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过度后行房会很扫“性”

发布时间 : 2019-11-08
过度健身会怎么样 女人坚持健身是不是会很年轻 健身训练过度会怎么样

多数人都知道,体育锻炼不但有利于身体健康、预防疾病,还能提高性唤起的能力,增强性高潮的快感。但却很少有人了解,过量的锻炼计划可能会败了你的“性”。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李宏军告诉记者,人们常认为锻炼过了头,顶多身体疲乏而已,怎么能和“性”扯上关系呢?这是因为强度过大的锻炼不仅使得身体组织功能、肌肉受到伤害,无法恢复,还会使身体各种机能低下,其中就包括性腺功能。同时,身体过度疲劳还会导致体力不济,影响了“性”趣,更是在所难免。

过度锻炼会使女性新陈代谢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减少,而脂肪对于控制性激情的雌激素来说,起着“仓储”的作用。不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都很重要的雌激素,是蓄积在脂肪中定期释放的。一旦脂肪减少,那么雌激素的分泌也会大大降低,女性的性欲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影响。例如到了女性更年期,由于雌激素流失,会因老年阴道炎、阴道萎缩而失去性欲。而中老年男性,缺乏雌激素同样会影响“性趣”,一旦补充雌激素后,性欲也会有明显的改善。可见,脂肪对于性生活的质量非常重要。如果为了保持身材苗条而不科学的锻炼,最终竟然练到失去性欲,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医生提醒,锻炼的确能助性,但要控制强度。对于中年人来说,可以选择慢跑、体操、乒乓球等运动。女性更适宜游泳、骑自行车、练瑜伽、慢跑,这些项目对臀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尤为明显,对灵敏性的提高很有帮助,让协调能力更强,可以有效提高女性性功能。而男性则适宜滑冰、俯卧撑、哑铃、单双杠等扭腰伸展的运动,这些运动能提高男性的肺活量,锻炼男性身体的敏捷性与协调性,并可以使男性的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尤其是腿部肌肉,这有利于帮助男人在性方面的“战斗”更持久。

李医生强调,运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才能有恒心持久地练下去,不要急于求成的突击。锻炼的强度应该是,今天做了运动,明天不觉得疲乏,还能做运动,这样是合适的。如果今天练完了,明天觉得累,要休息,就需要调整运动量。

相关阅读

健身过度也会导致腰椎受损吗?


健身过度也会导致腰椎受损吗?

现在,忙碌的人们对健康不再马虎对待,在工作之余喜欢到户外运动或去健身房健身。但如果运动过量或方式不当,都容易引发腰椎病。专家提醒人们,在运动时要注意适时、适度,因为健身过度也会导致腰椎受损。

针对健身过度也会导致腰椎病的原因,专家介绍:以前患这种病的人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且多为中老年人,可近几年有很多年轻白领也患上了这种毛病。这是由于他们平时工作忙,往往在周末集中锻炼,长时间进行打篮球、踢足球、练体操等剧烈运动,超量的运动引发了腰椎间盘突出。

但是有些人在腰腿痛前期会以为这是由于疲劳引起的,错过了治疗时机。因此提醒大家,如果近期总是持续出现腰腿疼且比较严重,马上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做CT或核磁共振就能确诊。

腰椎病是常见病,它常表现有腰腿痛。因为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神经,腰痛伴有下肢串痛。当医生用手压迫腰痛点时,疼痛向下放射,像过电一样,检查时,脊柱会有侧弯畸形,躺在床上不能直腿抬高患肢,行走时下肢发软、无力。

由于工作节奏紧张,白领阶层、伏案工作者多数患上颈椎病。但由于颈椎病和脑血管病有些雷同症状,一些患者经常将两病混淆,贻误治疗时机者屡见不鲜。为此,专家指出,一旦发现有头晕、心悸及偏瘫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腰椎病患者在出现颈肩疼痛、酸胀、僵硬、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后。由于治疗不积极,或工作、生活习惯无法改变,大多数中度患者三年至五年内发展成眩晕、四肢无力、视力下降、耳鸣等重度程度;严重者甚至出现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失聪、失明等。一旦患病应及时治疗。

健身后感觉很累正常吗?健身后为什么会很累很疲惫?


在健身房上完一节动感单车课后会感到特别的累,这种累的感觉会持续一两天,不知道吃点什么或者喝些什么可以缓解一下这个状况。

健身隔天起床后,肌肉酸痛,整个人像是在痛苦里挣扎,这是为什么?

健身的目的是让人变得精力充沛,而不是疲惫不堪。健身后感觉很累正常吗?

