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如何预防肌肉疲劳?

发布时间 : 2021-03-31
健身后如何预防感冒 健身肌肉如何增长 健身时如何正确呼吸

肌肉长时间、高强度地承受负荷,耗能多,氧债大,肌肉中便会堆积乳酸,使得肌肉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如血糖降低等,这时肌肉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出现肌肉僵硬的现象。下面一起看看健身时如何预防肌肉疲劳吧?

男性健身过量或不当易引起肌肉僵硬。肌肉僵硬是一种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机体保护性抑制的反应和“自卫信号”,说明肌肉已经疲劳,需要调整和休息。

肌肉僵硬的影响

一般力量较差或中断练习时间较长的人,突然进行大重量、高强度的练习,容易造成肌肉负荷量过大,供氧不足,大量代谢产物(乳酸,二氧化碳)堆积在肌肉里,会使肌肉产生僵硬现象,有时便会引起肌肉抽筋。

肌肉抽筋后,其收缩和伸展的幅度便会减小了,动作出现不协调(如果此时动作不熟练或用力过猛,肌肉还会拉伤,出现伤害事故)。出现这种情况后,大脑皮层会出现保护性,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从而以加剧了肌肉的疲劳,如果僵硬的肌肉得不到放松和休息,其机能会越来越低,肌肉僵硬程度会越来越大。

如何预防肌肉僵硬

1、安排适当运动量和练习的强度和密度: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强度、密度、时间性和数量,安排好运动量和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2、训练要多变化:锻炼的肌肉群要全面,练习手段要多样,用力和不用力的肌肉要交替作功。

3、掌握肌肉放松的能力:应掌握肌肉放松的能力,每组每次练习结束后,应用抖动,深呼吸、按摩、热水浴等来充分放松肌肉,使其尽快消除疲劳。

4、正确掌握技术要领:正确掌握技术要领,注意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协调一致,减少不必要的作功和消耗。

相关阅读

什么是死肌肉,如何预防死肌肉


死肌肉怎么办:

1、减少孤立动作,多做复合动作。类似二头弯举,绳索下拉这种只有1-2块肌肉参与的孤立动作要少做。多做类似深蹲,硬拉,卧推,挺举,抓举,高翻这种复合动作。

2、注意拉伸,真正的高水平健美运动员对于拉伸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不管是健身还是什么基本没有一个运动员不对自己的拉伸下功夫。

3、合理训练,切忌过度训练,腿,胸,背这三个部位一定要休息够3天,肩膀在2.5天,手臂在2天,一定要切忌。当然有人说不是可以深蹲一周三次么,那是一周三次极限,只有极限重量,强度虽然大,但是密度不大,是可以的。

4、多做辅助训练,例如横向滑步,自重摸高,30米跑这种简单的自己就能做的辅助训练。

什么是死肌肉

是指在运动中肌肉收缩的情况下,没有参与正常工作的肌肉纤维个数的多少,通俗一些的讲就是没有做功或者效率差的肌肉,必须声明一点,"死肌肉"是相对于运动项目来说的,比如举重运动员的肌肉形态和运动发力的方式,要是在跑步运动中,就是所谓的死肌肉。总的来说就是肌肉粗大,绝对力量很大,但是相对力量(爆发力)却比较小。

健身时如何防止肌肉不对称


刚练健美的朋友时常出现胸大肌两侧一大一小、左肱二头肌大于右、或者右腿比左腿粗等现象。为什么会有以上现象呢?

主要原因是:

一、习惯动作

每个人都有常用右手或常用左手的习惯。如果常用右手打乒乓球,拿东西,拎重物,右臂的神经和肌肉就会经常受到一定的刺激,久而久之,其生理机能便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绝对力量和耐力等会略大于左臂。

这已为实验所证明出来的事实。初练健美者由于左右臂力量和耐力不等,故当他们做杠铃卧推时,尽管两臂都尽力完成定量的任务.

