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 怎样才是适量

发布时间 : 2019-11-08
怎样的健身运动可以减肥 健身后不拉伸才是对的 健身怎样饮食

今天运动量适量么?运动量如密码学一样,总让健身爱好者困惑。合适的运动量如何评定呢?以下的数字告诉你如何把握科学的运动量。

1、130下心跳

运动什么时候正适合?不专业不要紧,请记得每分钟心跳至少达到130下。当你热身完进入主运动时,摸摸自己的脉搏,每10秒有无超过21下,这样才算是做了有氧运动,燃脂效果最好。

2、10分钟静坐

每天10分钟的静坐,就能让你解除沉重压力,恢复活力。选一个安静的角落,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只专注你的呼吸,慢慢地吸气,用10-15秒的时间将气吸进丹田(小腹下方),再以同样的速度,慢慢将气完全吐出,尽量排除杂念。

3、15-20分钟一次小伸展

长时间坐办公室用脑过度的人,会觉得特别容易疲倦犯困。改善这种慢性疲倦,可以每15-20分钟做15-30秒的小伸展。可以站起来转转腰,做几个扩胸动作,或者让眼睛离开电脑,全身放松,看着远处做几个深呼吸也很好。

4、3+1走+跳

如果只有短短的15分钟用来健走,如何增加燃脂效率?不妨试试3分钟健走后加上1分钟跳绳(不带绳子就可选择原地跳跃)。

5、25分钟散步

如果在家健身,那散步、上下楼梯时加快点速度,并连续不间断运动25分钟,也算是有氧运动。25分钟后再放慢速度保持5到10分钟即可,中间不要停止。而仰卧起坐、俯卧撑等都可以锻炼肌肉。但无论做什么运动,都应该先有氧,再做局部训练,这样才有效果。但一定要注意姿势的准确性。

6、22点停止锻炼

在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锻炼放在22点之后。科学证明,人的黄金睡眠时间是22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把锻炼放在22点之后引起神经兴奋,会影响睡眠和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jss999.com相关知识

怎样才算适量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作为最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之一,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清晨便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们出门晨练,或者跑步,或者太极。小编想说,有氧运动固然是好处多多,但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有氧运动的量更为重要。俗话说过犹不及,过量的运动必然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

有氧运动并非为提高身体爆发力的竞技项目,而是以健身、提高身体耐力为目的,轻中强度的持续性运动,须在运动中保持氧供求平衡。快步走、慢跑、游泳、打乒乓球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他说,最值得提倡的是走路,因为走路无需特殊条件亦无成本,便于整合在每天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里,有效又安全。

自我感觉也是判断是否是有氧运动的重要指标,毕竟所谓适量运动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出现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些心跳加快、周身微热,面色微红,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但是,如果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则可能离“黄金心率”还有距离,还需要再加大一点运动量。此外,运动产生的疲劳是否能在第二天消除,也是衡量是否有氧运动的一个标准:运动后都会疲劳,但如果第二天即能恢复,则属正常现象;若疲劳在第二天不能消除,则说明运动过量了,已超出有氧运动的范围。

可见有氧运动不管对于何种人群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即便有氧运动好,身体承受不住依然是不行的。另外,有氧运动后要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高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如此才能达到有氧运动的效果。

秋冬健身需“适量运动”


进入秋季,气候适宜,许多人加入了健身运动的行列。秋季是人体的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加之经历了漫长的夏季,人体精气已大量消耗,此时,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遵循“适量运动”原则。

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异,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后机体感到轻松舒适,谓之适量运动。相反,运动后体力透支,机体感到疲劳,胸闷、心悸,休息后仍然感到不适,那么运动量就有些过大了,要尽快调整。

选择运动项目时,中老年人适宜健身走、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练健身球等;中青年人适宜健身跑、球类运动、健身操、健身舞、瑜伽、爬山、游泳、高尔夫等。无论哪种运动项目,只要坚持适量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健身提示

- 做好热身运动预防损伤 秋季气温开始下降,人体的肌肉和韧带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清晨和傍晚时分,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通过慢跑、徒手操以及一些关节练习,使身体微微发热,避免机体损伤。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外,运动的幅度、强度都不宜过大,不可勉强做较高难度的动作。