初学者健身后累一星期

很多初次健身者都会在运动后疲惫一个星期,这是身体告诉需要重修健身计划的方式,出现健身后整个星期都疲惫不堪的现象,开始得过快,应该修正健身时间和强度;超越了极限,可减缓健身速度;存在身体健康隐患,应及时就医。实际上,健身本身就可以帮助人体延缓疲劳的速度,只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时间和激烈程度,不但不会过度疲劳,而且还能增进睡眠,提高精神状态。

根据身体量力而行

即使一周只健身一两次,仍然感到疲惫,这时候不要责怪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与其强迫自己第二天继续去健身来保持体型,不如“听身体的话”。当感到疲劳,这是身体给一个讯息,告诉身体需要休息及补充营养,以便修复肌肉组织,重新积累能量。如果强行健身,可能因此冲破极限,但更大可能是伤害了自己的健康。

健身前后都要进食

健身前后都要进食,这是身体的命令。因为身体需要补充能量,填补运动中失去的卡路里、维他命和矿物质。在健身前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可吃少量健康食品。如果健身计划时间是一小时之内,那么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例如一个面包圈或者一块吐司,可以确保短时间内积累充足的能量;如果健身超过一小时,则可选择消化时间更长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像一个香蕉。

此外,在健身完之后大约半小时,需要进食少量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水果和酸奶酪等。这些食品可以取代运动时消耗的糖原质储备,确保身体有足够的能量。

补充充足水分

当健身时,身体会流汗,汗大部分都是水,因此运动完毕后需要补充这些水分。否则,就有脱水的危险,这会导致感觉昏昏欲睡,严重时甚至会昏迷。在健身开始3小时前,就要开始喝水;而在健身前3小时内,则只能喝3杯左右的清水;健身期间,适宜每隔20分钟喝一杯水。健身过后,可称量体重,体重每降低半公斤,就要喝3杯水补充。

多睡

举个例子,如果将一支蜡烛两头都点燃,很快就会烧光,同样的,健身的同时,如果你夜以继日地学习、工作或者照顾家人,而不是好好睡觉,那么就是在毁灭你的身体。这可能导致未来健身后更加疲劳。因此,健身后当晚应当睡七八个小时,确保身体肌肉休息和恢复。

运动性晕厥会猝死?盘点运动性晕厥的各种原因


运动性晕厥是指发生在大强度的训练或激烈的比赛中或比赛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运动性晕厥的原因及其发生机理可分几类:

心源性晕厥

是比较危险但又是十分常见的一类晕厥。可发生在足球、篮球、长跑等各项运动中。发作与体位无关,有心悸、胸痛、面色苍白、大汗,有时伴有紫绀、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率、心律、心音和心电图多有异常表现。主要因为运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但又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生心肌缺血。运动时可激发,安静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动过速、阿一斯综合征(Adams—Stokessyndrome)等,导致心脏射血功能障碍,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体位性低血压晕厥

又叫重力性休克性晕厥,多见于径赛运动项目。当运动员以下肢为主进行运动时,下肢肌肉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其供血量比安静时增加20-30倍,如果跑到终点就站在那里被采访,不活动,会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下肢血管中,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骤减,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最早是保加利亚生理学家Mateeb报道这样的病例。此后,人们便注意在长跑后不要立即停止运动,即使筋疲力竭者也要由人搀扶遛上一段距离,以避免回心血量骤降。

迷走反射性晕厥

也称血管抑制性晕厥。主要是由于大赛前情绪过于紧张激动,或竞赛中遭遇伤痛或强烈的精神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而诱发短暂的内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眩晕、出汗、恶心、面色苍白、肢体发软等症,持续数分钟继而突然意识丧失,此种晕厥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后自然苏醒。体检查不出器质性疾病,也不留后遗症状。

低血糖性晕厥

也是运动性晕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人体运动主要消耗体内糖原储备转化为运动的能量。如果储备不足,容易在长时间剧烈运动后糖原耗竭,血糖便会下降。开始表现为饥饿感、无力、恶心、冷汗、头晕等。因为脑组织自身没有糖原储备,对血糖下降极为敏感。如未能及时补充糖,可影响到脑组织的能量供应,造成脑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晕厥甚至昏迷。

运动性中暑晕厥

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的竞赛或训练中。初始表现一般为头昏、头痛、胸闷、大汗、严重口渴、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和肌肉痉挛等。如没有降温措施而继续运动,可出现晕厥甚至死亡。在高湿闷热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导致体温升高,引起多器官的功能障碍,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还因为大量出汗脱水、体内水、电解质失衡以及血容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导致晕厥。

运动性晕厥真的会猝死吗?

