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越多必然吃得越多?

发布时间 : 2021-03-22
健身期间吃得少的后果 健身饮食控制后吃得少总想尿 为什么健身后吃得比之前少了

不少人不愿意参加运动就是担心运动的越多吃的就越多,最近英国最新研究表明:不是运动越多必然吃得越多,然而其中慢跑就是既可以达到运动效果又不必在运动后大吃大喝的一项运动。

专家指出,除了选择运动项目外,运动强度对于能量消耗和运动后的饥饿感也是很关键的,例如要减肥、瘦身的人们,未必运动量大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人们进行慢跑、游泳等不同体育运动后饥饿感是不同的,想吃的食物类别也明显不同。例如人们慢跑后通常不会感到饥饿,只想吃水果等水分多但不易填饱肚子的食物。但在游泳后通常会感到饥饿,并想吃些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

此外,如果在冷水中游泳,人会更感到饥饿和想吃高脂肪食物;而在温暖天气里跑步则相反。

专家指出,运动后的饥饿感与能量消耗有直接关系,能量消耗越大,肌体越需要补充能量,饥饿感就越强,这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一般来说,适量运动后人不会有饥饿感。但如果运动强度比较大,运动后人就容易觉得饿,也就吃得多,如同样长的时间里,游泳消耗的能量就比快步走、慢跑要多。

因此,同样是运动,不同的强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如瘦弱的人想锻炼身体,就要加大强度;而要减肥的人运动量则要适当,以免运动后饥饿感强,反而吃得更多,适得其反。

此外,运动后饮食也有讲究。专家提醒人们,运动后首先要多喝水,而且要少量多次,水温不要太凉。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糖分以及电解质等,因此运动后的食物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一般来讲,如果运动的时间没有超过1个小时,那么饮食依照平常的标准即可。

从运动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来看,如果所做的运动强度比较大,那么最好在运动后45分钟左右或一个小时以上再吃东西。如果运动强度不大,则在运动后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吃东西了。

jss999.COM扩展阅读

男人肌肉越多,寿命越短


男人肌肉较女性发达,是因为男人需要打仗和打猎。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肌肉发达的“勐男”不但表示他的体能和气力较佳,也代表他能够养妻活儿、保护家园,是一个好靠山。这种远古的审美观一直被沿用至今,因此女性也较受到肌肉健硕的男人吸引。这种与同性的成员竞争和向异性的成员炫耀的现象,是一种“性选择”的进化形式。正是这种进化形式创造了鹿角和孔雀尾,同样也是性选择的进化形式创造了男人的肌肉。

做“勐男”好处多多。研究显示,男人的肌肉越发达,一生中的性伴侣就越多,而且性经验也开始得较早。然而,维持肌肉往往相当昂贵,由于竞争激烈,只有肌肉最发达的勐男才能夺得美人归,因此男人几乎不顾后果地投入大量资源,希望增强自己的性吸引力。

一项根据全国卫生与营养调查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要维持男性的肌肉不仅昂贵,而且更要以健康为代价。该机构在六年间调查了一万二千名美国男女,结果显示男人对卡路里的需求比女人多百分之五十,即使经过不同活动水平的调整之后也如是。研究还显示,男人的肌肉量是他们摄取卡路里的最重要量度指标,比他们的职业和身高体重指数(BMI)更重要。

另外,多肌肉还有另一个代价。由于男人花太多营养去维持肌肉强健,其免疫力远较女人逊色。因此,肌肉越多、密度越高的勐男,其免疫力就会越低,寿命可能也较短。

运动在晚上后背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晚间十分的凉爽,很多在公园里慢跑的人群中,渐渐的出现了女性朋友。不少的女性在晚间学习中年的男士们去进行晚间的运动,不少的女性在运动中的体力消耗十分大,而他们为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减肥。实际上这种晚间跑步的办法是十分有用的,晚上后背出汗的越多,就代表热量消耗的越多,越能够帮助晚上的安眠。但是不少会反映出的有点多,这是为何?