-注意着装防止感冒 一般来说运动时出汗较多,运动后应及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衣服,防止受凉感冒。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早晚在户外运动时及时增加衣服,防止冷空气侵袭。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一穿一脱受凉感冒。

-及时补水防止秋燥 进入秋季,气候干燥起来,温度也逐渐降低,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再加上运动时机体损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水的感觉,所以运动后一段时间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还可以多吃些水果和新鲜蔬菜来缓解秋燥。

力量训练可以天天做吗 适量训练才是最好


对于力量训练,有些人还是知道的,而在力量训练中,有许多训练方法,每个训练方法都有不一样的效果,那力量训练可不可以天天做,相信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观点。那么,力量训练可以天天做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力量训练吧。

力量训练可以天天做吗

大部分情况下做力量训练的人,如果只是为了身体锻炼的更好一些的话,那么一周只要保持在3到5次的力量训练,就已经非常足够了,并不需要再做多余的力量训练,如果多余的话,完全是会让身体变得更加劳累的,所以大家要看自己的目标。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做力量训练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上一层楼,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去锻炼自己的身体,那么这个时候是可以将自己的力量训练调整到一周5到6次的,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出,一周5到6次也已经是比较到达了极限的,还是没有说一周做七次,所以说还是不适合,每天都进行力量训练的。

怎么做力量训练

在做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大家应该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每天都锻炼,同一块肌肉,那样的话效果非常不好,应该每天都针对一个部位去锻炼,但是,换着来锻炼不同的部位是最好的。其实我们的身体可以分成五个肌肉群体,那就是我们的背部肌肉和胸部肌肉,腿部肌肉,手臂肌肉,手臂肌肉,以及我们的肩部肌肉。大家在做力量训练的时候,可以星期一锻炼手臂肌肉,而星期二就应该休息一下,星期三进行腿部肌肉的训练,这样大家应该是比较方便理解的了。

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大家在做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比较适合自己身体的一些运动器材,因为增加运动器材重量的同时,大家的身体也可能会因为没有办法承受而产生很大的劳的劳损。这个过程中,肌肉不断的撕裂,会让我们的肌肉增长,但是大家也不要为了能够锻炼出肌肉就不断的做力量训练,因为力量训练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大家如果没有适当的的休息,并且有足够的营养的话,力量训练经常做的话会让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怎样跑步才是科学的?


医学专家指出,关键是运动中它能有效提高供氧,慢跑时的供氧能力比静坐时多8至12倍。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已证明,跑步能够增加血液流动,提高血液对氧气的输送能力;跑步可使肺功能增强,从而提高肺活量和吸入氧气的能力;跑步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病的发生,使心肌变得强壮有力,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跑步可以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那么,怎样跑步是最科学的?一个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应包括四个部分,即准备活动、跑步活动、肌力练习和整理活动。

1、准备活动5至10分钟,可以先慢跑2至4分钟,再做几节全身的柔韧性练习,也可快步走并做些与伸展运动相结合的活动。比较安全有效的柔韧性练习方式是坐在地上或躺在垫子上进行静力伸展活动。

2、跑步活动,质和量都必须予以保证。所谓“质”就是锻炼中的心率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即最高心率的60%至85%),简单的计算方法是用参数180(或170)减去自己年龄的余数就是运动中应该达到的心率数。所谓“量”就是每次进行20至30分钟跑步运动(或走跑交替),每周运动最好3至5次。

3、肌力练习,主要是四肢肌肉和腰腹部的肌肉。可做徒手或负重的肌力练习,如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挺身及举重等。最后再做几分钟的放松性柔韧练习。

4、整理活动20至30分钟的耐力运动,不宜突然停止或坐下、躺下,因为肌肉突然停止运动会妨碍血液回流到心脏,而造成大脑缺血,锻炼者就会觉得头晕,甚至失去知觉。正确的做法是放慢速度,继续跑和走3至5分钟,同时做些上肢放松活动,让心率慢慢降下来。

当然,在跑步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最好做一次心电运动试验,以了解自身的心脏情况;要注意循序渐进,运动量从小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天气不佳(过热、过冷、雨天路滑)都不宜进行室外跑步,有条件可进行室内原地跑步或在跑步机上运动;患有心率不齐、心肌梗死、哮喘、血尿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者,应暂停跑步,等病情好转在医生同意后才可进行运动。