运动性晕厥猝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0年,希腊的一位士兵斐德匹第斯为传递胜利消息,从马拉松不停顿地跑到雅典,全程42195米,可他报捷后突然晕倒死去,被认为是首例“运动后猝死”。后来随着体育竞赛增多,运动和训练强度增大,运动后晕厥猝死屡有发生。

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运动性晕厥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避开过激过强的运动,晕厥就不会发生。

交替运动 健身很奇妙


交替运动,是根据相对医学而产生的—种新的健身观念和方法,它可使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交替进行锻炼,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措施。交替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前后交替

向前行走在常人大脑皮层运动区已经成为“定势”。要尽力改变这一“定势”,每天应做一些“向后退”的动作。这不仅可使你的下肢关节灵活,思维敏捷,还可防治某些腰腿痛,避免进入老年后下肢活动不灵,行走不稳。

此外,还有心肺交替锻炼、冷热交替锻炼,以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交替锻炼等。请根据本身情况和交替运动的原则,自己去设想创造。如能经常锻炼,你的反馈、控制、调节机能将大大增强,身心更健康。

2、左右交替

要求人们右侧肢体和左侧肢体做交替运动。如果你是用右手干活,建议你经常用左手练健身球,有机会就活动左手。对此建议,你千万不要轻视。有人说;手是外部的“脑”,不要看手小,一个大拇指在支配它的大脑皮质所占的区域几乎是整个大腿所占区域的10倍。由子你很少用你的左手,大部分右侧大脑皮层任其“荒芜”着,多么可惜!反之亦然。

国外一位80多岁老人,从小是一个“左撇子”,进入老年不久,患了左耳重听(耳聋)及左眼白内障。虽经多种药物治疗未能奏效,后来他接受了一位神经科医生的建议,把左手做事改为右手。由于他坚持右半身的肢体活动和用右手玩健身球,没过多久,他的左耳逐渐恢复了听力,白内障也逐渐痊愈了。

3、上下交替

人们由于直立而形成的手足分工,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也带来了消极作用。如:双足的精巧动作机能迟化,支配双足的大脑皮层机能也相应退化。因此,人的机动性、灵活性、敏捷性、对外界的反应也随之降低。

上下交替运动除了坚持上肢活动外,特别要求经常活动你的“脚趾”做一些精巧动作,如夹取东西。还有,可酌情做一些倒立动作,这样可增强你的机敏性,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体脑交替

要求人们一方面进行体力缎炼:跑步、游泳、爬山、适当劳动等,另一方面要进行脑力锻炼:棋类活动、智力游戏、背诵诗词或外文单词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力,而且还可使脑力经久不衰。

5、动静交替

要求人们一方面不断进行体力和脑力的活动锻炼,另一方面要求人们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使体脑都静-下来,全身肌肉放松(站、坐、卧的姿势均可),去掉头脑中的-切杂念,把意念集中于肚脐。这样可以调节人的全身脏器活动。

运动是把双刃剑 过度会变笨


“生命在于运动”,它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然而,对人体而言,运动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的,对人可能非但无益,反而会有害了。

美国神经科学家贾斯廷·罗德就在研究中发现,那些运动成瘾的老鼠的大脑反应比运动量正常的老鼠迟钝。该项报告发表在《神经科学》和《行为神经科学》杂志上。由此罗德指出,“运动虽然对大脑有益,但也应该适可而止。”

适量运动,人会更聪明

在人的大脑侧面,有一个像海马一样凸起的部分被称作海马体,它是大脑中主管学习和记忆的组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索尔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喜欢在滚轮上走动的老鼠,其大脑内的海马体上会长出新的细胞,而被关闭在普通笼子里的老鼠,则没有长出新的细胞。

由此研究人员认为,人如果能经常进行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也能让大脑中的海马体长出更多的细胞,让人的思维、感觉和反应都能更灵敏,从而让人变得更聪明起来。

运动过度,脑子会变笨

大强度运动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运动时能源物质ATP的耗竭,可能是中枢神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运动过程中机体血液的重新分配、自由基的大量堆积及血流加速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使脑的血液和氧供应减少,局部酸性产物的堆积等不仅影响脑的能量供应,而且直接遏制神经的活动,使脑机能下降。

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大强度运动使大脑皮层活动减少,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则使广泛的脑组织兴奋性降低。

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剧烈运动后不仅身体的反应迟钝了,而且脑子也有短暂的“跟不上”的现象。这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而且是机体本身的“保护性抑制”机制作用的结果。

过量运动时,由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防止能量进一步消耗而出现机能抑制,这时人们会感觉极度疲劳,浑身无力,大脑反应减慢。如果长期进行过量运动,机体的“保护性抑制”机能敏感性下降,使大脑机能受损,其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等,长此以往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把握科学的运动量

运动是否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与安静心率相比,应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

