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冥想的五个调整步骤

发布时间 : 2019-11-09
健身五个部位 空腹瑜伽 基本的健身步骤

静坐又称为瑜伽冥想修行的第一方法,对于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印度文献记载:“修者静坐,可减少身痛、心乱、麻痹等疾;修者静坐久,可减少妄念,禅之静定生智,减少烦恼或愚昧。

以下是瑜伽冥想的五个调整步骤:

一、调饮食

人身与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活动,饮食若调整不好,容易影响身安心静;当我们进食时,通过食物咀嚼,进入胃中调和消化,并转入为对身体的滋养,各类营养精华化于血液,以供全身使用,因此说饮食与生命之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食物不可过多,即不要吃的过饱,饱食者令胃肠不宜消化,往往增加了肠胃功能的机能疲劳,不易吸收精华,反而排泄于体外,此类人叫身贪,见饮食无法自制,饮食美味令感官细胞兴奋过度,往往在饱食后身体懒散,松懈;这正是增加胃肠加倍工作所产生的疲劳,这种疲劳的结果是气机虚满身体,气满浮躁上行,造成身体火大,令静坐不得安宁;但饮食太少,营养不够,则造成体弱力衰,静坐难以有成效。因此,我们说调整饮食结构时,饮食适度最为佳.

二、调睡眠

人生活与工作,行做身心体力,离不开休息时间,睡眠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体的体力与精神,因此休息好亦至关重要。平常睡眠我们都知道,以八小时为适度,古人说:"久卧伤神,少卧神伤",睡的过多则精神困昧,不利于静坐;睡过少则体力不能恢复,精神恍惚,也不宜静坐。因此睡眠要保持节制有度,当我们神志清明,精神气爽时,安身静坐,效果丰厚。

三、调身

静坐前,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四仪规中,要常保持宁静安详的心态,时刻牢记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条:道德尊范.不可有粗暴与不安的举动,粗暴与不安的举动对自己不利外,与环境也不相应,境相气粗,心意轻浮,必难人定。人静坐时,须宽衣解带, (坐垫须后高一二寸)从容人坐,腿或双盘、或单盘,自行选择,然后安置两手,把右掌的背叠 在左掌上面(男士,女士相反),贴近腹部,轻放腿根上;然后把腿左右摇动四五次,以做放松调和,然后端正身形,脊骨勿挺勿曲,轻盈自然、颈正端庄、不低不昂;鼻子与脐轮(腹部)如垂直线相对;开始呼吸吐纳腹中积气三到七次,把舌头抵上额,由鼻徐徐吸人清气,轻闭两眼,坐久或觉身有俯仰斜曲,随时矫正之(坐之时间根据自身的能力)。

四、调息

鼻中气体出入名为呼吸,一呼一吸完成名为调息。静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调息。

呼吸有四种:

①喉轮呼吸:即侯头呼吸,此呼吸最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二氧化碳}功用,血液循环不能优良,如此呼吸是属于不良作用,因此要改变

②胸式呼吸:此较喉轮稍好,气体能达胸部,充满肺部,通常广播体操的呼吸活动,女性也常采用此呼吸,能做此呼吸,仍不算调息

③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气体能到达腹部{脐轮部位},在吸气时空气人肺充满遍体,肺底舒畅扩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气时腹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方算是静坐的调息,此调息能有效调整身体的放松。学修者还要注意:呼吸丝毫不可刻意或用力,鼻息轻细深长,自然达到腹部,连自己的耳朵也不闻出入息声,方是调息相;呼吸经历由粗到细,细到微细,微细到悬吸最终入体息阶段

④体呼吸:此呼吸为静坐功深者能够作到,呼吸细微的无法再细致,出入不知,如无呼吸,虽有器官作用,但无觉用,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既是达到调息之极至,可人深定

五、调心

心有真心与妄心,真心是心的本体,妄心是心的虚妄作用。我们自有生以来,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眼,耳,鼻,舌,身,意,组成妄心身用,犹如意马心猿,难调难伏。

静坐的两种心象

①心中散乱,支持不定

②心中昏昧,容易瞌睡

治散乱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体也是外物,置之不睬,专心一念嗡字音轮于小腹间,自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径行再坐;或修数息观,从一到十,数到不乱,心息相依,绵绵密密,昏散两除

通常来说心经历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

①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

②昏沈心,痴钝朦胧,陷于昏睡

③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

④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

⑤定心,心状澄静

后面两个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以上五种情况调整好了,就安身静气的进入你的专一冥想或者禅修事态中.