适量健身 过量伤身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对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大多数人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或者是说片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我们把运动的好处看得多一些,而对它的负面作用看得少一些。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运动来说,无论什么项目的运动,正面的作用是促进人的新陈代谢,帮助你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对人体一部分器官的功能有增强的作用。而反面呢?就是消耗体力精力,对人体器官有损伤的作用。以长跑和各种球类等剧烈运动为例,正面作用是大量地消耗体力,使体内的脂肪等垃圾迅速地大量地消耗掉,能增强你的饥饿感,让你更好地补充食物,对肌肉的增长有促进作用等等。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体力消耗大,如果营养物质补充不及时、不充分,会导致身体损伤,而且对腿腰关节特别是心脏有比较大的损害。因为这些运动的重力基本上都在腰和腿上,心跳加速比较明显。所以一些运动员年老的时候,不是腿不好,就是腰不好,要么就是心脏不好。

运动本身不产生能量和增加能量,它是一种消耗。但运动为什么又能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呢?主要是运动能帮助人体新陈代谢能更顺畅的进行,通过失与得的交换,也就是说通过运动时的体内消耗和运动后食物的补充,让人体的废物排除掉并产生新的能量。

人体的新陈代谢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在不间断进行着的,只是有时快些,有时慢些而已。我们不需要也不必要给它增加更大的压力。人体内部本身像汽车一样在工作了,我们不需要也不必要再用力去推着它去跑,只需要给它加点“机油”,也就是说进行适当的运动就可以了。运动好比汽车里的冷却液和机油,是用来保护人体器官的。不运动,人体内的器官就会生锈,就会僵化,久而久之就转不动了。适量地运动,可以让人体各种器官保持润滑状态,工作起来就更顺畅更有力。

人体对运动需求的规律,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适量健身,过量伤身。

什么叫适量健身呢?就是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年龄大小,选择一种或几种运动项目,适当地加以锻炼,就有益于你的身体。运动实际上是给人体加润滑剂,是为了让人体新陈代谢更顺畅地进行,而不是改变和破坏它的正常运行。适量运动不会改变和破坏人体正常运行,它只会让人体运行得更好。而过量运动就是适得其反。

什么叫适量运动?就是运动的量不太大,却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的内部运动,也就是新陈代谢。如穴位按摩、练气功、练瑜珈、打太极拳等轻柔的项目就是最好的适量运动。这些运动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它不会使心跳和血压发生很大变化,是健身的首选。

何时运动更合适?

一般人都喜欢做晨运,或者晚上有闲工夫了去做运动。实际上这两个时间段都不是很好。特别是打球、跑步等剧烈运动更不好。因为人早晨刚起床时,身体内各种器官刚刚开始工作,你就加大马力让它工作,很容易受伤。而晚上为什么不好呢?原因是你白天已经工作劳动一天了,本来就很疲倦很困乏了,你还要去做运动,那不是雪上加霜,更伤害身体。所以,一些运动专家经过研究认为,运动最佳的时间应该是下午4点钟左右。那时,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高峰,人体内各种器官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这时锻炼精神体力都最好,不会轻易伤及身体。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适量热身 远离运动损伤


众所周知,对于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来说,越是年轻越是喜欢参加激烈的运动,所以,学生尤其是要注意运动前准备活动的群体。

“热身”,体育运动前的必要准备

“有调查表明,八成以上的运动损伤是由于突然增加运动量造成的。因此,普通群众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前,要主动向教练人员学习科学‘热身’即准备活动的方法;在进入正式的体育运动之前,要循序渐进地做好‘热身’活动。这样,就能使身体各关节、肌肉的柔韧度增加,也能使心脑血管紧张度变得适合运动;并能使人对自己的体能状况“心中有数”,以便适度掌握运动量和强度。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激烈的运动中不容易受伤害。”双德全对记者说。

众所周知,对于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来说,越是年轻越是喜欢参加激烈的运动,所以,学生尤其是要注意运动前准备活动的群体。

