荡纷扰的社会环境里,若是能每天练习静坐,就可以更认识自己、更自信。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对生活会有不可思议的助益。

换句话说,静坐是你与内在的自己交朋友,使你最终走向完美。几乎很少人能一开始,就可以用双盘坐很久,这是很正常的,大部分的人只要有规律地练习,慢慢地,自然就会血气通畅,筋骨柔软,只要是规规矩矩按老师指点的去做,都能很快的享受到静坐的喜悦。

如果平时实在很忙,可以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可由20分钟开始练习。这样的时间,非但不会影响日常作息,反而使平常的工作更有效率,千万别小看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的静坐功效。逐渐地,当你更能掌握内在心灵的世界,你的生命已在潜移默化的开展,渐次绽放光明。静坐并不是宗教行为,它是一门有数千年历史以上的心灵科学。人们可透过静坐,探索自己内在的无限宝藏,而不是让自己束缚于外在的有限事物,因此静坐可使心灵扩展、包容万物。

禅修和静坐


禅修的巴利文意思是“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禅修是一门艺术,通过持续的对心的训练,以唤醒自我清澈的心灵,让身心放松,保持警觉,能够在即使噪杂的环境中都能自由安住,并以慈悲之心面对我们的生活!

瑜伽经典认为:人的肉体是有局限性的,由于有衣食住行的需求,有欲望,自然就有痛苦,有烦恼,这样就会使我们内心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一种纯粹的小我状态。

而心的根却在“静”,唯有静,方能生发智慧,方能健康快乐!

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这就好像水如果不加搅动,本性是透明清澈的。”

在禅修当中,静坐是很重要的训练方法!一位上师把禅坐形容为 “把心悬挂在虚空中,毫无所著”。 这就好像把禅坐中的心比喻为一罐泥水:人们愈不理会或搅乱它,杂质就愈会沉淀到罐底,水的自然明净的本性也就会呈现出来。心的本性也是如此。任其自然,不加改变,它就可以找到喜悦和清明的真性。

由坐生静,由静生定,这是修行的共法!

在静坐中,呼吸维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命,有意识的观察自己的呼吸,不需要分别和研究,只是产生觉知,仔细体验而已!

久坐时,身体的任何疼痛、酸麻或温热都是体验,仅仅是关照着自己的内心,而尝试不受身体的影响。

练习时,最好是选择莲花坐姿(盘坐),也可单盘或简易坐,双手交叠于丹田下或置于双膝。后背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双眼微闭,舌抵上腭。初学者可持续的关注呼吸的进和出。

相信持续的内心训练,我们的禅定力定会增强,内心安乐自在,逐渐地我们将生起一个时常感到快乐的平衡心态,心不再象钟摆一样在患得患失的两极之间来回摆动。

瑜伽静坐:养生妙招


静坐,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如今,这古老的东方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强身健体的静坐养生热正在风靡全球。

印度裔美籍物理学家玛哈里希把印度古代的瑜伽(相当于我国的静坐)与现代物理学中的统一场理论结合起来,创编了自我调整身心的新方法-超觉静坐,颇受世人青睐。他说:“人学会进入超觉意识状态,内心会变得平静,思想会变得富有成效,并能对环境发出轻快与协调的波。”科学家对此方法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人体在超觉静坐时,全身肌肉放松,心率、呼吸及大脑电波缓慢,高度有序,耗氧量减少,基本代谢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强,全身小血管舒张,血中肾上腺素与其他紧张激素下降、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皮层功能同步化增强,神经功能协调统一等一系列生物生理变化,对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及延缓衰老均相当有利。

练习静坐,当推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郭老1914年留学日本,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彻夜不眠,整天没精打采,多方医治无效、1915年一次偶然机会在旧书店中购得我国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全集》,内有“静坐”一章,郭老便每天照本练习,两周后便出现奇迹:整夜酣然入睡,头昏心悸消失,记忆力恢复正常,顽疾竟获痊愈。于是,年轻的郭老便对静坐作了一翻考证研究,追溯历史,他认为静坐来源于东方两大文明古国-中国与印度。

我国自古以来,凡导引、打坐、吐纳、行气、按跷、气功等,都离不开静坐,其鼻祖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著名养生家彭祖,以后传入儒家。据《列仙传》载述:“彭祖,殿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800多岁当然是极为夸张的传说,但他肯定是位高龄老寿星,这是无疑的。

印度的静坐功瑜伽,是印度古代哲学的一个学派,也是闭目端坐,全身放松,控制呼吸,达到人静状态,我国的坐忘异曲同功。

郭沫若在其《静坐的功夫》一文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时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庄子》上有颜回坐忘(即静坐)之说。”

事实确是如此。不光是佛家与道家主张静坐,以求顿悟,古代儒家也重视静坐,认为“静能生慧。”并把静坐定为理学的必修课,甚至要求弟子们通过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以明理。如宋代大儒朱熹告诫弟子说:“当静坐涵养时,主要体察思绎道理。”

实践证明,静坐对脑力劳动者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均有良好的作用。近来有人提出,静坐还有增强消化功能、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美容功效。

静坐的具体做法:端坐椅子上、床卜或沙发上,大腿平放,小腿要直,两脚分开,放松腰带,头颈正直,下颔微收,背伸直,两肩下垂,全身放松,闭目闭口,舌抵上腭,两手交叉放于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捂于脐下,然后排除杂念(初练时难以排除,以后杂念会逐渐消失,切忌操之过急),主动调整用腹式呼吸,要尽量慢慢地鼓起下腹作深吸气,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同时,将意识集中在脐下手掌捂处(丹田穴上),如此便可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三结合”境地,进入一种似有似无、如睡非睡的忘我虚无状态,这就是所谓“入静”,会使你感到全身非常轻松舒适。一般的每日早晚做2次,一次做30分钟。结束后,两手搓热,按摩面颊双眼以活动气血,此时、顿感神清气爽,身体轻盈,如同人体内在功能被启动而迸发出来,这样就能起到强身祛病的作用。

静坐是养生方法之一,作用是静以养心,还需与其他运动结合,发挥动以养身的作用,达到动静交替进行,养身养心的目的。而不是饱食终日,坐着不动,无所事事。让我还是以郭老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束语:“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我们是以静坐为手段,不以静坐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