人体的汗腺是分布于皮肤真皮内的一种分泌腺,有一长的导管将分泌 物(汗)引向皮肤表面。我们的身体表皮大都有汗腺分布,以腋窝、脚底、 手掌,以及额部尤其丰富。 一般健康的人,在运动或遇高温时,都会增加汗腺的分泌,这是为了让上升的体温下降的生理作用。因此,肥胖者往往较瘦者汗量多,这并非 由于前者体表面积大的缘故,只因肥胖者体重偏高,体温容易上升,为了降低过高的体温,必须以多排汗来调节。

除了以上的原因,在平常不流汗时,会大量出汗者,就可能是汗腺有了问题,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症状,也有可能是高血压、更年期和副肾皮质荷尔蒙的作用等, 都可能发生这种症状。 此外,服用感冒药降热,休克也都可能引起大量出汗。当脑贫血时, 脑部血液的流动发生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也会多出汗。幼儿因体 形的关系,也较容易出汗。

虽说晚上后背出汗很多是一件好事,有利于身体的各个方面的运转,但是从也不能盲目的进行奔跑,尤其是上班族不能够意气用事,导致虚脱或是过度的脱水,那可就不好。应该懂得循序渐进,不断地努力之后随着时间的加长增加运动量,一点点的实现减肥。

运动不是出汗越多就越有效果


大量出汗降低运动能力

有的人认为通过汗液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具有排毒的作用,所以觉得出汗越多越好。汗液其实来自血液,汗液中含有一定的血液成分。出汗时部分水分蒸发了,而固体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等则留在皮肤表面,经皮肤表面微生物的作用,可产生一些具有汗酸味的物质,所以有人觉得汗液不干净。其实汗液中除了一些代谢废物外,还有许多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随着汗液的丢失,这些营养物质也随之丢失了。

因此,对于少量的出汗,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对于大量的出汗,我们就不该等闲视之了。因为大量出汗使体液减少,如果不及时补液,可导致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排汗率下降,散热能力下降,体温升高,机体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引起脱水,严重时甚至导致中暑。脱水导致机体的一些主要器官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如心脏负担加重、肾脏受损。钠、钾等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可导致神经-肌肉系统障碍,引起肌肉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脱水还会使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感。

出汗后补水有学问

当知道了大量出汗对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后,我们自然会得出答案:出汗后应该补液。那么,应该怎么补呢?

补什么一般来说,如果出汗量不大,补充常见的饮料,如矿泉水、白开水、茶水、碳酸饮料、果汁、绿豆汤、牛奶、运动饮料等均可。如果出汗量大,则最好补充含有一定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盐水、菜汤等。出汗量大时不要单独狂饮白开水,以免引起低钠血症。

补多少补液量的原则是:失多少,补多少。那么,怎么知道丢失的汗量呢?一般根据出汗后体重的减少,大致可得知丢失的体液量,普通人也可以根据口渴的程度补充。补充体液都应该少量多次,即每次补充100~200毫升,不要暴饮。

何时补运动的前、中、后都应补液。人们常习惯于运动中或运动后补液,而往往忽视运动前补液。如果想保持最佳体能状态,就应该始终保持体液的平衡,不能出现脱水,哪怕是轻微的脱水也不行。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补液。

不同的人怎么补水

青少年:青少年如果运动中出汗量大,比如在0.5~1升,可补充含有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料。

老年人:老年人运动量一般不大,出汗量也不多,有的人还伴有某种慢性病,没有必要补充运动饮料,可以适量补充矿泉水、白开水、茶水、绿豆汤、牛奶等。

肥胖者:对于肥胖者,运动的目的之一是减体重,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储备。因此不要补充含能量物质的饮品。如果出汗多,可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无糖饮料。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进行锻炼应避免大强度运动,防止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如果出汗量较大,应补充钠离子浓度较低的饮料,以防止钠离子摄入过多对血压的负面影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有规律、累计时间较长的低强度运动,帮助控制血糖;同时避免大强度的运动,防止血糖的大幅波动。如果出汗量较大,可补充低糖或无糖的饮料,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引发的损害。