编辑推荐

瑜伽冥想前五大调整步骤


静坐又称是瑜伽冥想修行的第一方法,对于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印度文献记载:“修者静坐,可减少身痛、心乱、麻痹等疾;修者静坐久,可减少妄念,禅之静定生智,减少烦恼或愚昧。

瑜伽冥想或修禅坐在此前需要经历五个步骤的调整:

一、调饮食

人身与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活动,饮食若调整不好,容易影响身安心静;当我们进食时,通过食物咀嚼,进入胃中调和消化,并转入为对身体的滋养,各类营养精华化于血液,以供全身使用,因此说饮食与生命之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食物不可过多,即不要吃的过饱,饱食者令胃肠不宜消化,往往增加了肠胃功能的机能疲劳,不易吸收精华,反而排泄于体外,此类人叫身贪,见饮食无法自制,饮食美味令感官细胞兴奋过度,往往在饱食后身体懒散,松懈;这正是增加胃肠加倍工作所产生的疲劳,这种疲劳的结果是气机虚满身体,气满浮躁上行,造成身体火大,令静坐不得安宁;但饮食太少,营养不够,则造成体弱力衰,静坐难以有成效。因此,我们说调整饮食结构时,饮食适度最为佳.

二、调睡眠

人生活与工作,行做身心体力,离不开休息时间,睡眠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体的体力与精神,因此休息好亦至关重要。平常睡眠我们都知道,以八小时为适度,古人说:"久卧伤神,少卧神伤",睡的过多则精神困昧,不利于静坐;睡过少则体力不能恢复,精神恍惚,也不宜静坐。因此睡眠要保持节制有度,当我们神志清明,精神气爽时,安身静坐,效果丰厚。

三、调身

静坐前,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四仪规中,要常保持宁静安详的心态,时刻牢记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条:道德尊范.不可有粗暴与不安的举动,粗暴与不安的举动对自己不利外,与环境也不相应,境相气粗,心意轻浮,必难人定。人静坐时,须宽衣解带, (坐垫须后高一二寸)从容人坐,腿或双盘、或单盘,自行选择,然后安置两手,把右掌的背叠在左掌上面{男士,女士相反},贴近腹部,轻放腿根上;然后把腿左右摇动四五次,以做放松调和,然后端正身形,脊骨勿挺勿曲,轻盈自然、颈正端庄、不低不昂;鼻子与脐轮{腹部}如垂直线相对;开始呼吸吐纳腹中积气三到七次,把舌头抵上额,由鼻徐徐吸人清气,轻闭两眼,坐久或觉身有俯仰斜曲,随时矫正之(坐之时间根据自身的能力)。

四、调息

鼻中气体出入名为呼吸,一呼一吸完成名为调息。静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调息。呼吸有四种:

1、喉轮呼吸:即侯头呼吸,此呼吸最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二氧化碳}功用,血液循环不能优良,如此呼吸是属于不良作用,因此要改变。

2、胸式呼吸:此较喉轮稍好,气体能达胸部,充满肺部,通常广播体操的呼吸活动,女性也常采用此呼吸,能做此呼吸,仍不算调息。

3、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气体能到达腹部{脐轮部位},在吸气时空气人肺充满遍体,肺底舒畅扩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气时腹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方算是静坐的调息,此调息能有效调整身体的放松。学修者还要注意:呼吸丝毫不可刻意或用力,鼻息轻细深长,自然达到腹部,连自己的耳朵也不闻出入息声,方是调息相;呼吸经历由粗到细,细到微细,微细到悬吸最终入体息阶段。

4、体呼吸:此呼吸为静坐功深者能够作到,呼吸细微的无法再细致,出入不知,如无呼吸,虽有器官作用,但无觉用,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既是达到调息之极至,可人深定

五、调心

心有真心与妄心,真心是心的本体,妄心是心的虚妄作用。我们自有生以来,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眼,耳,鼻,舌,身,意,组成妄心身用,犹如意马心猿,难调难伏。

我们静坐,可有两种心象:一是心中散乱,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昧,容易瞌睡。治散乱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体也是外物,置之不睬,专心一念嗡字音轮于小腹间,自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径行再坐;或修数息观,从一到十,数到不乱,心息相依,绵绵密密,昏散两除。

通常来说心经历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第一、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第二、昏沈心,痴钝朦胧,陷于昏睡。第三、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第四、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第五、定心,心状澄静。后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以上五种境地调整好了,就安身静气的进入你的专一冥想或者禅修事态中.

