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走路五原则

发布时间 : 2019-11-08
健身饮食原则 健身的人架着胳膊走路 如何正确走路健身

第一,利用好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每一步,去洗手间时的几步要利用上;上下楼时坚决放弃电梯;工间、午休决不只是外面遛达遛达……心中时刻想着:我走的每一步都是锻炼!

第二,要讲姿势,要把背腰挺起来,两脚10个脚趾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脚指头去发力,每一步让全身的肌肉尽可能的参与进来,要有把人弹起来的感觉。

第三,走步锻炼中一定要:定时、定量、定强度。因为一种运动剌激的持续性会使人体自身调节身体状态的“阀门”充分打开,保障锻炼收获。

“定时”就是说你要去进行“有氧健身大步走”锻炼身体,你就必须要定时。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走路,你的身体就会去记忆,会随之而调整,从而对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血粘稠及红血球质量等等起到作用。

所谓定量就是指运动量要相对固定,比如说每天走3公里或者走30分钟。定下来这个时间,用这个距离或这个时间去走。

定强度,就是强度要固定,但强度不是越大越好,而中等偏高。

第四,步行运动时脉搏的掌握标准:根据基础脉搏×1.4~基础脉搏×1.8,就是你运动的最佳安全脉搏区间。

第五,最好的步行锻炼时间段是在下午3时到晚上9时。尤其是对血液不太正常的、血糖不是特别稳定或已经患了糖尿病,或者心脏有问题的病人来说,更应选择这样的时间段。

(实习编辑:童文冲)Jss999.CoM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jss999.com精选阅读

健身走五大原则


基本上,一般人在走路时全身放松,还有些是含胸驼背或双脚后跟着地的外八字步,脚踝松懈、十个脚趾从不用力,这是不科学的走路方法,达不到有氧健身的目的。那么,怎样“走”才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有氧健身大步走”呢?一定要记住以下五点:

1.加大每一步的幅度

首先要把背和腰挺直,尽量挺胸,两脚脚趾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脚趾头发力,让全身的肌肉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最好有一种弹起来的感觉。大步走时,摆臂幅度要加大,尽力前后直臂摆平,有助于让全身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走步中。因为人体50%的血管集于下半身,当更多的肌肉得到锻炼时,可以挤压人体至少50%的血管,推动下肢的血液流动,所以,这是预防糖尿病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2.用力走出每一步

我们称用力走路为“劲走”,长期劲走非常有利于减轻体重、消耗血糖、保持肌肉总量。因为人体的肝,胆、脾、胃、膀胱、肾六条经;络由下肢而生,劲走至少可锻炼人体;50%的肌肉、骨骼,可刺激人体50%的神经,按摩人体50%的经络……

长期坚持劲走的好处是:可减少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心脏病和肥胖症的可能性。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劲走,还可防治诸多并发症。

3.步行时间宜固定

最好的步行锻炼时间是15:00—21:00(糖尿病患者更要遵守这一点)。也就是说,如果定下每天19:00走路锻炼,到了时间就必须行动。

4.步行距离宜固定

一般锻炼路程应不少于3000米(或30分钟),也可根据年龄进行调节。但只要定下。就不要随煮改变。

5.步行步频宜固定

每次步行的速度尽可能一致;最好像列队行走一样有节奏。每周不能少于5次,一个锻炼周期为3~6个月。

只要你掌握了以上这五点,有氧健身大步走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使自身调节身体状态的“阀门”充分打开,对血糖的消耗及预防并发症都有很好的作用。

有氧健身大步走五项原则


目前,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在进行步行锻炼,但严格地讲,很多人都只是溜达,既无质量又无健身效果。

基本上,一般人在走路时全身放松,还有些是含胸驼背或双脚后跟着地的外八字步,脚踝松懈、十个脚趾从不用力,这是不科学的走路方法,达不到有氧健身的目的。那么,怎样“走”才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有氧健身大步走”呢?一定要记住以下五点:

1.加大每一步的幅度

首先要把背和腰挺直,尽量挺胸,两脚脚趾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脚趾头发力,让全身的肌肉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最好有一种弹起来的感觉。大步走时,摆臂幅度要加大,尽力前后直臂摆平,有助于让全身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走步中。因为人体50%的血管集于下半身,当更多的肌肉得到锻炼时,可以挤压人体至少50%的血管,推动下肢的血液流动,所以,这是预防糖尿病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2.用力走出每一步