检验运动量是否合适还可以看运动后人体的相对反应。比如可以参照运动状态下人的汗流量和轻松度。还可以留意自己的食欲、睡眠以及次日是否还有参加运动的欲望。

相对而言,老年人在有氧运动的前提下可多进行手部的单项锻炼,增强人体的协调能力。小孩则要多做一些机械运动,如摆放积木等等,看似简单,其实能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手眼协调能力。

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一般而言有氧状态下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一旦过量,不仅无益,反倒可能损害身体机能。

今日热点:不了解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或自身存在某些错误观念,或照搬他人的锻炼方法,往往会走入误区,以致动摇了继续锻炼的信心……[进入健身频道]

出色男人 让肌肉显露出来 ! 大家都该尝试自虐健身法 9种最经济的魔鬼瘦身法 十种误区让你健身前功尽弃 50招!炼出穿牛仔裤最佳身材 不花钱变魔鬼身材的7个秘决 克服阻碍健身的10条心理障碍 胸部训练6规则塑钢铁胸肌

科学健身防锻炼过度,健身过度的10个警告信号


纽约健身专家马库斯博士表示,如果在健身过程中身体出现任何疼痛症状,不论是急性疼痛、还是隐隐作痛,都需要马上停下来,“疼痛是身体受到伤害时试图保护你的表现,也是一种危险信号”。

健身是把双刃剑,健身中常伴有渴、乏、胀、痛等现象。如果健身过度,就会感到恶心、胸闷、气短、心慌、非常疲劳。对此,体育科研机构人士提醒,健身中千万不能忽视身体发出的这些警告信号。

1、口渴恶心。运动后常感到口渴,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喝水多,仍不止渴,小便过多,就不是正常现象了,是运动过度的先兆,应停止运动,同时检查胰腺功能。

2、饥饿难耐。激烈运动后,暂不想吃饭,休息后食欲好,是正常现象。如果长时间不想吃饭而且厌食则不是正常现象了。应检查消化功能。运动后食欲增加,属正常现象。但若食量骤增且持续,应检查胰腺分泌功能。

3、头晕目眩。在健身活动中,除开始练习某些旋转动作外,都不应出现头晕的感觉。若发生持久或短暂的头晕、恶心,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要及时进行脑血管系统和颈椎方面检查。

4、头痛心慌。在一切体育活动中或活动后都不应有头痛感。出现头痛时,应停止活动,侧重于神经、心脑血管系统检查。

5、精神疲惫。是肾虚的表现,同时要考虑肝脏是否受损。因此肝病患者应减少运动量,如减轻活动量仍感持久疲乏,应检查肝脏和循环系统。

6、四肢无力。健身活动后没有力气是正常现象,一般活动后休息15分钟左右应有所恢复,如果持续数日不能恢复,则是脾受损的信号,因为脾主四肢肌肉,如伴有胃胀不食就更应减少运动量。

7、喘息气粗。喘在运动中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运动的不同强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喘,经休息可恢复正常,这属正常现象。如轻微活动就喘,且休息时间很长还不能恢复,这可能是肺受损的信号,肺受损则气粗,肺气虚则喘息无制。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停止活动。

8、胸部大汗。运动一般会出汗,如果运动过度,前胸大汗,同时伴有气短,则可能是心脏受到影响的信号,因为汗为心之液,此时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

9、关节疼痛。若发生在关节或关节附近疼痛并有关节功能障碍,应考虑韧带是否拉伤。此外,由于女性力量较弱,进行运动时很容易发生膝关节半月板受伤。也可能是筋骨出现疲劳性骨折或骨膜炎。

10、肌肉酸痛。刚开始活动的人、长久停止活动又恢复活动的人或变换新的活动内容的人,都会引起某部位肌肉酸痛,属正常现象。如果肌肉持续酸痛不止,则要检查肌肉软组织是否受损。

健身过度属于自残


即便是对减压特别有益的瑜伽课也并不总是能够减压。美国洛杉矶一家著名的瑜伽俱乐部老板艾尔肯说,当别人都陷入冥想的时候,时不时有些练瑜伽的人慌慌张张闯入,把垫子往地上一扔,发出响声。

疲于奔命去运动

想想这个场景吧:在办公室紧张地工作了一天,下班后你飞速驱车赶往体育馆,恰逢交通高峰期,一路上停停走走,到了体育馆还得忙着找停车的地方,然后,一头扎进体育馆,却发现你最喜欢的健身机已经有人在用了。至于没车的你,更得忍受搭乘公交车的不便,匆忙赶往健身地。这些都足够使你心情急躁。

即便是对减压特别有益的瑜伽课也并不总是能够减压。美国洛杉矶一家著名的瑜伽俱乐部老板艾尔肯说,当别人都陷入冥想的时候,时不时有些练瑜伽的人慌慌张张闯入,把垫子往地上一扔,发出响声。艾尔肯表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进入状态,还没有从刚才寻找车位的慌张中解脱出来。