但他们所受的刺激强度却不同,左臂已经达到良性刺激,可右臂还嫌不够。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左臂的肱三头肌,三角肌和左边的胸大肌的线条渐渐明显起来,围度要比右侧的稍大。

预防措施:

初练者若发现自己左右肢力量和耐力不一样,或发现身体一侧肌肉已经偏大时,即应在每次练习中让两臂和两腿承受的负荷略有不同。比如,推举时可使杠钤稍侧重于右臂;哑钤弯举时,在次平衡发展。“左撇子”练法相反。

二、动作姿势

使所受的刺激强度和动作质量发生变化。卧推时,一臂充分伸直另一臂稍微弯曲,或一臂先伸直另一臂后伸直,都会因刺激强度不同而影响两臂肌肉的平衡发展。做双杠臂曲伸时,身体重心稍微偏向一侧,就会改变用力角度,从而影响两侧胸大肌和三角肌的协调发展。

预防措施:

每次练匀都要力求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这不仅能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且能避免受伤。比如,做哑铃平卧飞鸟时,两手除向两端按圆形半径弧线尽可能低的下降.

并按原路线回至两臂伸直的开始姿势外,两手还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对称地下降和上升,否则就会使两侧的胸大肌发展不平衡,看上去不协调。

结语:初练健美者由于左右臂力量和耐力不等,是造成肌肉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既成事实产生后,以后就难以纠正了,所以初学健美者一定要遵循系统的训练原则,防止“不公平”现象出现。

太疲劳时别运动


有人认为睡得不好,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于是就去健身房做大量训练,但这个做法有时反而会加重失眠。

首先,运动的确可以改善睡眠状况,因为它能调节植物神经,使大脑的兴奋受到转移和抑制。研究发现,有规律的、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失眠有很好的矫正效果。一般来讲,每周运动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运动方式以慢跑、游泳、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合适的。

然而,在因长期失眠导致身体和精神状态较差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地进行大强度运动。身体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修复训练带来的肌肉微小损伤,并恢复体能。在体能不具备的条件下,过度训练反而可能加重失眠,使人陷入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多种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导致内分泌紊乱。

除了选择适宜的锻炼强度外,锻炼时间也很重要。很多人在大学时代有这样的体会:晚自习后去操场跑几圈,精神会持续亢奋,以至于熄灯很久后都不能入睡。这是因为体育锻炼使身体血液循环加速,内脏机能也被激发活跃起来,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的休息状态。所以,失眠者应选择早晨、中午、傍晚进行锻炼,但一定不要在夜晚,尤其是睡觉前2小时内运动,否则事与愿违。

遇到熬夜和失眠等休息不好的情况,应该先补足睡眠。如果感觉身体过于疲劳,应该取消当天的训练计划,或把正常训练调整为温和的低强度运动,并且缩短锻炼时间。▲

运动健身后如何消除疲劳?


1、运动后,做一些放松活动,如先慢走200-300米或慢跑2-3分钟后,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切不可躺在有水气的地上,避免受凉。然后做5-10分钟的伸展操,拉伸主要的肌肉群,如肩背部、腰腹部、上臂、大腿、小腿等,这些细节也属于锻炼方法技巧。

2、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动、点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动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群;揉捏叩打时,先推摩大肌肉,后推摩小肌肉,一侧推摩后,再推摩另一侧。也可互相进行全身推摩。

3、在运动后进行洗浴,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使心情愉悦,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促进疲劳的消除。但不要运动一结束就冲向浴室洗澡,这很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尤其是蒸气浴和桑拿浴,如果训练后立刻使用很容易出现头晕等现象。

4、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保证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及时恢复,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乳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达到弱喊性,从而消除疲劳。

5、睡眠是消除疲劳最有效的手段。要按时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运动健身后如何消除疲劳


运动健身后有疲劳感疲劳,这是绝大多数运动健身的朋友都亲身经历的。如何消除疲劳呢?