运动越多学习可越好 骑单车上学有益


据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健身越多的孩子通常学习成绩也会更好。通常情况下,在假期参与运动队,或者进行跑步,会对儿童身体健康有益,至于这些运动能否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一直都存在争议。在我国,很多学校都牺牲体育活动时间,来进行补课或者自习,但这么做不但可能影响学生健康,而且或许还会影响学习。

运动越多,学习越好?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的桑迪·斯莱特(Sandy Slater)为此专门研究了体育教育的作用,并且强调自己的发现“有助于继续表明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斯莱特女士告诉路透社健康频道:“体育活动和健康明显存在长远的联系,但还有另一个原因让我们觉得有必要继续研究体育教育或者其他校园体育活动的存在必要性。”

另一位参与研究的学者、荷兰阿姆斯特丹维多利亚大学医学中心的阿米卡·辛赫(Amika Singh)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说明,学校应该优化配置学习和运动,在家里,家长也应该有类似的意识。“可以是课间或者做功课期间,每隔半小时进行一下活动,作为休息。”她说,“可以是骑单车去上学,任何体育活动都可以考虑,这不是单指体育课。”

辛赫和她的研究同事们总结了14项针对孩子体育活动和学习成绩或者思维、记忆测试的结果,并咨询过孩子的父母、老师和学生本人,在其中部分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参与健身时间越长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的几率就更大。例如,在一项美国的研究中,二三年级的学生每周多做90分钟体育活动的话,在拼写、阅读和数学考试中成绩更好,而且3年内体重没有大幅度上升的迹象。

科学家分析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得到充足锻炼的小朋友,行为会更规范,精神更集中,因为运动会增加输入大脑的血液量,并且鼓舞情绪。

即使在美国,也有许多儿童未能达到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周两个半小时的体育课和20分钟的课间活动。然而,辛赫女士承认,现在的研究很难确定具体需要多少体育活动时间才能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而这正是这些研究无法说服世界各地学校不干扰体育课或者课间活动的原因。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艾米·埃勒(Amy Eyler)说:“那是学校管理层和政策制定者需要知道的,具体多久的健身可以起到效果。”不过,如果要确保学校不取缔体育活动时间,家长们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每个人都希望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如果这样能提高教学质量,家长们应该关心,他们应该建议学校这么做。”

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减肥健身:有氧运动是不是越多越好?


有氧运动特点是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60至80%)。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

常见的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

有氧运动减肥是一项很好的减肥运动,但是很多朋友在进行有氧运动减肥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

有氧运动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的,进行有氧运动是要注重限度的。虽然进行有氧运动能很有效地把体内脂肪给消耗掉,但是如果过量的话,燃脂效率就会下降!就会将肌肉也一同消耗掉。

相关研究发现,进行2个小时的有氧运动,体内90%的白氨酸就会被消耗掉,而这种白氨酸就是对肌肉的生长起着非常的重要的作用的。而且锻炼过度,肌肉很容易会被拉伤。

减肥的朋友每周锻炼3~4次,每次在1个小时左右,这样的强度就足够了,大运动量的健身很可能会损伤你的身体。

进行有氧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应该从低到高逐渐过渡。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不然的话会导致疲惫、失眠、浑身酸痛等等,

所以,要制定一个运动计划,开始每周1~2次,等到适应了再增加到3~4次,每次运动的时间也应该慢慢增加,太心急反而会打乱减肥行动。

减脂运动不能只做有氧运动!

首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同样具有建身的效果,不同的是有氧运动是直接消耗脂肪,而力量训练主要消耗糖,虽然不直接消耗脂肪,但是锻炼了肌肉、增加肌肉,肌肉需要能量供给,就能够提高基础代谢率,消耗更多能量!即使在休息的时候还能帮助消耗热量。

最好的消除脂肪方法应该是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减肥是一件系统的事情,不能说单靠一个方法就能完全瘦下来,如果你只重视有氧运动减肥,忽略了力量训练,减肥的目的更难达到。

相同的道理,只注意运动方面而忽略饮食方面,减肥同样难以成功。有氧运动固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肥方法,但也不能依赖!