不再把健身看做休闲

一位健身教练说,由于时间紧张和周围环境的原因,原本把健身看做休闲的观念已经变化。他说:“现在的社会不允许了,如果你在体育馆呆一个小时,说不定会错过一个重要的电话,或者错过其他什么东西……本来健身是减少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反倒让人为此增加了不少压力。”

有些新式健身器还允许人们一边锻炼一边查收电子邮件。那位教练说,这样的环境让人根本无法脱离生活中的烦扰。

现代社会包围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多,许多人在锻炼的时候都在担心失去工作或者担心无法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等。哈佛大学医学教授赫伯特?本森介绍说,做了母亲的现代职业妇女,平日就被工作、孩子、家庭琐事搅得焦头烂额,在健身馆里还是逃脱不了这些烦恼,仍然要遭受电话等的连番轰炸。

去健身馆先放松

一位医学专家建议,如果健身馆里太嘈杂或者健身路上经常堵车,可以考虑换个健身时间甚至换个体育馆。不过,这位专家依然建议,锻炼仍然是减压的最好方法之一,不管到达健身馆时是否有压力,都应当试着锻炼下去,慢慢压力就会缓解。

还有一些人在健身时力求快速达到健身效果,反倒令心情无法平静。另有健身者诉求称,无法完成别人都可以完成的健身动作,会让自己觉得难堪,感到压力剧增。

走路上班其实很健身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终日端坐在办公桌前,很想通过锻炼身体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但苦于没有时间。于是,他们开始利用上、下班时间,不挤公交,不骑车。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终日端坐在办公桌前,很想通过锻炼身体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但苦于没有时间。于是,他们开始利用上、下班时间,不挤公交,不骑车,甚至卖掉私家车,通过走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逐步形成了时下流行的“走班族”。

“走班族”的幸福生活

李女士在某单位从事会计工作,每天几乎都坐在办公室里,现在她每天早晨提前35分钟从家里出发,步行40分钟左右到单位上班,晚上下班后再步行回家。

今年45岁的李女士原来身体状况不好,上3层楼就要气喘吁吁,听从医生建议加入“走班族”一年多来,自我感觉像“换了一个人”,上楼不费力了,体重也慢慢降了下来。李女士对这种健身方法十分满意。看到李女士走出了健康,她的两位同事也加入了“走班族”的行列。

欣欣是一不小心给“走班”撞了一下腰的。由于公司离住所不远,欣欣常常为自己的“争分夺秒”而得意,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起了个大早走路上班,由于“早到”,她从容地整理好办公桌后开始了新的一天,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天,她的心情是从未有过的愉悦,手上的工作也变得轻松自如。

这以后,欣欣就比平常早起半个小时,徒步上班。渐渐地,她开始习惯并喜欢上这种上班方式,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上班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区政府做公务员的何先生说,他坚持每天花1小时走路上下班,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觉得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路上有些不值。但几天后,自己感觉每天都能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了。而且肚皮小了,身体壮了,步履轻了,现在不让他走还不习惯呢。

步行上下班好处多多

像以上那些“走班族”成员,在当今都市大有日渐增多之势,有些人甚至背上鞋子和套装,每天步行一两个小时上、下班。我们不禁要问,越来越多的城市有相当不错的公交网络,还有相当现代化的地铁交通,为什么“走班族”还要选择走路上班呢?

原因很简单,一来可健身,二来可愉悦身心。“走班族”大多希望步行上、下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愉快的心情和身体的放松。在“走班族”中,大多以年轻女性为主,她们其实还想通过步行修身,保持身材。

冲浪 美式健身也很cool


天气越来越热了,什么方法瘦身最酷,美国美眉们会告诉你:冲浪。冲浪本身是一种潇洒优美的水上运动。冲浪爱好者可以立于冲浪板上或直接踏水, 靠奔向岸边的海浪托起而浮于水面。由于夏日的来临,很多肥胖者难耐高温而纷纷跳进海中,借冲浪来消除腰部、腿部和胳膊赘肉。其中美国的夏威夷海常常成为人们冲浪的首选。

★冲浪让瘦身充满激情

冲浪者一般可以使用狭长的马力布板,或较短的腹板,甚至在不用板的情况下将两臂高举过头全身挺直进行冲浪。

由于要冲浪必须携带冲浪板先逆浪前进,到达浪峰较陡处,在一个浪头接近时,伏在冲浪板上用力蹬水,迅速朝岸边的方向游。因而这种特殊的运动方式不仅充满了狂喜,而且身体还能感受到激动之余的极限运动,所以,当人们来到海滨时,看到冲浪者在浩瀚的大海中随着波涛起伏的身影,便会由衷地感到,冲浪不愧是集力与美,保健与瘦身于一身的绝好方式。