运动健身后如何消除疲劳

1、运动后,做一些放松活动,如先慢走200-300米或慢跑2-3分钟后,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切不可躺在有水气的地上,避免受凉。然后做5-10分钟的伸展操,拉伸主要的肌肉群,如肩背部、腰腹部、上臂、大腿、小腿等,这些细节也属于锻炼方法技巧。

2、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动、点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动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群;揉捏叩打时,先推摩大肌肉,后推摩小肌肉,一侧推摩后,再推摩另一侧。也可互相进行全身推摩。

3、在运动后进行洗浴,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使心情愉悦,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促进疲劳的消除。但不要运动一结束就冲向浴室洗澡,这很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尤其是蒸气浴和桑拿浴,如果训练后立刻使用很容易出现头晕等现象。

4、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保证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及时恢复,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乳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达到弱喊性,从而消除疲劳。

5、睡眠是消除疲劳最有效的手段。要按时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如何在锻炼中预防健身伤痛


一、充分热身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热身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和关节温度升高,既能提高关节与韧带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又可减少肌肉的粘滞性,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与伸展能力。这是提高训练质量、预防运动损伤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热身方法:

1.热身运动时,除了常规的从头至脚的徒手热身方式外,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也要进行充分的活动。还可借助跑步机、健身车等进行有氧运动。

2.全身热身后,要进行局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针对性活动。譬如,当日主要练肩(三角肌),那就要徒手或借助器械对肩部进行针对性的热身,如用高位拉力器做颈前或颈后下拉,前、后各做1~2组,用轻重量,每组做15次。

3.热身运动的时间一般以10分钟为宜,冬季可稍长些,约15分钟。注意,热身时间不宜太短或太长,太短热身不充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太长体力过早消耗,影响正式训练。

二、整理放松运动

锻炼后的整理放松运动也是必做的。它能使人体从运动状态平稳地回到安静状态,有利于偿还“氧债”,加速乳酸等废物的排除,快速消除疲劳,促进肌体恢复。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许多健身者不重视整理放松运动,练完就走人。虽然当时没有什么不适征兆,但第二天或下次锻炼时就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等症状。整理放松方法:

1.慢跑5~10分钟能全面促进肌体恢复;练完大腿骑5~10分钟阻力较小的健身车,既能缓解大腿肌的紧张状态,又能恢复肌肉弹性。

2.反方向拉伸练习。在健身锻炼结束时适当安排与主要训练部位方向相反的肌肉拉长和伸展练习,对加速肌体恢复和预防运动损伤大有裨益。譬如,肩、腰部练习结束时,做单杠悬垂、提膝或前后摆动等放松练习,可迅速减轻肩腰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压力和酸痛,促进肌体恢复。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有效预防疲劳的七种方法


一 . 打哈欠 大脑劳累过度,氧气供给不足,人常出现头胀、思维下降,如张开嘴打哈欠,就等于进行了深呼吸,这有助于促进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打哈欠后再施以头部按摩,效果会更佳。

二 . 湿毛巾敷脑后 当你感到疲劳时,将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热水)拧干,放于小脑上(枕骨左右两侧),两侧可同时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复浸水次数,每次进行3分钟左右。能醒脑,提高反应和思维能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三 . 两人互背 慢性疲劳容易出现腰背酸痛,长时间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加强对背肌的锻炼就有助于缓解以上症状,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两人互背法。做法:二人靠背,两臂相挽,一人将对方背起,慢慢弯腰,然后对方也按此法背起前者,反复多次,这样可使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因久坐造成的腰部疾劳或疼痛感。

四 . 挺胸弯腰 站立时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挺起胸膛,接着呼气并向前屈身弯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不仅能松弛颈背肌肉,还可增强肺活量。

五 . 全身摇摆 身体直立,向上举起双臂(也可以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肩放松,使全身瘫软般地左右摇摆,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每次3—5分钟,做时双目轻闭,口自然微张,自我感觉舒适为好,可解除周身疲劳和减轻腰背疼痛。