瑜伽冥想需要几步骤


以下是瑜伽冥想的五个调整步骤:

一、调饮食

人身与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活动,饮食若调整不好,容易影响身安心静;当我们进食时,通过食物咀嚼,进入胃中调和消化,并转入为对身体的滋养,各类营养精华化于血液,以供全身使用,因此说饮食与生命之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食物不可过多,即不要吃的过饱,饱食者令胃肠不宜消化,往往增加了肠胃功能的机能疲劳,不易吸收精华,反而排泄于体外,此类人叫身贪,见饮食无法自制,饮食美味令感官细胞兴奋过度,往往在饱食后身体懒散,松懈;这正是增加胃肠加倍工作所产生的疲劳,这种疲劳的结果是气机虚满身体,气满浮躁上行,造成身体火大,令静坐不得安宁;但饮食太少,营养不够,则造成体弱力衰,静坐难以有成效。因此,我们说调整饮食结构时,饮食适度最为佳。

二、调睡眠

人生活与工作,行做身心体力,离不开休息时间,睡眠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体的体力与精神,因此休息好亦至关重要。平常睡眠我们都知道,以八小时为适度,古人说:"久卧伤神,少卧神伤",睡的过多则精神困昧,不利于静坐;睡过少则体力不能恢复,精神恍惚,也不宜静坐。因此睡眠要保持节制有度,当我们神志清明,精神气爽时,安身静坐,效果丰厚。

三、调身

静坐前,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四仪规中,要常保持宁静安详的心态,时刻牢记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条:道德尊范。不可有粗暴与不安的举动,粗暴与不安的举动对自己不利外,与环境也不相应,境相气粗,心意轻浮,必难人定。人静坐时,须宽衣解带, (坐垫须后高一二寸)从容人坐,腿或双盘、或单盘,自行选择,然后安置两手,把右掌的背叠 在左掌上面(男士,女士相反),贴近腹部,轻放腿根上;然后把腿左右摇动四五次,以做放松调和,然后端正身形,脊骨勿挺勿曲,轻盈自然、颈正端庄、不低不昂;鼻子与脐轮(腹部)如垂直线相对;开始呼吸吐纳腹中积气三到七次,把舌头抵上额,由鼻徐徐吸人清气,轻闭两眼,坐久或觉身有俯仰斜曲,随时矫正之(坐之时间根据自身的能力)。

四、调息

鼻中气体出入名为呼吸,一呼一吸完成名为调息。静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调息。

呼吸有四种:

①喉轮呼吸:即侯头呼吸,此呼吸最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二氧化碳}功用,血液循环不能优良,如此呼吸是属于不良作用,因此要改变

②胸式呼吸:此较喉轮稍好,气体能达胸部,充满肺部,通常广播体操的呼吸活动,女性也常采用此呼吸,能做此呼吸,仍不算调息

③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气体能到达腹部{脐轮部位},在吸气时空气人肺充满遍体,肺底舒畅扩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气时腹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方算是静坐的调息,此调息能有效调整身体的放松。学修者还要注意:呼吸丝毫不可刻意或用力,鼻息轻细深长,自然达到腹部,连自己的耳朵也不闻出入息声,方是调息相;呼吸经历由粗到细,细到微细,微细到悬吸最终入体息阶段

④体呼吸:此呼吸为静坐功深者能够作到,呼吸细微的无法再细致,出入不知,如无呼吸,虽有器官作用,但无觉用,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既是达到调息之极至,可人深定

五、调心

心有真心与妄心,真心是心的本体,妄心是心的虚妄作用。我们自有生以来,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眼,耳,鼻,舌,身,意,组成妄心身用,犹如意马心猿,难调难伏。