★夏威夷是首选

夏威夷是观光客最集中的海滨。细腻的白沙滩缓缓伸向大海,身着比基尼的美女和皮肤晒成棕色的帅哥比比皆是,高大的椰子树为沙滩投下了片片绿荫。这里每天都有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甚至不同的国家的人来冲浪。她们中年龄和体态也五花八门,但都勇敢地下到齐腰深的海水中,瞅准机会,从冲浪板上站起,直冲浪尖。也有冲得不好的,便趴在宽大的冲浪板上像鸭子一样拼命地划水,据说,这种方式减肥效果也不错。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夏威夷的海边去看看。每个周末都不例外,海边总有那么一些肥胖的女人们,身着各式比基尼,在检查水温,查看波浪,微笑,当浪花翻卷时那开心的欢笑。新近成立的妇女冲浪同盟成了这些想健身、瘦身的女人们的组织者。这个冲浪同盟甚至组织妇女们在南加州进行冲浪培训,让她们尽可能快地掌握冲浪健康瘦身的技巧。

★瘦身效果一级棒

冲浪瘦身的效果如何?不妨找个人问问。芭芭拉自生了第一个孩子后,便在家开始了相夫教子的工作。不工作,不觉得烦吗?芭芭拉的回答是:“很好,只是……”只是什么呢?原来芭芭拉婚前是位身段很好,且很性感的姑娘,没想到结婚生子后,身材像发泡了一样地疯长。为此芭芭拉也试过各种瘦身方法,像吃减肥药呀,到健身房健身呀,可收效甚微。人胖就怕热。芭芭拉听朋友说起冲浪瘦身的好处,也就不再犹豫了,放弃了吃减肥药这些收效不佳的方法,开始了亲水的激情瘦身历程。冲浪有一周了,芭芭拉坦言道:“身上全身都痛,不过,身上的赘肉都减了不少了。”

冲浪带队罗西表示,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这个行列,已代表了一种夏日减肥的潮流正在向冲浪运动挺进。

健身千万别过度


人们选择健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缓解压力,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职业压力剧增,由于赶时间、带着工作压力锻炼以及锻炼太急于求成等种种因素,有时锻炼不仅起不到减压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健身前或健身过程中精神紧张,让人压力更大了。

人们选择健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缓解压力,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职业压力剧增,由于赶时间、带着工作压力锻炼以及锻炼太急于求成等种种因素,有时锻炼不仅起不到减压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健身前或健身过程中精神紧张,让人压力更大了。

疲于奔命去运动

想想这个场景吧:在办公室紧张地工作了一天,下班后你飞速驱车赶往体育馆,恰逢交通高峰期,一路上停停走走,到了体育馆还得忙着找停车的地方,然后,一头扎进体育馆,却发现你最喜欢的健身机已经有人在用了。至于没车的你,更得忍受搭乘公交车的不便,匆忙赶往健身地。这些都足够使你心情急躁。

即便是对减压特别有益的瑜伽课也并不总是能够减压。美国洛杉矶一家著名的瑜伽俱乐部老板艾尔肯说,当别人都陷入冥想的时候,时不时有些练瑜伽的人慌慌张张闯入,把垫子往地上一扔,发出响声。艾尔肯表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进入状态,还没有从刚才寻找车位的慌张中解脱出来。

不再把健身看做休闲

一位健身教练说,由于时间紧张和周围环境的原因,原本把健身看做休闲的观念已经变化。他说:“现在的社会不允许了,如果你在体育馆呆一个小时,说不定会错过一个重要的电话,或者错过其他什么东西……本来健身是减少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反倒让人为此增加了不少压力。”

有些新式健身器还允许人们一边锻炼一边查收电子邮件。那位教练说,这样的环境让人根本无法脱离生活中的烦扰。

现代社会包围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多,许多人在锻炼的时候都在担心失去工作或者担心无法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等。哈佛大学医学教授赫伯特?本森介绍说,做了母亲的现代职业妇女,平日就被工作、孩子、家庭琐事搅得焦头烂额,在健身馆里还是逃脱不了这些烦恼,仍然要遭受电话等的连番轰炸。

去健身馆先放松

一位医学专家建议,如果健身馆里太嘈杂或者健身路上经常堵车,可以考虑换个健身时间甚至换个体育馆。不过,这位专家依然建议,锻炼仍然是减压的最好方法之一,不管到达健身馆时是否有压力,都应当试着锻炼下去,慢慢压力就会缓解。

还有一些人在健身时力求快速达到健身效果,反倒令心情无法平静。另有健身者诉求称,无法完成别人都可以完成的健身动作,会让自己觉得难堪,感到压力剧增。

运动是把双刃剑 小心运动过度会伤身


随着健康生活方式日渐深入人心,爱上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不管是日常的锻炼和运动,还是体育竞技比赛,都有可能造成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如何避免这些运动损伤呢?