我们称用力走路为“劲走”,长期劲走非常有利于减轻体重、消耗血糖、保持肌肉总量。因为人体的肝,胆、脾、胃、膀胱、肾六条经;络由下肢而生,劲走至少可锻炼人体;50%的肌肉、骨骼,可刺激人体50%的神经,按摩人体50%的经络……

长期坚持劲走的好处是:可减少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心脏病和肥胖症的可能性。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劲走,还可防治诸多并发症。

3.步行时间宜固定

最好的步行锻炼时间是15:00—21:00(糖尿病患者更要遵守这一点)。也就是说,如果定下每天19:00走路锻炼,到了时间就必须行动。

4.步行距离宜固定

一般锻炼路程应不少于3000米(或30分钟),也可根据年龄进行调节。但只要定下。就不要随煮改变。

5.步行步频宜固定

每次步行的速度尽可能一致;最好像列队行走一样有节奏。每周不能少于5次,一个锻炼周期为3~6个月。

只要你掌握了以上这五点,有氧健身大步走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使自身调节身体状态的“阀门”充分打开,对血糖的消耗及预防并发症都有很好的作用。

治疗运动伤害 遵循五个原则


国外治运动伤害五原则 随着国人运动意识的提高,运动伤害的比率也逐渐提高,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锻炼人的心智。但是如果运动前热身不足、运动量突然增加或姿势不正确,都会造成运动伤害。

大部分运动伤害都是急性的,一般来说中医治疗运动伤害以急性疼痛时冰敷、慢性酸痛时热敷为原则,而在国外运动伤害救护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是“保护”、“休息”、“冰敷”、“加压”、“抬高”五原则:

“保护”就是保护受伤部位免受二次伤害。

“休息”就是要求锻炼者立即停止运动。

“冰敷”就是把伤处用湿毛巾包上冰块,在受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当受伤位置感到麻木的时候,立即移开冰袋用绷带包扎并抬高伤处。冰敷可以减轻肿胀、疼痛及痉挛。但要注意冰敷的时间不要过长,长时间冰敷会发生冻伤。在使用冰敷后三日内,伤肿未能减轻,最好不要立即使用热敷。

“加压”就是通过压迫减小局部伤害的肿胀以及内出血,常见于包扎时,用弹性绷带自伤处几寸之下开始往上包,以螺旋状重叠绷带,平均而且轻微施力缠绕,到伤处时用力减小。如果因为包扎产生疼痛、皮肤变色、麻痹、瘀紫等现象,则表明包扎过紧。避免肿胀应连续使用绷带包扎18~24小时。

“抬高”就是要降低受伤部位的血液及组织液积聚来减低肿胀。适当的抬高方法是将受伤的部位抬得比心脏位置高一些,下肢受伤时,可以让患者躺下并将患肢包扎压迫、冰敷以及抬高伤部,这都是为了减少血液循环到受伤部位,从而避免肿胀。 在运动受伤后,伤者如果按照“五原则”才能成功避免伤部带来更大危害。

让肌肉暴涨的五点原则


对增肌有迫切需求可以理解,但是首要的是要掌握好技巧,没有技巧的努力是徒劳的。掌握好增肌的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正确的理解“大重量”

所谓的“大重量”并不是说重量越大越好。长期使用1-2RM训练对于肌肉的生长益处并不大。相信从健身新手走过来的朋友们都有这种感觉:最初做俯卧撑的时候只能做不到5个,但是很快就能增加到10个20个,但是这个阶段肌肉生长速度并不明显。研究表明1-3RM的重量对于力量的提升非常大,但是对于肌肉的生长效果并不好。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多重量结合训练。例如:8-12RM训练几组之后,选择4-6RM训练几组,再1-3RM训练几组。这样搭配对于肌肉的刺激效果更好。

2.可稍微增加组间休息时间

45-60S的组间休息时间只是一个标准时间,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如果你个人恢复速度很慢,那么完全可以增加组间休息时间,以便下一组能够更好的完成动作。同样动作第一组能完成12个,但是第二组只能完成6个的话,你就要尝试着增加组间休息时间了。但是时间不能过长,掌握好这个休息的度就好了。