如果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时,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

为什么有的老年人越运动,疾病越多?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常年坚持适当运动可以减缓脑萎缩,增加大脑灰质,减少老年认知障碍或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延缓衰老。

但是,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的老年人不但没有预防疾病、增强体魄,反而疾病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1、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认识了解不够到位

有些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认识不清,就开始盲目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有的老人有冠心病或者其他的慢性疾病,但是他并没有通过运动前的医学测试或者说是在医生的指导以及监护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那么他本身的疾病不但会加重,甚至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死亡。

2、对于运动的认识不够彻底

有些老年人跟风锻炼,根本不清楚,此种运动是否适合自己,自己的身体情况能否进行此种体育锻炼。比如,有的老年人下肢关节炎十分严重,但还跟风进行快走或是蹬自行车等运动。那这就会使他的关节炎更加严重。另外,有的老年人不清楚自己适合多大强度的运动,就盲目地进行锻炼。建议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运动计划。

3、运动医学相关知识的缺乏

比如有的老年人患有的疾病不能进行体育锻炼,但他知道运动的益处,所以就自行进行锻炼,这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4、运动不科学、动作不规范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有些老年人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急于求成而过度运动。又或是某些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甚至可以说是做了错误的动作,但是他自己还不自知。比如,有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会损伤膝盖,但是正确的练习太极拳是不会损伤膝盖的。

老年人要进行运动的话,最好要进行运动前的测试并且在医生的建议与指导下进行运动。另外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科学、合理、规范运动。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一种富含韵律性的运动,并且具有热身作用。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运动有很多,比如快走、慢跑、跳舞等,而这些都可以增强体魄。

重点介绍三项有氧运动:

(1)散步

作为体育锻炼的最初阶段,散步是老年人最应该选择的体育运动方式。每天早晚坚持散步可以保持人身体健康。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散步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散步速度和距离。这将有助于燃烧身体多余的脂肪,使得身体更为灵活,甚至能改善人的精神面貌。

(2)游泳

游泳是另一种可以治疗多种老年病的体育运动。它也具有缓解压力、缓解肌肉疼痛以及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3)广场舞

近些年来流行的广场舞,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拓展社交。但要提醒各位量力而行,注意节奏。

2.身体柔韧性练习

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肌肉将会变得紧绷,运动幅度逐渐缩小。因此,身体柔韧性练习有助于老年人增大运动幅度,保持较好的身体灵活性,以及放松心态。

(1)拉伸

缓慢地拉伸肌肉。并且在进行每一个动作的同时维持正常呼吸,同时将注意力放在伸展运动上。这将有助于老年人在放松身体的同时放松精神。

(2)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通过一些成套的动作,配合有节律的呼吸来锻炼身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太极拳能够有效提升心肺功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缓解骨质疏松和身体疼痛;并且许多人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能得到明显缓解,有利于心理健康。

有氧运动越多越好?有氧运动过量的危害


绝大部分的朋友都需要多一些运动时间,不管是散步、慢跑、重量训练都好,增加运动量能帮助他们维持体重,促进健康。

但对少部分"运动狂热份子"来说,更多的训练未必是一件好事,长期来讲甚至可能损害健康,加速老化。

运动与阳光、氧气、水份一样,越多绝不是越好。

今天我们要来分享一些过量有氧运动的潜在坏处。但在开始阅读前请谨记:绝大部分的朋友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运动。今天的文章仅针对少数有过度训练倾向的朋友而写,千万别误解了本文的出发点!