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锻炼心肺功能。但运动又是双刃剑,如果运动不得当就会引发运动伤害。

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主任罗汉华表示,无论是日常的锻炼和运动,还是一些体育竞技活动中,都经常会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专业的运动员尚且可能出现运动损伤,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对于都市里较少运动、并且没有进行规范地运动的白领来说,一方面需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而与此同时,也要预防运动中带来的损伤。

膝关节、踝关节损伤最多见

运动伤害是指运动中发生的各种伤害。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应如何防止运动伤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程序介绍,据有关资料统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75.27%—77.63%。其中关节韧带损伤最多,占37%;其次是皮肤擦伤,占33.9%;第三位的是肌肉损伤,占22.9%。在损伤部位上,各种运动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膝关节和踝关节是损伤最多发生的关节。

对待运动创伤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它,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不能因为发生了一些运动伤害事故就谨小慎微,甚至因喧废食,停止锻炼。运动伤害的发生并非偶然,其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只要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可以把运动创伤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避免损伤重在防

程序表示,运动伤害有些是单次暴力所致;有些则是多次微小损伤累积的结果。避免运动伤害重在预防。具体该如何做,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健身方式

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也各不相同。在运动之前,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肌肉力量、关节灵活程度及伤病情况选择正确的活动。人体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当人体衰老时,肌肉的容积会下降,进而引起肌肉力量的下降,收缩速度的减慢。这就是为什么人老后会变得动作减慢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钙质会逐渐流失,骨骼的强度会下降;人体韧带中的胶原纤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脆弱易断。

另外,当人们进入中年后,有些人会出现一些慢性疾病,而自己却没有察觉。因此,年过40岁,或有心脏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在从事规律且持续运动计划前,应该先由医生评估其健康情形与体能水准,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年轻人可选择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再如,膝关节有慢性损伤的人,不适宜做太极拳,负重蹲起等运动,较适宜选择游泳、乒乓球等锻炼方法。

●制定科学的运动及健身计划

在运动健身时应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程序指出,各种运动都是由肌肉、骨骼及关节共同协调完成的。关节的稳定有赖于肌肉的收缩。而人体肌肉收缩强度和时间是有限度的。运动时间过长,会使肌肉运动协调性下降,关节不稳,进而导致运动伤害。所以,运动时,每个人应先小后大,逐渐加量,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负荷。

在学习技术动作时,人们应先学习简单动作,掌握基本动作后再学习复杂动作。运动时,要使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否则,会因为动作不熟练或动作错误导致动作变形不协调,进而增加运动伤害的发生。有调查显示,技术动作不合要领导致的运动损伤占35.6%,排在伤害原因的第一位。合理的技术动作,是经过长时间经验总结出的,既可以尽可能的发挥人体的潜能又能有效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很多临床观察表明,运动疲劳肌力下降是造成很多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人体各个关节都具有韧带组织以维持稳定。同时,肌肉也是维持关节稳定的重要机制。运动初期和中期肌肉力量好,人体可以在作出动作前使得相应的肌肉紧张,各群肌肉相互协调维持稳定。当运动后期,肌力下降后,机体对于其运动状态不能作出良好的相应,使得关节失去稳定,进而导致关节损伤。

●选择合格的场地和器械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程序介绍,调查显示,有16.98%的运动损伤与场地不合格有关。合格的场地和器械可以有效的保护运动者,并达到运动效果。例如,最常见的健身项目慢跑,最好在平整的土地或塑胶场地上进行,最好不要在水泥、柏油等硬地上进行,也最好不要在跑步机上进行,因为这些场地对于膝关节冲击力较大,长时间慢跑会损伤膝关节。再如,很多人喜欢利用负重蹲起来锻炼大腿肌肉力量,但过大的负荷会导致髌骨软骨的磨损。髌骨软骨损伤的人应当避免此种方法,而改为静蹲练习。

●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运动之前的热身活动也有利减少损伤。罗汉华介绍,不同运动项目之前有不同的热身活动,并不是说运动前随便跳一跳就算热身。例如乒乓球需要进行手腕、腰部、踝关节、下肢等部位的热身运动,大部分都市人坐的时间长,关节活动小,肢键太紧张,如果突然要承受大的扭动、旋转,就可能出现挫伤。