六 . 眼保健指压法 双目轻闭,用中指按住上眼睑向上轻提,连做3次,再用中指将下眼窝向下按3次。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按去,经太阳穴再向耳边按去,反复3—4次。最后闭上双眼,用中指轻按10秒钟即可。这是你会觉得眼睛的疲劳感能立刻消除。

七 . 穴位按揉抗瞌睡 当你出现打瞌睡时,可反复揉摩中冲穴(中指尖正中),左右手交替按揉,出现疼痛感时,便可逐渐摆脱瞌睡的纠缠。另一方法是:当昏昏欲睡时,用中指或铅笔端扣打左右眉毛中间处,连扣2—3分钟,也有上述效果,还可消除眼睛疲劳。

如何在锻炼中预防健身伤


一、充分热身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热身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和关节温度升高,既能提高关节与韧带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又可减少肌肉的粘滞性,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与伸展能力。这是提高训练质量、预防运动损伤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热身方法:

1.热身运动时,除了常规的从头至脚的徒手热身方式外,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也要进行充分的活动。还可借助跑步机、健身车等进行有氧运动。

2.全身热身后,要进行局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针对性活动。譬如,当日主要练肩(三角肌),那就要徒手或借助器械对肩部进行针对性的热身,如用高位拉力器做颈前或颈后下拉,前、后各做1~2组,用轻重量,每组做15次。

3.热身运动的时间一般以10分钟为宜,冬季可稍长些,约15分钟。注意,热身时间不宜太短或太长,太短热身不充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太长体力过早消耗,影响正式训练。

二、整理放松运动

锻炼后的整理放松运动也是必做的。它能使人体从运动状态平稳地回到安静状态,有利于偿还“氧债”,加速乳酸等废物的排除,快速消除疲劳,促进肌体恢复。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许多健身者不重视整理放松运动,练完就走人。虽然当时没有什么不适征兆,但第二天或下次锻炼时就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等症状。整理放松方法:

1.慢跑5~10分钟能全面促进肌体恢复;练完大腿骑5~10分钟阻力较小的健身车,既能缓解大腿肌的紧张状态,又能恢复肌肉弹性。

2.反方向拉伸练习。在健身锻炼结束时适当安排与主要训练部位方向相反的肌肉拉长和伸展练习,对加速肌体恢复和预防运动损伤大有裨益。譬如,肩、腰部练习结束时,做单杠悬垂、提膝或前后摆动等放松练习,可迅速减轻肩腰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压力和酸痛,促进肌体恢复。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健身运动后如何消除疲劳


健身运动后有疲劳感,这是绝大多数运动健身的朋友都亲身经历的。如何消除疲劳呢?

健身后运动如何消除疲劳

1、运动后,做一些放松活动,如先慢走200-300米或慢跑2-3分钟后,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切不可躺在有水气的地上,避免受凉。然后做5-10分钟的伸展操,拉伸主要的肌肉群,如肩背部、腰腹部、上臂、大腿、小腿等,这些细节也属于锻炼方法技巧。

2、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动、点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动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群;揉捏叩打时,先推摩大肌肉,后推摩小肌肉,一侧推摩后,再推摩另一侧。也可互相进行全身推摩。

3、在运动后进行洗浴,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使心情愉悦,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促进疲劳的消除。但不要运动一结束就冲向浴室洗澡,这很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尤其是蒸气浴和桑拿浴,如果训练后立刻使用很容易出现头晕等现象。

4、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保证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及时恢复,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乳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达到弱喊性,从而消除疲劳。

5、睡眠是消除疲劳最有效的手段。要按时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健身时如何获取足够营养


在健身的同时,懂得如何获取足够营养,不仅可以让你的健身之路事半功倍,还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膳食金字塔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

能量消耗

健美运动员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日常活动和工作、运动训练、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生长发育(未成年人)。热量是影响运动员增肌和减脂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摄入充足的热量和适量的蛋白质,才能启动肌肉生长,另一方面,只有热量消耗大于热量摄入脂肪才能减少。