1.过量有氧运动伤害心血管系统

大家都知道慢跑可以锻炼心血管系统,增强心肺功能。但您一定不知道过量的慢跑不但不能促进健康,反而会让您的心血管系统「提早通过终点线」。

正常心脏在静止休息时每分钟打出约5公升的血液,但这个数字在剧烈运动时可以升高约5-7倍,来到每分钟25-35公升,这对心脏来说是个沉重的负荷。适量的训练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但当高强度运动持续1-2个小时后,过劳的心脏就会开始承受损害。

过多的血液容量会拉扯心脏肌肉,造成心肌细胞微小的损伤。也因此在马拉松结束后立刻替选手抽血检查,会发现到血液中象徵心肌细胞受损的Troponin、CK-MB等指标显着上升。(这些指标正是医生用来诊断心肌梗塞的工具)

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心脏会努力修复损伤。但如果这颗心脏的主人不停地进行高强度、长距离训练,微小的伤害就会渐渐累积成为不可逆的结构变化。

美国与德国的科学家都发现,经验老道的马拉松选手身上,冠状动脉的阻塞情形竟然比不运动的正常人还更糟!同时耐力竞赛的选手产生心律不整(如心房震颤)的机会也比一般人高出了五倍之多。

2.压力激素升高

2011年德国的科学家发现,在业余有氧运动选手的头发中,有着比常人更多的皮质醇(Cortisol)。

这是什么意思呢?

皮质醇是一种身体遇到压力时释放的激素。在人体遭遇生理或心理的压力时,皮质醇能帮助人体度过难关。没有皮质醇的帮忙,人人都是无法抗压的草莓族。

但假使皮质醇长期升高(意味着身体承受慢性压力),种种不好的作用就会跑出来了: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肌肉组织流失,这些都是身体承受持续且过量压力的反应。

而头发中累积的皮质醇,正能够反映出身体过去几个月中的慢性压力状况。跑者头发中的皮质醇越高,可能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承受了更多的压力。

尽管科学家尚未能够确定跑者体内升高的皮质醇会造成什么后果,但过去的研究曾显示皮质醇过量与糖尿病、忧郁症、免疫力下降有关。顶尖跑者被发现特别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很有可能就是免疫力下降的缘故。

有氧运动与总死亡率

在一篇52,600人的观察性研究中,学者发现到适量的运动能显着的降低总死亡率。但一周跑超过20英里(约32公里)的人们却没有得到跑步的健康益处:他们的死亡率与都不运动的沙发马铃薯们相似。

丹麦学者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一周跑步2.5小时的族群似乎受益最大,更长的运动时间并不会让人更健康。

结语

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有许多好处,这已经一再地被科学研究给证实。但越多绝对不代表越好,过量训练很有可能让利大於弊的活动成为弊大於利的杀手。

一个聪明、简短而有效的训练计划,不仅省时、省力,更能带来最大的健康益处、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这才是符合2/8法则,以20%努力得到80%成果的作法。

行走越多 糖尿病风险就越低


近期,《英国医学杂志》网络版发布了一项澳大利亚一个团队的研究成果:行走越多,你的糖尿病风险就越低。

2000至2005年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在全澳洲跟踪了592名中年人参与的一项糖尿病研究。参与者5年的复查显示,在调整饮食、控制吸烟和饮酒的因素之外,每天较高的步数是与身体质量指数、腰围与臂围比例以及更好的胰岛素敏感度有关联。

墨尔本儿童研究学院的研究者们推算,如果一个静坐的人改为开始每天步行一万步,那么他(她)与每天走三千步、每周坚持5天的人相比时,将会实现3倍胰岛素敏感度的改善。

美国足部医学协会介绍,步行运动对于健康的好处不仅在于糖尿病的预防,还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控制体重、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作为一种有氧运动,散步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它能让人心脏跳动更快,从而由肺部输送更多的氧气到肌肉。对于那些胳膊和腿部血液循环不良的人,走路可以使毛细血管得到扩张,提高微小血管的血液供应效率。在心理上,步行可以令人产生愉快的感觉,并能够产生一种化学物质来减轻抑郁、焦虑和压力。轻松的散步能令您放松,并刺激您思考。

在您开始步行计划之前,先设置一个适当的目标,时间可以只有5至10分钟,一个星期后逐渐增加到3至5倍,之后可以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增加步行的距离。

要想获得显著的效果,您必须最终能够以轻快的步伐走至少30分钟。您可以逐渐将自己的目标定为40至60分钟。一开始的行走方案应当是至少每周4次。

肌肉越多越容易减脂,这是真的吗?