静坐的两种心象

①心中散乱,支持不定

②心中昏昧,容易瞌睡

治散乱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体也是外物,置之不睬,专心一念嗡字音轮于小腹间,自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径行再坐;或修数息观,从一到十,数到不乱,心息相依,绵绵密密,昏散两除

通常来说心经历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

①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

②昏沈心,痴钝朦胧,陷于昏睡

③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

④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

⑤定心,心状澄静

后面两个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以上五种情况调整好了,就安身静气的进入你的专一冥想或者禅修事态中。

练瑜伽的五个心灵步骤


静坐又称为瑜伽冥想修行的第一方法,对于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印度文献记载:“修者静坐,可减少身痛、心乱、麻痹等疾;修者静坐久,可减少妄念,禅之静定生智,减少烦恼或愚昧。

以下是瑜伽冥想的五个调整步骤:

一、调饮食

人身与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活动,饮食若调整不好,容易影响身安心静;当我们进食时,通过食物咀嚼,进入胃中调和消化,并转入为对身体的滋养,各类营养精华化于血液,以供全身使用,因此说饮食与生命之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食物不可过多,即不要吃的过饱,饱食者令胃肠不宜消化,往往增加了肠胃功能的机能疲劳,不易吸收精华,反而排泄于体外,此类人叫身贪,见饮食无法自制,饮食美味令感官细胞兴奋过度,往往在饱食后身体懒散,松懈;这正是增加胃肠加倍工作所产生的疲劳,这种疲劳的结果是气机虚满身体,气满浮躁上行,造成身体火大,令静坐不得安宁;但饮食太少,营养不够,则造成体弱力衰,静坐难以有成效。因此,我们说调整饮食结构时,饮食适度最为佳.

二、调睡眠

人生活与工作,行做身心体力,离不开休息时间,睡眠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体的体力与精神,因此休息好亦至关重要。平常睡眠我们都知道,以八小时为适度,古人说:"久卧伤神,少卧神伤",睡的过多则精神困昧,不利于静坐;睡过少则体力不能恢复,精神恍惚,也不宜静坐。因此睡眠要保持节制有度,当我们神志清明,精神气爽时,安身静坐,效果丰厚。

三、调身

静坐前,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四仪规中,要常保持宁静安详的心态,时刻牢记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条:道德尊范.不可有粗暴与不安的举动,粗暴与不安的举动对自己不利外,与环境也不相应,境相气粗,心意轻浮,必难人定。人静坐时,须宽衣解带, (坐垫须后高一二寸)从容人坐,腿或双盘、或单盘,自行选择,然后安置两手,把右掌的背叠 在左掌上面(男士,女士相反),贴近腹部,轻放腿根上;然后把腿左右摇动四五次,以做放松调和,然后端正身形,脊骨勿挺勿曲,轻盈自然、颈正端庄、不低不昂;鼻子与脐轮(腹部)如垂直线相对;开始呼吸吐纳腹中积气三到七次,把舌头抵上额,由鼻徐徐吸人清气,轻闭两眼,坐久或觉身有俯仰斜曲,随时矫正之(坐之时间根据自身的能力)。

四、调息

鼻中气体出入名为呼吸,一呼一吸完成名为调息。静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调息。

呼吸有四种:

①喉轮呼吸:即侯头呼吸,此呼吸最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二氧化碳}功用,血液循环不能优良,如此呼吸是属于不良作用,因此要改变

②胸式呼吸:此较喉轮稍好,气体能达胸部,充满肺部,通常广播体操的呼吸活动,女性也常采用此呼吸,能做此呼吸,仍不算调息

③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气体能到达腹部{脐轮部位},在吸气时空气人肺充满遍体,肺底舒畅扩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气时腹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方算是静坐的调息,此调息能有效调整身体的放松。学修者还要注意:呼吸丝毫不可刻意或用力,鼻息轻细深长,自然达到腹部,连自己的耳朵也不闻出入息声,方是调息相;呼吸经历由粗到细,细到微细,微细到悬吸最终入体息阶段

④体呼吸:此呼吸为静坐功深者能够作到,呼吸细微的无法再细致,出入不知,如无呼吸,虽有器官作用,但无觉用,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既是达到调息之极至,可人深定

五、调心

心有真心与妄心,真心是心的本体,妄心是心的虚妄作用。我们自有生以来,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眼,耳,鼻,舌,身,意,组成妄心身用,犹如意马心猿,难调难伏。