不热身或热身不足就开始运动,是许多年轻人的通病。但即使时间很匆忙,也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不合理或不充分的热身,可能引起慢性或急性的运动损伤。

●遵守各项运动规则

各种运动规则中,有很多条文都是用来防止运动伤害发生的,比如足球中的对于抬脚过高的限制。这些规则有效地防止了在运动中相互冲撞或危险动作所带来的伤害。所以,为了保护他人,更为了保护自己,大家都应该认真遵守各项规则。

●使用必要的运动护具

各种关节是运动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关节过伸或过屈都有可能对肌腱造成损害,除做好热身运动外,适当佩带护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肌腱过度拉伸。在许多运动中,使用运动护具是非常必要的,如轮滑运动中护膝的使用,棒球中头盔的使用。这些护具的使用,极大地防止了很多严重的运动伤害的发生。

过度训练名词解释-过度训练的原因


前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一般适应综合征

人体具有适应性,不管经历任极冷、极热、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的经疲力竭等等艰难的环境后,身体会因应这些环境压力而给予适当的反馈,当身体面对压力后得到适度的休息与恢复,将可以在下次压力来临前得到超补偿,接着会提高我们抵抗压力的能力(提升运动表现)。这也叫做一般适应综合症(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

一般适应综合征和我们运动训练息息相关!不管我们从事任何运动,都是一个面对压力然后再适应的过程,但是有时候压力过大或过多,没有得到及时恢复和调整,那就很容易引起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

身体对于过度训练反应来自于无法得到适当的休息后引起的超补偿,并且又再次接收超量的压力施加在人体后的现象。

当面临压力而且无法得到适度的恢复时,而且再次面临同样或更大的压力,将会引发身体的保护机制(ProtectiveResponses)使身体的工作机能降低(Shutyourbodydown),是为了让身体不再勉强接收这些无法负荷的压力,接着可能会产生无精打采、免疫力下降、发炎反应提高、容易生病、更多或更少对食物的需求、睡眠受影响、需要大量的睡眠,以运动来说,就是表现降低。

训练后身体没有得到适度的睡眠和工作中面对裁员所给予的压力,这两者之间身体会给予极度相似的生理反应(所分泌的贺尔蒙变化),反应的结果可以是让身体具有提升效益的,也可是造成状况低落的。很多时候考量监控过度训练时,却忽略了追踪生活中所会面对的压力(学校压力、感情压力、工作压力),这些因素往往是造成我们训练计划失败或运动表现下降,甚至造成过度训练、运动损伤的主因之一。

根据统计加拿大与德国是研究过度训练最多的国家,而过度训练是人在面对过大的压力时启动的保护机制,而这些保护机制又会反应再生活中的生理变化,所以当你在增加训练量或强度时,要时时刻刻的注意这些身体变化的小细节。来自在加拿大非常有名的体能教练CharlesR.Poliquin简单地的复杂的研究中归纳出两个结论。

1.过度训练是被训练量(Volume)所引起的

当过度训练是被训练量所引起时,代表可能给予运动员过度的重复次数跟组数(Reps、Sets)。这类的运动员会跟你说,我感觉自己永远的睡不饱,除非每天除了晚上的睡眠时间外(7-8小时),再另外再拨出一段小睡片刻的时间(1-2小时),才有办法得到适度的恢复。所以很简单,当你接收了超量的训练量时,足够的的睡眠品质与时间,并且给予额外睡眠时间就是预防过度训练的好方法。长时间感到睡眠不足也是过度训练的警讯(当然不包括你常常熬夜玩游戏、喝酒等等本来就晚睡、乱睡的习惯)。同时,当训练量引起过度训练时食慾会增加,因为训练量引起的过度训练大部分是好发在肌肉组织,这时候身体会需要更多的睡眠、更多的食物、热量来恢复。

2.过度训练是被强度(Intensity)所引起的

当过度训练是被过大的训练强度所引起时,睡眠品质会相当程度的受影响,变得非常浅眠,食欲降低。而且此类的过度训练也会影响大脑传递讯号的品质,进而降低移动(运动)能力,换句话来说,大脑神经传递讯号的品质受影响,譬如说需要速度、敏捷、爆发力的运动(跳高、冲刺、投掷)的运动表现会大打折扣,在肌力训练时会很明显地看到,例如深蹲大肌力或是抓举的速度跟重量受影响。

以上是几点非常简单观察过度训练跟预防的方式,要知道过度训练并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经过长时间过大的压力、不足的恢复所综合累积起来的结果。发生过度训练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的下降,发炎反应的上升,所以有些过度训练的人也会出现无精打采,而且容易感冒的症状。从另外的角度思考,既然过度训练不是短时间造成的,所以也是可以很好的被追踪跟发现的。(提早发现,提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