你知道自己身体的「耗油引擎」是多少CC数吗?就像汽车一样,3000CC汽车的耗油量就会比2000CC的汽车耗油量大。

你的「耗油引擎」CC数越大,你的燃脂能力就越强,不管你是静止不动或剧烈运动,只要你的「耗油引擎」CC数越大,你就越容易把吃进身体的热量消耗掉。

「耗油引擎」就是我们身体的肌肉

肌肉量越大代表着身体能够消耗的热量就越多,因为我们身体除了内脏和大脑的运作需要热量外,大多数的热量都是经由肌肉代谢掉的

所以肌肉的多寡决定了身体可以代谢热量的多寡。这就是我们在做身体组成分析时常听到的基础代谢率。

这里说明了我们肌力训练的重要性,想要强有力的耗油引擎一定要通过力量训练来锻炼肌肉。

基础代谢率,是指一个人静卧时,每小时每一平方米的身体表面所能代谢(消耗)的最低热量

一般而言除了疾病外,基础代谢率越高的人,就代表着较高的肌肉量,也就是「燃油引擎」CC数越高。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瘦肚子计划要有效率,除了要消耗身上多余的脂肪外,同时还要增加身体的肌肉量,这样不只可以让你的身型更健康,同时也会让你的每一次运动後的消脂更有效率。

俯卧撑:越宽练到胸肌越多吗?


俯卧撑:越宽练到胸肌越多吗?

常常听健身房有经验的高手说:在进行俯卧撑时,手臂撑地的距离越窄越窄练到的手臂越多,距离越宽练到的胸越多!

因为有这样的说法、很多人觉得,握距越宽,练到的胸肌就越多?

真的是这样吗?

宽距俯卧撑

使用宽距进行俯卧撑被认为可以训练到更多的胸大肌及前三角肌。但使用宽握的风险大于报酬。

Cogley在2005年发现,窄距俯卧撑,比起宽距俯卧撑,对于肱三头及胸大肌来说会产生更高的EMG数值。而市场上流行的观点说,宽的俯卧撑会刺激更多的胸肌纤维,而这个研究结果显示并非如此。

同时,当你使用超过1.5倍肩宽来进行俯卧撑时会放太多的压力在肩膀上,增加肩关节周围的力矩及压力。

在2007年公布的研究中,研究员发现,当在进行俯卧撑时,肩膀接近于外展的90%时,慢性及急性肩膀受伤的风险会增加

研究员接着说到研究也已经证实,改变握的宽度,从100%190%倍的肩膀宽度,对于胸大肌或是前三角肌肌肉徵召不会有显着的影响。换句话说,使用宽距(大于1.5倍肩膀)对于胸大肌或前三角肌的刺激并没有更多。

所以,在进行俯卧撑时,比起小于1.5倍肩宽的距离,宽距并没有发展更多胸及肩膀的肌肉。

此外,研究也发现到,使用不超过1.5倍肩膀的距离可以减少发生在肩关节上的峰值力矩及压力,因此减少肩膀受伤的风险。

因此,为了减少肩膀受伤的风险,在进行俯卧撑时应该选择小于1.5倍肩膀的距离,以为了保持让肩外展的角度在45度以内。

俯卧撑越宽练到胸肌越多吗?


常常听健身房有经验的高手说:“在进行俯卧撑时,手臂撑地的距离越窄越窄练到的手臂越多,距离越宽练到的胸越多!”

因为有这样的说法、很多人觉得,握距越宽,练到的胸肌就越多?真的是这样吗?