静坐的两种心象

①心中散乱,支持不定

②心中昏昧,容易瞌睡

治散乱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体也是外物,置之不睬,专心一念嗡字音轮于小腹间,自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径行再坐;或修数息观,从一到十,数到不乱,心息相依,绵绵密密,昏散两除

通常来说心经历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

①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

②昏沈心,痴钝朦胧,陷于昏睡

③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

④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

⑤定心,心状澄静

后面两个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以上五种情况调整好了,就安身静气的进入你的专一冥想或者禅修事态中。

瑜伽冥想的原理


冥想字面上的解释:冥,就是泯灭。想,就是你的思维、思虑,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给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字面上的解释:冥,就是泯灭。想,就是你的思维、思虑,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给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误认为只有坐在那里才是冥想,甚至还专门为冥想设立了一堂课程,实际上随时随地可以进入无思虑的这种状态。例如体位法、观察呼吸也可以进入DHYANA,做体式的时候通过呼吸移动身体,当用呼吸移动身体,当身体达到极限的时候已经处于一种DHYANA的状态,有人把体式运动叫做移动冥想。移动冥想从什么作为入口,通过一段时间来观察我们的身体,会发现在身体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动身体、眨眼、吸气、闭气,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头发的生长是你无法指挥他的,是你不能够控制的。

冥想是从我们身体的可控部分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个高度的弯曲,当你弯曲伸展,伸展到极限的时候,思维在这个时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体式要求尽量做到身体的极限,到达身体的极限后意识进入到了感知的状态,进入DHYANA的状态。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层意思:无限扩充,无限伸展的意思,做一个体式达到无限伸展的时候,就进入了DHYANA这种状态,练体式是使用了身体的极限,身体的运动后很多老师会设一些烛光冥想、OM声冥想、观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烛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张开,不要眨眼,其实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蜡烛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蜡烛,把眼睛睁开,尽量不眨眼,可控系统达到非可控的时候,眼睛睁开了一会,疲劳了需要眨眼来保护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这时头脑的思维就停止了,这时候没有了任何思维。冥想的锻炼实际上是利用身体可控的部分切断思维,呼吸也一样,很多老师会教呼气、吸气、屏气。我们来实验一下,深吸一口气后屏息,在屏息这一瞬间头脑进入真空状态,无法进行思维。就进入了DHYANA。

当思维切断的时候,有一种能量自动流淌,进入感知,感知和思维是很难同时存在的,当思维存在太厉害的时候感知就会消失。

DHYANA这种状态是处于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疯子没有思维的感知。小孩和疯子的思维是低级的尚未启动的,其感知是无知的和无智慧的。DHYANA是知觉和智慧高度的统一。

瑜伽冥想的种类


1、瑜伽语音冥想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体系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瑜伽语音冥想的功效那么直接,久经时间考验或广为人们使用。瑜伽语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气的功法一起配合着练习,也可以单项地练习。换言之,一个人可以先通过操纵控制生命之气以达到控制感官的境界,然后才开始把注意力专注一点地集中在他的瑜伽语音上面,或者他也可以不考虑自己当时意识状态如何,进行练习瑜伽语音冥想。这样的瑜伽语音冥想本身就会导致撤回感官、执持、禅和最终地进入入定的境界。

瑜伽语音冥想又称曼特拉冥想。梵语词“曼特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曼”和“特拉”。“曼”的意思是“心灵”,“特拉”的意思是“引开去”。因此,“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灵从其种种世俗的思想、忧虑、欲念、精神负担等等引开去的一组特殊语音。一个人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瑜伽语音上,就能逐渐超越愚昧无知。从这一步,瑜伽冥想更往深处发展,逐渐演变为完美的禅,而最终地进入入定状态。

帕坦伽利在其所著《瑜伽经》里把八支分法瑜伽中执持、禅和入定描述为瑜伽冥想术的三个阶段。在执持阶段,冥想者的心总是倾向于从冥想注意的对象事物上游离开去;在禅定阶段,冥想者的心专注一点状态的最高完美境界就叫入定。