3.整体训练

很多人都会说:我去健身房只是为了练手臂(胸、腹部),其他地方无所谓,这是很错误的观点,只有全方位的训练才能使肌肉生长的更快。如果你只练一个部位,那么你一周练几次呢?除了腹肌以外,同一个部位一周最多只能练2-3次。如果一周只训练2-3次,那么训练效果不用想都知道会如何。如果同一个部位你能一周练4-5次,那么你每天的训练量一定是极小的。合理安排好每天的训练部位,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对于增肌的帮助更大。

4.饮食非常关键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是不行的,肌肉的恢复和生长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当然可能就有人会问了:“XX练了多久多久,饮食根本就跟以前没区别,效果照样很好。”当然我不排除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世界上有几个MJ,有几个乔丹?不做饮食规划但是练的效果很好的人的确存在,但是如果这些人调整一下饮食,训练效果绝对比现在更好。

5.训练过度会抑制肌肉生长

对于新手和中手来说,一周5-6练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想尝试一周7练,那么绝对会抑制你肌肉的生长。不要扯你一周7练效果怎么怎么好,何不尝试一周6练的效果呢?如果你的训练安排非常科学,那么你尝试2周休息一天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大部分的人的安排并不是如此理想。

走路有氧健身运动的五大常见错误


核心提示:健身专家肯·马特逊总结了5种人们走路时最有可能犯下的错误,并建议人们逐一改正这些不良习惯。

步行看似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健身运动,每个正常人每天都必定会走路。但你真的会走路?也许你从小就习惯的走路方式并不是正确的,甚至可能让你因而受伤。大部分走路的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走路是低效率的,这等于变相折磨自己。英国剑桥专门研究走路的健身专家肯·马特逊表示,例如,许多人走路摇摇晃晃,颠颠簸簸。还有人喜欢大幅度甩手,这些虽然看似都是小事,但日积月累,可能让你患上走路暗伤。

马特逊还总结了5种人们走路时可能犯下的错误,并建议人们逐一改正这些不良习惯。

错误一:姿势不良

竞走教练波尼·斯坦指出:很多走路的人受伤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走的不够直。而人们走路最容易犯的姿势错误包括两种:低头,或者头抬得过高导致身体后仰。这两种姿势都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让背部下方肌肉受到过大压力,从而可能拉伤和疼痛。

纠正方式:不要向上或者向下看,目视前方,脖子和身体保持成一直线。走路时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姿势,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增肌计划必备的五训练原则


一、大重量、低次数

健身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二、多组数

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三、长位移

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四、慢速度:

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五、高密度:

“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健身:跑步健身的原则


凡是参加健身跑步的人,都应注意坚持经常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此外,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时跑步的愿望会突然消失,这就需要将不能跑还 是不想跑加以区分。当然,如果有病时绝对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应克服惰性,坚持锻炼。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为确定自己锻炼水平的等级,参加跑步锻炼三至四个月后可进行一些测验,测验时以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计算等级的起点。

30-39岁年龄组的人,12分钟跑完的距离达不到1.5-1.8公里,说明锻炼水平较差;如能达到1.8-2.6公里,说明锻炼水平为良好;如能超过2.6公里,即达到优秀锻炼水平。

40-47岁年龄组的人,锻炼水平较差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1.6公里以内;良好者为1.7-2.4公里;优秀者为2.5公里以上。

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虽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在体育锻炼上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应在日记中记录以下诸项:

1、锻炼的性质、内容、持续的日期和每次锻炼所用的时间;

2、锻炼前、锻炼时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

3、食欲和睡眠状况;

4、有无继续参加锻炼的愿望;

5、脉搏跳动情况。

根据上述记录不难分析出运动量的大小并及时对锻炼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20次/分,跑步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00次/分。如果脉率过速,必须减少运动量。

走路、乘车也健身


工作相当忙碌,家里的事情也不少,还有各种应酬……实在没有时间安排系统的健身(健身食品)计划?那么就别浪费你上下班途中、等车以及乘坐公共汽车的10分钟,因为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你就能偷偷变瘦哦!