对此,介绍了一些“热身”活动经验。一是“热身”要活动到身体微微出汗为好,即使在冬天也应如此。二是参加正式运动前,先慢跑5分钟左右。三是再做5分钟左右的徒手操,注意活动颈、肩、肘、腕、手指、髋、膝、踝等部位的关节,尤其注意活动髋关节和膝关节。四是对要参加的激烈运动或比赛项目,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轻松的练习。五是“热身”活动后要休息几分钟,再进入正式运动及比赛。此外,进入一项自己从未参加过的体育运动之初,持续活动的极限在15分钟,以后可以隔一天增加一些运动量。

健身——全面训练才是王道


全面训练

当你投入浩浩荡荡的健身大军中时,不管你是为了让自己身体更加健康,身体素质更好,还是为了打造期待的身材,或者你是运动员想要发展运动专项,都不能忽视四个字全面训练

很多人在锻炼的时候总是忽视一些方面,所有运动都是相辅相成互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且互相促进。

我们说的全面训练主要是两方面!

1.训练方式的全面性

所谓的训练方式的全面性就是指你的训练要多样化,不要局限于一种训练方式。

举两个例子:

、很多男生酷爱力量训练,常年进行力量训练,一点有氧也不做,这就是有失偏颇的,最后会造成心肺功能不强,耐力极差,最后会导致力量也上不去,出现所谓的瓶颈。

、也有很多人喜欢跑步,常年跑步,除了跑步外,一点力量训练也不做,这也是不妥的,常年只进行有氧类训练,肌肉流失严重,也容易因为肌肉力量不强而发生运动损伤,成绩下降。

训练方式要多样化,力量素质,心肺耐力,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等缺一不可。只不过根据个人训练的偏好和目的性,这几种素质的训练比例有差异。

、比如你是耐力运动爱好者(喜欢长跑,马拉松),那么你的训练就要以有氧训练为主,力量训练为辅。

、如果你是力量训练爱好者(喜欢举重,健美),那么你的训练就要以力量训练为主,有氧为辅。训练方式要全面,多样化,多尝试新的训练,不要常年只练你喜欢练的那些。

、你是篮球,足球,橄榄球拳击的综合性运动员,那你不管是力量,耐力,心肺,速度,柔韧敏捷性等等都要兼顾。

2.训练部位的全面性

训练部位的全面性是指你全身的肌群要均匀发展,不能只练习一部分。

健身房有这么一群上肢主义者,常年只练上身,下身一点不练,最后练的上身很壮,下肢小鸟腿,我曾经问过这些人,为什么不练腿,他们的理由往往是下身有裤子挡着,练了妹子看不见啊!、腿粗了不好买裤子

这是大错特错的。腿部是身体的根基,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讲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你全身肌群要均匀发展,这样才能平衡,也能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健身常年只练胸背腿这些大肌群,腹部练的很少,那么最后可能导致骨盆前倾这种状况。如果你腰背肌群强了,腹部过弱,你的腰背肌群就会拉着你的脊柱往后倾斜,你的体态会变成挺大肚,撅屁股的不良体态。

全身各肌肉群要全面发展,平衡思想在这里至关重要。只有全面发展你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哪里有不足的地方就多关注,从弱的地方卡是慢慢改变。

老年人,应该坚持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之一。

为什么说老年人在体育健身锻炼方面应坚持适量运动?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生理与青年人迥然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骨骼和关节等运动系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老人肌肉萎缩这是一个生理过程,如果长期不活动又会加速这一过程。由于老年人肌纤维数量也逐渐减少,肌腱中组织僵硬,承受应力的能力减弱,握力变小,加之心肌搏出的血液到全身的总量减少,一般活动后,很快感到疲乏,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再加上老年人由于身体中的水份也在逐渐减少,所以老年人在活动中,其软骨比从前更易劳损和破裂,导致关节内出现炎症和关节炎。

老年人还因韧带弹性减少,加上肌腱的退变,使关节活动度又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灵活性也有所降低。等等,上述这些原因都决定了老年人在体育健身锻炼方面只能是坚持适量运动。从另一个方面讲,老人要想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也必须坚持适量运动。

那怎样又算是适量运动呢?一般来讲,对于老年人而言,每天的活动时间可在1.5到2个小时,但要分3至4次完成,每次运动的时间最好在30分钟左右,一般活动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