瑜伽语音冥想练习极为简便易行,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有时候是心与口同时反复诵念,有时候只是默念而已。出声念诵时,有时是低声悄语地反复念;有时用普通语音大声念;有时又是用有节奏的歌唱方式来诵念;有时诵念与呼吸同步节奏,有时又不必如此;有时是坐着念,有时是站着念,有时是走着念等等。

两种最常用语音

1、噢 姆 语 音 (OM)

“OM”代表着宇宙的原音,神的声音。在所有的瑜伽语音体系里,“OM”语音是最有效、最简单、能够把人们的心灵引向宁静、平和。

方法:

(1)以任意一种冥想坐姿坐立,闭双眼,做几次瑜伽深呼吸调整自己。

(2)高度注意自己的的呼吸,每次呼气时用深沉的声音诵念“噢姆”语音。

(3)语音是延长诵念出来的,与呼气的过程一样长,不是短促冲口而出。

(4)进入状态后,可以每次吸气时在心里默念“噢姆”,每次呼气时出声诵念“噢姆”。

(5)可以由11遍开始,这个练习做到多少次并无限制,注意自己呼吸的掌握。

噢 姆-哈 瑞-噢 姆(OM HARI OM)许多瑜伽师受到这则语音的吸引强受于“噢姆”的吸引,也能更好的将人们的心灵引向平静,和平,充满爱。

(1)以任意一种冥想坐姿坐立,微闭双眼。

(2)高度注意自己的的呼吸,每次呼气时用深沉的声音诵念“噢姆-哈瑞-噢姆”语音。

(3)语音是延长诵念出来的,与呼气的过程一样长,不是短促冲口而出。

(4)可以每次吸气时在心里默念“噢姆-哈瑞-噢姆”语音”,每次呼气时出声诵念“噢姆-哈瑞-噢姆”语音”。

(5)这个练习做到多少次并无限制,注意自己呼吸的掌握。

2、烛光冥想

取一支蜡烛,将其放置一臂距离远的正面,高度与目光水平线一致,凝视黑色烛心,1-3分钟,眼泪会慢慢渗出,然后,闭上双眼,试着在眉心继续凝视烛心。反复3-5次。

【功效】

能消除眼部的疲劳,纯净双目,加强视力,使大脑得到平静;通过长期的练习,可以获得令人望尘莫及的如注目光。

3、睡眠冥想

仰卧在地上,让全身各部位保持放松状态。闭上双眼,从脚趾到头顶扫描你的全身,越慢越好,然后再扫描整个背部。如此效法,做周身扫描11次。

【功效】

能帮助人在短时间让身体和大脑进入极度放松状态,有效地习练,能够保障自如地进入深层的睡眠,30分钟的冥想补充3个小时的睡眠。

4、充电冥想

采用坐或卧姿,以舒服为主。开始观察你的呼吸——脑中没有任何思绪,不断地观察呼吸,10—30分钟。

【功效】

可以更接近自己身体的能量源,帮助更有效地发掘和激活自身的潜层能量。

5、舞蹈冥想

选择自己对其有特殊感受的音乐,能很快带人进入平静的音乐,双目合上,身体随着旋律随意舞动。30分钟后,平躺在地,开始观望全身15分钟。

【功效】

可以有效地改善抑郁情绪,帮助摆脱自闭。

冥想 大脑的瑜伽体验


瑜伽冥想能对大脑起到调控的作用。为了评价包括瑜伽冥想在内的各种松弛法的效果,日本医科大学的河野贵美子做了一系列的脑电波实验,用a波的变化来观察不同松弛法的效果。

实验中测试对象将参比电极置于双耳部,用16个单电极同时测定不同部位的脑电波。主要考察了与松弛效应有关的训练方法:气功、冥想、催眠、气味治疗、音乐鉴赏、水族鉴赏。

每种测量包括各松弛法实施前的安静态,训练中和停止训练后一段时间内的脑电波。

当大脑处于松弛状态时脑波以a波为主,每秒钟波动次数为8-13hz;进行识别判断、逻辑推理等复杂活动时脑波以 b波(13-30hz或高达500hz)为主;处于深度思维突然悟时为 q波(5-8hz);睡眠状态以d波(0。5-4hz)为主。