1.注意走路的姿势

每天上下班途中,只要能走路时就尽量走路。走路的姿势非常重要,挺胸、收小腹,臀部夹紧,千万不要弓腰驼背。如果走路时不紧缩小腹,不管你走多少路,也无法刺激你的腹部肌肉,你的小腹就不会缩小。此外,驼背会破坏身体的平衡感,降低走路的运动(运动食品)效果。

2.加大走路的步幅

将走路作为一种减肥(减肥食品)的运动,就不能像平常散步一样随便,要适当加大步幅,只有大步流星地向前走,才能运动你的大腿肌肉,避免萝卜腿出现。 3.后脚跟先着地 后脚跟先着地,而不是整个脚底平放在地面上。将重心放在前脚,每跨出一步,前脚须按照后脚跟、脚心、脚尖的顺序着地,这样走路,后脚跟会自然上提,腿的曲线就会变得紧实匀称。

4.甩包练手臂

女性(女性食品)外出一般都会携带提包,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可以把它当成“微型运动器械”前后甩动,这种甩提包的动作可以锻炼手臂肌肉。但要注意如果提包过重就不要前后甩动了,不然不仅容易损伤肩关节,还可能打伤周围的路。

5.等车时的运动

等车、等信号灯的一段时间,你也不是无事可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收腹练习。将往意力集中在腹部,全力收紧,感觉。

6.坐在公共汽车上

车上有座位时,你可以轻松地做做运动。腿呈90°摆好,脚跟固定不动,脚尖上上下下反复摆动,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小腿肚的肌肉,让小腿线条更匀称。 同时,坐着的时候还能够锻炼腹肌,双腿并拢抬至离地面约5公分的高度,将腿悬空,尽量保持这个姿势,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

7.站在公共汽车上

车上没有座位也没有关系。因为站着也能做很多小运动。用手拽住车上的吊环,时而用力握紧,时而放松,反复做,可以让手腕变细。或者手握住栏杆,一边数拍子,一边用力向内收腹,这种方法能有效紧缩腹部肌肉,使小腹慢慢缩小。

过节后瘦身五个原则及注意事项


春节期间的主要节奏就是各种吃喝玩乐,也正是这样你的身材在不知不觉中往横向发展。难道就没有什么妙招,既能够保证开心的吃,开心的喝,开心的玩同时又不用担心肥膘傍身呢?方法当然是有的啦!今天,中国减肥网小编要给各位胖友们介绍春节瘦身原则,快来瞧一瞧吧!

一、春节后瘦身原则

1.不要吃果脯,因为干的水果体积小糖份极高。不要喝任何软饮料。如果你有办法计算碳水化合物的量每天(头两周)不要超过50-60克。水果最好限制在吃两份,比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和一个橘子;以后可以多吃,主要是因为糖分比较高的缘故。

2.注意补充蛋白质,因为你的身体还是需要能量和营养的,蛋白质可以管饱时间长,你不容易流失肌肉(肌肉消耗的热量比脂肪多),而且蛋白质有帮助分解脂肪的作用。

3.用餐30分钟最减肥

想加入瘦子一族,除了用餐时间要规则而固定外,吃饭时间长与短,也主宰了减重的成果,营养师许美雅说:吃饭必须细嚼慢咽,每口最好可咬到20下再吞咽,此法除了有助维护肠胃道的健康,多咀嚼也可提高饱足感,降低每餐所摄取的食物量。

4.遵循1/2原则

食用日常吃的碳水化合物标准量的一半,并将之混合入半杯低热量的蔬菜中,像绿豆、椰菜、花椰菜、洋葱、柿子椒或莴苣等。

用低热量的蔬菜来代替碳水化合物像米饭、土豆或意大利面等高热量食物,这样能使你迅速补充能量,而且还不用再进行第二次补充。

5.餐前一杯清脂茶

既然知道春节期间会大鱼大肉,而自己也肯定控制不住,那么就养成餐前喝一杯清脂茶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减少食物的摄取量,而且还能加快消除脂肪。乌龙茶、绿茶等都是具有消脂功效的茶饮,你还可以参考一些自制减肥茶的方法,冲泡出更加美味的清脂茶。

二、春节后瘦身注意事项

1、不减食量,令卡路里摄入量降低

2、空腹会令压力感持续

3、令排便顺畅

无论你想在短期内减多少公斤,只要是损害身体健康,破坏体内平衡的减肥方法都是要避免。

普拉提(Pilates) 五大原则


普拉提(Pilates)五大原则

普拉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小细节呢?做普拉提除了姿势的正确性还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就告诉你:普拉提锻炼的五大原则