使用宽距进行俯卧撑被认为可以训练到更多的胸大肌及前三角肌,但使用宽握的风险大于报酬。

Cogley在2005年发现,窄距俯卧撑,比起宽距俯卧撑,对于肱三头及胸大肌来说会产生更高的EMG数值,而市场上流行的观点说,宽的俯卧撑会刺激更多的胸肌纤维,而这个研究结果显示并非如此。

同时,当你使用超过1.5倍肩宽来进行俯卧撑时会放太多的压力在肩膀上,增加肩关节周围的力矩及压力。

在2007年公布的研究中,研究员发现,当在进行俯卧撑时,肩膀接近于外展的90%时,慢性及急性肩膀受伤的风险会增加。

研究员接着说到“研究也已经证实,改变握的宽度,从100%——190%倍的肩膀宽度,对于胸大肌或是前三角肌肌肉不会有显着的影响。换句话说,使用宽距(大于1.5倍肩膀)对于胸大肌或前三角肌的刺激并没有更多。

所以,在进行俯卧撑时,比起小于1.5倍肩宽的距离,宽距并没有发展更多胸及肩膀的肌肉。

此外,研究也发现到,使用不超过1.5倍肩膀的距离可以减少发生在肩关节上的峰值力矩及压力,因此减少肩膀受伤的风险。

因此,为了减少肩膀受伤的风险,在进行俯卧撑时应该选择小于1.5倍肩膀的距离,以为了保持让肩外展的角度在45度以内。

【健身疑惑】健身补剂吃越多越好吗?


平日里在健身房里看见很多朋友,才开始锻炼不久,总把自己用多少补剂挂在嘴边,还说明天准备买那个试试,听说什么补剂的效果也不错。很多人认为补剂用的越多水平就越高。真能如此吗?

把补剂放在第一位的朋友们你们要注意了,因为这样你们永远也不会成为高手。我们可以把补剂当成汽油和各种添加剂,想让汽车跑的快不是汽油越多、添加剂越丰富就越好,汽车快不快的起来还要看它内部的改装。健美也是一样,外部的营养做的再好,没有科学训练和日常饮食的基础也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做好每一个训练动作和保证好日常的饮食基本都会得到肌肉的生长的。

不要一上来就想走捷径,补剂会让你肌肉的生长速度加快,但是你连动作还没有做好的时候它对你的帮助也不会太大。更不要一上来就听信那些高手给你介绍,因为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有用过,至于效果也只是听说而以,这样肯定不能给你最合理的建议。

记得我在做补剂销售的时候很多人问我,我现在有蛋白粉、肌酸、睾酮、支链,你看我还需要点什么吗?我很想知道,你是要把补剂当饭吃吗?然后我了解了一下他的日常情况,他每周训练5次,已经3个月了,每天就是正常的三餐。

才开始3个月,肌肉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使用一些蛋白粉和支链基本就可以了,我没有给他再搭配任何的补剂,只是让他把现在手里的补剂先用完,同时好好的做好日常饮食。看得出来他渴望肌肉的快速增长,只是走的方向有点错误,在训练质量和日常饮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时,想用补剂来弥补一切,这样做是非常不可取的,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什么时候才需要使用补剂呢?这其实很简单,在日常饮食不能满足的时候。负重训练会对各种营养物质有更多的需求(蛋白质、维他命等),大部分人日常饮食往往不能够满足营养的补充,这时就需要适当的通过补剂来进行补充。

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蛋白质的摄入不足,由于中国的饮食习惯,每一餐的蛋白质并不能完全满足负重训练的蛋白质需求,这时我们就可以在训练后和睡觉前适当的增加一些蛋白质的补充,记住,适量即可。其实再身体需要哪些营养的时候也会给我们信号,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感觉我们的身体。

例如:在需要补充提升力量的补剂前,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力量很难增长;如果身体长时间不能够从训练后的几天内恢复过来,则说明应该适当的补充一些促进恢复类的补剂了。

补剂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要学会选择,要按需来计算补充的量,如果日常饮食可以达到就不用再额外的进行补充。最好可以用自己身体的感受说话,当然这需要一定时间和经验。总之,不要急于求成。补剂就是补剂,就是日常饮食的额外补充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