实验表明:气功和冥想结束后a波平均振幅增加值最大,说明这两项活动最易使大脑处于松弛状态;实验中除冥想之外,其他所有方法都使脑电波数增加,只有冥想法使脑电波减少,可达-1。2hz,由此若将松弛状态下的脑电波基数8-13hz,减去1。2hz, 其下限可以落到5-8hz的q波范围,是大脑的智能状态,表明如果持之以恒地进行冥想训练,对于开发智慧,调动大脑的潜能大有裨益;

此外,在练气功或冥想时a波迅速向前脑扩张,工作或学习时前脑以a波为主,a波增强表明前脑从工作态中解脱出来,得到休息;实验在进行冥想训练时, 表明右脑半球的a波强度下降,因而比训练前更加活跃,而左半球的a波有相对增强的趋势,则表明正得到休息。由各种松弛方法的脑电波测定结果,可以了解到冥想法是最有效的休息、训练、开发大脑的方法之一。

瑜伽里的冥想天堂


每天晨曦初露,窗外梧桐树上的鸟儿,三五只,便开始欢鸣。

在十分宽慰的心情下,起床。

套上纯棉的细格子晨袍,压压腿,伸伸腰,健康的感觉真好。

盘腿在运动垫子上,点击手中的调控器。台湾瑜伽师张蕙兰的《心灵瑜伽》音乐悠悠然,飞扬。与音乐同时飞扬的是我的思绪,以及承载我的思绪的各个物质器官。想象着自己是蓝天白云里的一朵小小蘑菇云,放松的体验类似于激情的最高潮。因为,感觉自己的灵与肉是统一的,是飞翔的。

一小时后,最后一片音符无痕而去的时候,我的情绪已经很饱满了。足可以独自面对一整天的工作之苦与思虑之累。

关于瑜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移民美国才3年的安妮与她的老公最终因感情问题分手了。离婚后的安妮一度情绪低沉萧瑟,听从好朋友的建议报名参加了一个瑜伽学习班。很快,她就迷上了瑜伽一呼一吸之间的抑扬顿挫,身心慢慢重又回暖。又很快,她居然就迷上了她的瑜伽教练。教练还是一个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

一年后,瑜伽教练成为她的亲密老公。两个人卿卿我我地开车出去度蜜月。那天,他们到了一个树木成林的地方,安下野营帐篷,筑上一对篝火。夜深月高时分,两个人相拥着睡了过去。黎明前,安妮感觉冷飕飕的,而且有一种很不寻常的感觉。张开眼睛,却极其恐怖地看见一条巨大的蟒蛇,而更为恐怖的是,她的老公的大半个身子已经被蟒蛇吞了进去。安妮只能隐约听见老公在挣扎中喊她快去叫人来。

安妮跌跌撞撞地跑过去发动了汽车。安妮知道,离他们最近的小村庄也要有15分钟的路程。来回就要半个小时。她的老公能坚持住吗。泪水与汗水把安妮的衣襟都打湿了。但是奇迹发生了。当安妮叫上村民赶回来开枪杀死了大蟒蛇,把蟒蛇肚子剖开,发现她的老公双手合拢正在瑜伽的冥想状态。把老公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检查的结果是一切正常,但他的大面积肌肤已经被蟒蛇胃里的酸汁给蚀伤了。

这故事听起来有点像好莱坞恐怖大片里的情节。但有时候,生活比电影更精彩。有意思的是,这故事的版本还是一个正在修习瑜伽的高鼻子的老外用他结结巴巴的汉语说出来的。他不怎么了解东方文化里的孔子老子,却十分熟悉与迷恋瑜伽术。

不过,近几日读林语堂先生著的《苏东坡传》,很意外地读到苏东坡与他的弟弟苏子由曾经十二分努力地修行过瑜伽。在他的《养生论》里详细形容过修习瑜伽所带来的幸福状态和心灵平衡的好处。他说,先由默想控制了呼吸,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宇宙万事万物的知觉逐渐消失,最后心灵完全失去主观客观的对立感,进入浑然的真空状态。这时,他甚至能察觉脊椎骨到大脑的轻微颤动,还有全身毛发在毛囊中的茁壮生长。

我并不怎么担心有一天会机缘巧合到蟒蛇的大肚子里去一游,但所谓的幸福状态却真的很想领略一番的。如果有一天瑜伽功夫深厚到足以像随意打开自来水龙头一样,立马就能得到满捧满身的幸福感,那该有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