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者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如钾、钠、钙、镁、磷等和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锰、铬、钒等。大强度运动时,维生素和电解质大量消耗,运动能力下降,疲劳产生并难以消除,若不及时补充,就会影响肌细胞的修复及体能的恢复。膳食调查证明维生素b1、b2、a、烟酸、钙等是运动人群易缺乏的元素。蔬菜、水果和某些动物产品分别含有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糖)营养

根据糖链的长短分为单糖、寡糖、多糖。单糖是指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它主要来源于水果、牛奶、蜂蜜等食物中;寡糖是指蔗糖、麦芽糖、低聚糖等;多糖来源于各种主食、豆类、块根类食物。运动前2-3小时,采用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运动前即刻补充250-250ml的运动饮料;运动中每隔15-20分钟补充120-250ml运动饮料;运动后即刻是肌糖原恢复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肌肉吸收其它营养物质的最好时间,应尽早补充50克碳水化合物,然后每2小时补充1次,至4小时内已补充100克。

蛋白质营养

蛋白质由20种基本的氨基酸组成,其中有9种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鱼、肉、禽、蛋、奶、海产品均能提供全值蛋白,而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蛋白质一般为非全值蛋白。不同植物蛋白相互搭配,可提高植物蛋白的利用率。健美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取决于运动训练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目的和肌肉大小等因素,一般来说增肌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到每天每公斤体重1.6克以上,减脂期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到2克以上。

脂肪营养

脂肪分为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含三个脂肪酸,脂肪酸又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来源于运动脂肪、奶油、奶酪、巧克力、棕榈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于各种植物油、坚果类、某些海产品。为了保持理想的体脂,膳食的脂肪供热应不超过摄入总热量的20%,其中饱和脂肪5%、单不饱和脂肪酸8%、多不饱和脂肪酸7%。因此健美运动员应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同时限制烹调用油的量。

成年人60%的体重为水分,它参与所有的代谢过程。普通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2升左右的水,健美运动员则需要更多。补水不仅对保持运动能力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增肌、减脂。运动前2小时,补充250-500ml的液体,运动前即刻补充125-250ml的液体,更不要补白水,因为白水会加重水及其他营养素的丢失。同时尽量避免用碳酸饮料、浓果汁、茶、咖啡、啤酒来补水,最好用运动饮料,不仅补水,还能补糖、补维生素和电解质。

如何防止肌肉流失 健身时注意6件事


每个人练出一身肌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肌肉就白白流失,然而,健身的时候,总有一些细节会被我们忽略,而这些细节,正是造成你肌肉流失的原因!

1.安排过多的运动

过多的训练会抑制肌肉的生长,小肌群48小时恢复时间,大肌群72小时恢复时间。只有给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次的训练。

所以建议在进行完一个大肌群训练后,建议休息两天后再做同一部位的训练。期间可以训练别的肌群。例如周一练胸,周二练背,周三肱二头三头,周四练肩等等。

2.吸烟和喝酒

吸烟能够使你体内摄入过多的一氧化碳,这将阻止肌肉对氧气的吸收和利用。氧气稀少时,肌肉对氧气的利用率减少,这将导致肌肉的爆发力下降以及健身效果的衰弱。而喝酒的话,酒精过量摄入则影响荷尔蒙的分泌情况,而荷尔蒙又是构建肌肉所不可缺少的。饮酒将减少体内睾丸激素的含量,从而影响肌肉块的大小。

3.训练后不补充能量(饿肚子)

训练完成之后,机体需要将葡萄糖转化为肝糖以便修复和建造肌肉。如果训练过后不摄入能量的话,肌肉将会被分解成胺基酸,进而,转化为葡萄糖来满足能量的需求。所以在训练完成之后一定要摄入碳水和蛋白质。

4.忽视简单的复合式训练

很多健身人群都喜欢用一些单独的练习,例如:哑铃飞鸟、大腿蹬举。而忽视掉一些基础的复合式的训练,例如:硬拉、深蹲。这些基础复合式训练,能够促进几块肌肉同时运动,将力量分散到肌肉各个部位,能够更好的训练整体肌群。也能更好的促进肌肉的生长。