1.呼吸

首先,以呼吸来说,呼吸方式会影响动作的产生以及效率,基本上大多人是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STOTT普拉提会希望使用横隔呼吸,但要保持腹部肌肉(腹横肌)持续稳定收缩,所以吸入空气时,肋骨往两侧往后方扩张,尽量避免腹部以及胸部有太过于明显的起伏(不需要一定保持不动,因为呼吸动作自然是3D空间的进行,所以让胸腹有些许的起伏也是趋向自然的训练),而影响姿势的保续与动作地进行,运动时腹肌是需要保持收缩用力的,若以腹式呼吸必然会影响了腹肌收缩,胸式呼吸则会影响整个肋骨,使其浮动太过于明显,而影响胸椎和颈椎的姿势位置(就枉废我们刻意维持正确的姿势了),况且不正常(过多)的胸口起伏容易带出耸肩动作,使肩颈肌肉过于紧绷,然造成肌肉不平衡的现象。而且此呼吸方式可以让空气进入肺部底部,增加整个肺部的换气率。

另一个重要的提点,就是鼻进口出,而且呼气时嘴巴可保持小圆型(可想像使用吸管的嘴形),使方式可以诱发腹部深层肌肉的收缩,以增强训练的效果。

2.骨盆位置

为什么骨盆会如此重要,除了刚刚有提到骨盆位置会影响到腰椎的曲度之外,如果以直立的姿势来看,骨盆承受了整个脊椎、上半身的重量,所以骨盆维持在正中正确的姿势下,可以达到最佳的吸震和承重之效果,骨盆就像地基,地基稳了往上盖楼才不会倾斜,说了这么多要如何将骨盆摆在正中位置呢?先找出两边骨盆在身体前的凸点(ASIS),再找出耻骨的位置,此三点形成一个面,当你平躺时,此平面须与地面平行,这个姿势就是骨盆的正中位置;若在站姿,则是平面与地面垂直为正中位置。

而在普拉提运动中,骨盆的姿势不单单是摆放在正中位置上而已,其二为骨盆后倾(imprint),这个姿势可以更有利于腹肌收缩,所以在运动中有些动作会需要骨盆后倾的配合。

3.肋骨位置

因为十二根肋骨中有十根与胸椎相连接,所以正常情况下可由胸廓形状来判断胸椎的曲度,而肋骨正确的位置如何找寻?在平躺姿势下,肋骨必须尽可能的平贴地面,尤其是后肋骨下缘,有些人后胸肋无法平贴,这表示脊椎的曲度有可能是有待矫正的,必须要训练腹斜肌、上背等肌肉使脊椎慢慢恢复正常曲度。但是实际身体情况还是必需要请教医师或物理治疗师方能下定论。全部的肋骨都必须要能平贴于地面,尤其是胸廓下缘,有些人胸肋无法平贴地面,这表示胸椎的曲度是有待矫正的,必须要训练腹斜肌的力量张力,使肋骨能回到正确的位置。

4.肩胛骨位置

肩胛关节是人体内很特别的关节,并没有关节囊的存在,仅仅是肩胛骨服贴在肋骨上,肩胛骨在肋骨上滑动,所以肩膀的肌肉是特别的重要,其肌肉协调性、张力、柔软度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将会影响关节稳定性及动作是否顺畅,只要缺少其中之一,必定会造成肩膀的问题,最基本的,就是平躺时肩胛骨可以平贴在地面,但是还必须要观察肩胛骨与脊椎之间的相对位置,用以判断肩胛骨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太高、太低、有无转动、翻动等等。

5.头与颈椎位置

最后,头与颈椎位置,头当然也是要维持在正中的位置,可由两眼高低、耳与肩膀距离、下巴的姿势等来做判断。在运动过程中,有些会需要利用视线来辅助维持头颈椎的姿势。头部姿势及颈椎曲度的维持。手机综合症的问题,也造成普遍低头族问题的盛况,所以肩颈问题万万不可忽略之。若以平常站立或坐姿侧面观之,您的头部若落在身体偏前方,您就可能为容易肩颈出现问题的高危险群。

五大原则是最最基本的东西,当然大多数人无法在第一次运动就把这些记熟,更别说很标准的应用上,而是需要不断的练习,才会使的身体下意识牢记这些基本原则,训练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会自然地作出反应,这才是我们普拉提训练的最终目的,让自己的身体重新学习,能够自然地用对的力量,用对的肌肉群,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运动中能够避免掉不必要的伤害,使身体能维持最佳的状态。