总之,连续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高,幅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而且中间还要注意适当休息。实践已经证明,小运动量可活动筋骨,能延年益寿。但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会使老年人身体出现意外损伤。如果运动量太小,运动不足也达不到健身锻炼的效果,甚至还会给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一句话,运过则损,静过则废,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才是科学的运动方式,唯有如此,方能达到疗疾祛病、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之目的。

适量运动可预防动脉硬化


汤臣倍健营养专家介绍,血管的硬化与年龄增长和血压异常有密切关系,另外也受到吸烟酗酒、内分泌紊乱、精神压力、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运动不足等因素影响,预防血管异常,平时应该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

合理饮食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控制摄入热量,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②少吃高胆固醇食物;③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用油,如动物油;④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五谷杂粮、新鲜蔬果;⑤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如蘑菇、豆类、海鱼、海带、鸡肉、贝类等。 ⑥少吃多餐、常喝茶。

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特别是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跳绳等,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不过,注意冬季不宜早晚剧烈运动。

烟酒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故动脉硬化患者应戒除烟酒,但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则能防治动脉硬化。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俗语说“心宽体胖”,心态平衡与否对心血管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除了上述之外,条件允许的话适当选用对保护血管的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也是有好处的,如深海鱼油、大豆磷脂等,可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睡前适量运动 有益身体健康


某位国外的健身专家曾经对不同时间的健身效果做过不断的研究。他们认为,对中老年人来说,睡前运动比清晨或傍晚运动可能更具健身之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套睡前健身操:

1、指甲摩头 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曲成45度,用指端往返按摩头部1至2分钟。可以加强脑部供血、强健脑细胞、促进入睡。

2、拇指搓耳 两手大拇指侧面紧贴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后,用力搓摩双耳1至2分钟。可以疏通经脉、清热安神、防止听力退化。

3、双掌搓面 两手掌紧贴面部,用力缓缓搓面部所有部位1至2分钟。可以疏通面部经脉、防止皱纹产生、缓解精神疲劳。

4、双掌搓肩 两手掌用力搓摩颈肩肌群,重点在颈后脊柱两侧1至2分钟。可缓解疲劳,预防颈肩病变。

5、推摩胸腿 两手掌自上而下用力推摩前胸、后背、后腰,可以疏通脏腑经脉。

6、掌推双腿 两手掌心相对,分别放在左腿内外侧,从大腿根部开始,由上而下顺推下肢1分钟。再以此方法推摩右腿1分钟。

7、交叉搓脚 右脚掌心搓摩左脚背所有部位,再用左脚心搓摩右脚背所有部位,然后用右脚跟搓摩左脚心,再用左脚跟搓摩右脚心,共2至3分钟。此法可消除双足疲劳,贯通阴阳经脉。

8、叠掌摩腹 两掌重叠紧贴腹部,先顺时针、再逆时针环摩腹部所有部位,重点在脐部及周围,共2至3分钟。可以强健脾胃,促进消化吸收。

注意:做操时,闭目,心绪宁静,舌尖轻抵上腭,肢体充分放松。1至7节可采用坐姿,第8节采取仰卧位。整套操共约12至18分钟。做时手应紧贴皮肤,渗透力越强越好。做完后,肢体轻松,能够安然入睡。

适量热身让你避开运动损伤


著名运动员刘翔因伤退出北京奥运会比赛,令很多人担心伤病会毁了他的运动生涯。事实上,在每次运动之前,刘翔很擅长以专业的准备活动保护自己,所以除了因长期职业运动劳损造成的跟腱炎症外,他与很多运动员相比受伤较少。而职业运动员以外的普通人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市武术协会技击研究会副会长、摔跤训练基地主任兼总教练双德全。

“热身”,体育运动前的必要准备

“有调查表明,八成以上的运动损伤是由于突然增加运动量造成的。因此,普通群众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前,要主动向教练人员学习科学‘热身’即准备活动的方法;在进入正式的体育运动之前,要循序渐进地做好‘热身’活动。这样,就能使身体各关节、肌肉的柔韧度增加,也能使心脑血管紧张度变得适合运动;并能使人对自己的体能状况“心中有数”,以便适度掌握运动量和强度。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激烈的运动中不容易受伤害。”双德全对记者说。