5.经常熬夜、通宵

如果你睡眠不足,在做练习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将会大幅下降,这样由于肌肉没有得到最大强度的作用力,就有可能停止扩张和生长。而且体内生长激素在睡着之后分泌,能够更好的促进肌肉的生长。因此,保证好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6.不喜欢喝水

高蛋白质结构饮食会有轻微的利尿作用,当机体把蛋白质变成能量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健身人群必须摄入大量蛋白质,蛋白质结构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每天补充足量水分能够促进机体对于蛋白质的吸收。因此每天应该坚持8~10杯(1500-2500ML)水。特别是健身的时候,饮水等于间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来给身体用。

办公族如何面对疲劳


个案一:

刚过“而立”之年的某出版社美术编辑郭先生,虽说工作、生活都还算过得去,但地位、收入都较平平。他不甘心,四处活动,做了好几个兼职,集艺术学校美术教师、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美展中心顾问等于一身,一个星期几头跑,名声大了,腰包鼓了。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身体向他抗议了,他用一个字来概括:累!每晚回到家里,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一上床那些莫名其妙的梦便来烦他。

个案二:

林女士已近40岁,典型的办公族,最怕夜晚来临。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成了没有睡眠的人,几乎用尽了除药物以外的所有土法洋方,也未能解决失眠问题。不仅如此,食欲下降、神经衰弱、性欲减退等症状也相继赶来凑热闹,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问题。

那么,郭先生与林女士到底怎么了?原来他们得了一种时髦病,究其“元凶”乃是超负荷工作导致的过度劳累,被欧美医学专家命名为“过劳伤害”。这种"过劳"既有精神上的,也有体力上的,或是两者的结合,正在成为新世纪的灾难,其中一些人甚至因之而死亡,谓之“过劳死”。其实,类似的病例并不罕见。国内一份涉及1179人的调查资料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的现象,62%的人经常喊腰背酸痛,57%的人诉说记忆力明显减退,48%的人脾气因焦虑而变得暴躁。另一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因过劳而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达到10%-20%,在办公族中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公务人员、演艺人员等。

人类为何会与“过劳伤害”或“过劳死”结缘呢?科学家归咎于以下诸方面因素:一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社会竞争的加剧;三是人们错误地认为不加班或休假是工作态度不积极的表现,进而影响到工资待遇与晋升,因而不得不以健康为代价拼命工作。日本综合心理教育研究所佐藤宏博士的分析非常中肯:“信息技术革命是向未知的挑战,它伴随着不安、焦虑急躁和过度的精神紧张,其结果是工薪族在这种压力下身心疲惫,精力受到极大的消耗,如果这种压力持续下去,会使忧郁症加重,甚至导致自杀。”特别是那些只知消耗不知保养的人,或者事业心特强被称为“工作狂”的人,以及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很健康的人,更容易成为上述因素所导演的“过劳死”悲剧中的“主角”。

由此看来,“过劳伤害”绝非“不足为虑”的“疥癣之疾”,乃是人类健康的“达摩克利斯剑”,应该引起办公族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置于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以预防。下面就是预防医学专家告诉你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

招式一:按生物钟规律作息

所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各个器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人体内的生物钟约有100多种,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协调各器官的功能,并规范着人的活动,如睡眠与觉醒、记忆与思维的涨落、体力与精力的兴衰等。一个人只有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绝对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例如,晚上10点准时上床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进早餐;9-11点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是你工作或学习的大好时机;12点进午餐;而下午1-3点体温下降,荷尔蒙水平趋弱,人需要放松,最好午睡半小时;3-5点乃是继上午9-11点之后的又一个精力与体力的高峰期;6点左右进晚餐;7-9点的记忆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个学习或工作的黄金时间段;而10点又到该入睡的时候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总之,你务必要记住科学家的名言:顺生物钟者昌。