走路简单有效健身之道


随着汽车等代步工具的普及,人们“好逸恶动”的条件和理由越来越充足,以至基本的走路功能都有些退化了。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有高达75%的美国人每天运动量不到30分钟,大部分人几乎成天坐在椅子上,是不折不扣的“沙发土豆”。反观我们的现实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

走路健身又健脑。我国自古就有“走为百练之祖”的健身经验谈,其中传统医学认为,双脚是人体的健康之根。走路刺激脚底穴位,能舒筋通络,活血顺气,强身健体。同时,现代运动医学研究也证实:走路时,骨骼、肌肉、韧带、神经末梢都要参加运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功能,促使身体各种激素分泌,使人心情愉悦。走路防病并延缓衰老。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一周健步走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乳腺癌、30%心脏病和50%糖尿病的罹患率,而中老年人每天散步2.4公里以上,心脏病发作率将降低50%。

走路的减肥效果明显。总体上讲,人在25至55岁期间平均每年会增加0.45公斤的体重。为此,美国杜克大学组织了120名超重者进行8个月的试验。志愿者被要求不能节食,只是进行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结果,那些不锻炼的人平均体重增加了1.125公斤,坚持散步的人体重均未上升,而每周坚持步行27公里的人平均体重减了3.6公斤。换言之,走路能“烧”掉人体多余的脂肪,已经被科学实验所证明。

走路运动不花钱、没危险。日前有一项社会调查说,北京有97.8%的市民不愿意花钱锻炼,主要原因是各种体育设施的收费太高了。现在好了,你想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健身,只要每天多走路、少坐车或沙发,只要你把走路当作一项锻炼来对待,其健身效果绝对令你喜出望外。

那么,走路健身究竟要怎么走?是快步健走,散步走?是(转背面)昂首阔步,还是模拟竞走?这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态和条件量力而行。一般说来,年轻人可以进行健步走,中老年人可以多散步。至于走路的姿势和节奏,恐怕是自然而然地行走最好。比如,穿一双舒适平底鞋,牵一条狗出走散步;比如,每天上班提前一站下车等。总之,每天多走一点,持之以恒下去,一定能够走出健康、走出长寿。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春季健身 注意四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健身锻炼要因人而异,根据年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及锻炼目标来选择运动项目、运动方式和运动负荷。

(1)年龄。与年轻人不同,老人身体机能和体质处于低水平状态,适应力和恢复力差,运动时应当注重心肺功能和各个关节灵活性的锻炼,运动强度要小,运动时应当避免憋气动作和大起大落突然性动作,因这些动作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习惯。对那些因劳作姿势、生活习惯等原因致使长时间得不到活动的身体部位,应当着重加强运动,多采取不负重、大幅度、慢动作、与劳作体位姿势相反的运动方式,改善血液循环、肌腱弹性和关节柔韧性。

(3)健康状况。患有糖尿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选择游泳或徒步走等运动项目,在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时间30~40分钟;患有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选择健步走、慢跑或爬山等运动项目,在傍晚4~8点钟进行,时间30~60分钟。

二、适宜量度原则:运动强度在中小范围,运动脉搏在每分钟100--130次,最大不要超过每分钟140次,老人要相应低一些,最好小于每分钟125次;运动中呼吸频率在每分钟20~30次。运动强度主观标准为,虽有呼吸加快感,但能与人正常交谈;能感觉心跳加快,但无憋气、窒息感,运动至身体感觉有点累,但仍留有部分体力为止。

三、及时恢复原则:运动后身体能否及时恢复是衡量运动量是否得当的一个标准,也是获得健身效果的根本保障,更是保证运动锻炼能够持久的前提条件,没有恢复就没有健康。在恢复过程中,可以根据身体机能恢复的程度,调整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锻炼方式。如运动次日早晨身体机能恢复达到90%以上,可以进行与上次相同的运动强度;若恢复达到60%~80%,相应减少上次运动强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若恢复在60%以下,应停止上次的运动项目,改为休养休闲活动。

四、持久性原则:连续持久性运动使健身作用发生累积,进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延长健康作用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每周2~3次的运动仅能保持原有的健康效果基本稳定,但对控制体重作用不大,对心肺功能提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