众所周知,对于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来说,越是年轻越是喜欢参加激烈的运动,所以,学生尤其是要注意运动前准备活动的群体。

对此,双德全介绍了一些“热身”活动经验。一是“热身”要活动到身体微微出汗为好,即使在冬天也应如此。二是参加正式运动前,先慢跑5分钟左右。三是再做5分钟左右的徒手操,注意活动颈、肩、肘、腕、手指、髋、膝、踝等部位的关节,尤其注意活动髋关节和膝关节。四是对要参加的激烈运动或比赛项目,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轻松的练习。五是“热身”活动后要休息几分钟,再进入正式运动及比赛。此外,进入一项自己从未参加过的体育运动之初,持续活动的极限在15分钟,以后可以隔一天增加一些运动量。

防护,运动中免受损伤的关键

在体育运动中如何做好防护,以免身体受损伤?双德全作为全国着名摔跤运动专家,深谙运动防护在体育运动,尤其是激烈竞技运动中避免身体受损伤的关键作用。他向记者介绍了三方面的防护知识。

第一方面是使用运动护具。各种关节护具如足关节的护踝、肘关节的护肘、保护腰椎的腰带以及健美裤等,能够在人们的竞技运动乃至平日的体育健身活动中,为关节及肌肉分担外来的压力和冲击。而关节则是运动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还有关节的过伸或过屈都有可能对肌腱造成损伤,所以适当佩带运动护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关节受损和肌腱过度拉伸。例如,打篮球时戴上护腕、护膝、护踝,踢足球时戴上护腿板,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时戴上护肘、护腕都是很好的运动损伤防护措施。

第二方面要学会运动中的保护性动作。例如,当身体失去平衡时,运动者应立即或向前、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又如,人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再如,进行健美活动、“功夫”健身者,切忌“硬拉”、“深蹲”,以防损伤相应部位的肌肉群。

第三方面是掌握适宜的运动“度”和“量”。普通人应以有氧运动锻炼为主,一般运动锻炼可以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以每周3次到健身房锻炼,以减肥为目的者可以增加两次,每次做1~2小时的有氧运动。但要注意的是,在任何锻炼活动中,单个动作重复次数不宜过多,一个肢体或关节不要过久地做同一动作,尽量不做过屈或过伸的动作,以免造成关节损伤。普通人有氧锻炼活动强度的简单观察方法是,如果在锻炼活动中说话困难了就说明强度有些大,可以调整;而感觉呼吸困难了,就说明运动强度已过大要减小运动强度。

运动适量可聪明 过量会变笨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贾斯廷·罗德在研究中发现,那些运动成瘾的老鼠的大脑反应比运动量正常的老鼠迟钝。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神经科学》和《行为神经科学》杂志上。

科学研究也发现,运动能使大脑产生更多的神经营养素,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帮助脑细胞彼此更好地“交流”。此外,运动还会促进大脑中的海马状突起 (大脑侧面脑室壁上的隆起物,控制学习和记忆)区域产生新的神经细胞。然而,是不是运动越多越聪明?罗德对此进行了研究。

罗德的研究对象是两组老鼠。这种啮齿类运动十分喜欢在轮子上跑,因此经常被科学家作为研究运动与神经的对象。一组老鼠的运动量“正常”,每天在轮子上跑一段时间,结果罗德发现运动后它们大脑内的神经营养素和新神经 细胞都有所增加,走迷宫的本领也有所提高。

但另一组则是“运动狂”。这批老鼠是罗德的同事专门培养的“马拉松选手”,他们共培养了30代,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更对跑步"痴迷"。他们的平均 运动量是前一组老鼠的3倍,有些“超级选手”甚至每天晚上跑20多公里,能连续跑7天。试验结束后,罗德对它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运动狂"老鼠大脑中的神经营养素和新神经细胞大量增加,一些老鼠的神经营养素甚至增加了171%。但是在接下来的“智力测验”(穿越迷宫)中,这些老鼠却晕头转向,找不到出路。

罗德认为,适量的锻炼对大脑是有益的,但运动过量则会产生负面效果。也可能那些爱运动的老鼠在智力测验中表现不良,只是因为它们太专心于跑步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对运动上瘾也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但罗德认为道理很可能是相同的。凡事物极必反,运动虽然对大脑有益,但也应该适可而止。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