招式二:强化三餐营养

足量且平衡的营养是办公族保持旺盛精力抵抗疲劳的又一“秘密武器”。人体对养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元素五大类。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一日三餐时,一要品种多样化,二要各品种之间的比例均衡,偏废不得。当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作出某些调整,以便更好地为健康服务。如20-30岁期间增加铁、镁等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C的摄入量;30-40岁期间增加叶酸与钙的摄入量;40岁以上除继续增加钙、镁以及维生素的摄入外,尚应注意补足硒、硼等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硒的药物制剂,或者精氨酸、鸟氨酸等氨基酸制品。但铁元素例外,应当适度限制摄入,以免铁质过多危害血管与心脏。至于具体食品,美国营养学家建议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记鸡肉、豆类、菠菜、鱼类、草莓、香蕉、燕麦片、海带、脱脂酸奶等几种,因为它们富含能量,能帮助你避免过劳伤害,保证机体这台发动机高效率运转。

在与“过劳伤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你不要忘记中医药这支颇有战斗力的“友军”,它们可在相当程度上帮你一把。中医药既可单独“作战”(纯中药制剂),也能充当“配角”(食疗),任你“调遣”(选择适合你的形式)。

抗疲劳散人参90克,刺五加150克,五味子140克,茶叶180克。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日2次,每次5克。宜于任何一种过劳。

黄芪鸡黄芪30克,陈皮15克,肉桂12克,公鸡1只。中药用纱布包好,与公鸡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炖熟,食盐调味,吃肉喝汤。

补中益气粥人参3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陈皮、白术、苡仁各15克,粳米100克。中药加水小火煎熬过滤,取汁液,反复共3次,再加入粳米煮熟为粥食之。

以上2款宜于躯体过劳、体力下降者调养。

甘麦大枣粥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中药水煎过滤,取汁液,反复3次,加入粳米100克煮粥食之。

逍遥粥当归15克,熟地20克,柴胡、苡仁各10克,茯苓、白术、芍药各12克,粳米100克。按上法煮粥食之。

以上2款宜于精神过劳者调养。

虫草鸭冬虫夏草10克,老雄鸭1只。将虫草放入鸭肚中,加水炖熟,调味食之。

八珍鸡人参3克,灵芝5克,当归12克,陈皮、白术、甘草各10克,公鸡1只。将人参、灵芝塞入鸡腹内,其余中药用纱布包好,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熟,食盐调味食之。

以上2款宜于身心皆疲且反复感冒者调养。

招式四:主动寻求快乐

过劳不仅是体力不济的表现,失望、焦虑、恐惧、神情沮丧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心理性过劳就是如此。南斯拉夫医学博士波卡斯为此所奉献的“锦囊”是多笑。他认为笑是最佳的“精神松弛剂”,10分钟大笑能使人全身放松45分钟,男子每天应笑14-17次,女子应笑13-16次。当然,这种笑应是发自内心,自然而坦诚。因此,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相声、小品、富有喜剧色彩的影视节目,主动求乐。

招式五:坚持合理运动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慢慢适应,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

招式六:学会主动休息

列宁有一句名言: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休息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现代人拒“过劳伤害”于体外的“灵丹妙药”。

什么叫“会休息”呢?现代科学赋予的含义是主动休息,即在身体尚未出现疲惫感时就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动休息法有着质的进步。科学实验证明,人体持续工作愈久或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产生的“疲劳素”就愈快、愈多,消除的时间也就愈长,这正是“累了才休息”的传统休息方式效果差的奥妙所在。主动休息则不同,不仅可保护身体少受或不受"疲劳素"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其一,重要活动之前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如参加考试、竞赛、表演、主持重要会议、长途旅行等之前,应先休息一段时间。

其二,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星期天应进行一次“整休”,轻松、愉快地玩玩,为下一周紧张、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础。

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进餐和睡眠以外,还应明确规定一天之内的休息次数、时间与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改变或取消。

最后,重视并认真做好工间休息,充分利用这段短短的时间到室外活动,或做深呼吸,或欣赏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