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体式练习中的一些互补原理

发布时间 : 2019-11-09
空腹练习瑜伽 瑜伽怎样练习 健身期间要注意那一些饮食

瑜伽体式练习中,对互补的原理,其实很多瑜友都有深的认识,例如体式练习中的左-右,前-后,肩外旋-肩内旋等练习体验,这都是很好的互补原理的运用。但我们会发现,身体对练习也有它敏锐的情绪,不遵从身体情绪的体式练习,一节课下来,情绪积压在体内,无法帮助内心释放,感悟宁静。即使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瑜伽练习,但随着情绪的积压,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心里阴霾的情绪爆发,浮躁的情绪触动,无形中伤害到别人,造成遗憾;无法在生活道路上帮助到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身边的人。从而与瑜伽练习的目的背道而驰。

以下的一些补充,希望能帮助到你。如果您有补充,请在留言告诉更多的朋友。

1、身体上的肌肉喜欢紧张以后伸展

核心练习---体式扭转

蝗虫式---蛇式或者上犬式

战士系列体式---双角式

2、在后弯之前扭转,在后弯之后扭转

轮式---双手抱膝---扭转

坐姿扭转---桌子式---反台式---地面简易扭转

3、在很深的动作后,应该做温和的互补;避免大幅度的前弯以后后弯。

站立骆驼式---下蹲式

轮式---双手抱膝或下犬(两种反体式)

很深的后弯---Vinyasa(下犬式与眼镜蛇都是温和的后弯修补)

4、前弯系列--后弯系列

原理:

后弯帮助身体前侧打开。

前弯帮助身体后侧打开。

梳理情绪,感悟宁静。

5、头倒立---肩倒立

建议:

在有垫子的基础上练习

TIPS:

瑜伽体式练习 应建立在呼吸上

呼吸 是心智的表达

是安全,无害的, 是能够转变心灵的

精选阅读

瑜伽倒立体位练习的一些实际作用


头倒立为瑜伽体位之王。它对现代人的身体作用非常大。

1、它彻底改善人类直立行走造成的内脏层层下垂及淤气、淤血状况,减轻心脏负担。

2、 加强了脑部的供养、供血,改善面色。

3、 唤醒、刺激顶轮的开发,为瑜伽的灵性修炼打下基础。

4 、导引性能量远离根轮,升华修炼者精神生活品味,远离低俗粗重的生活情趣。

5 、激发胸腺(乃至所有的腺体)的分泌,由此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唤醒松果体腺的复活,增强直觉力,乃至开发视觉第六感(天眼通)。

6 、帮助建立心理的健康,消除自卑感、恐惧感与狂妄意识,使精神更加理性与平和。

再次,对于头倒立,更多讨论的是它对于生理、心理的益处,但是对于瑜伽所说的灵性,它又有更微妙、更深的作用力。

瑜伽更深入的理论上说(不是我说),通常,在身体、心理的净化尚未完成之前,过多、过久地练习倒立,会将生理的毒素渗入脑部,尤其是心理上的毒素——冷漠自私、嫉妒仇恨、自卑恐惧等负面情绪、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偏激观点、信仰会污染脑部,因为这些心理上的毒素是有很强的能量的,这些能量会在倒立的时候更深、更快地入侵大脑。

所以,在瑜伽的学习过程中,冥想静心的学习不可或缺,在宁静中,每个人自然会发现生命的问题。同时,将心灵导向深入的净化,是每个向善的宗教、思想体系的共同理念。

瑜伽更是如此强调。

体位法,呼吸法,冥想是大家练习瑜伽(主要是指哈塔瑜伽,阿萨拉瑜伽)不可偏废的整体。

瑜伽体式锻炼的普遍原理


1 、瑜伽有一个开始,但不会结束。-------------Geeta Iyengar

后弯体式按摩肾上腺,使儿茶酚胺(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里主要指前两者)的分泌大量增加,因此让我们感到精力充沛。从人的情绪生理学上来说,这些成分在血液中浓度的增加可以让我们振作起来,或者说兴奋起来,情绪高昂起来。

前曲体式能使人安宁下来,因为前曲体式带来臣服的心理感受。即使是深度的前曲体式也是冷却安神的。

比较起来,后弯体式是外向型的,前曲体式呢,则比较“内向”。

在做每个体式的时候,当你完成了初步的肢体移动之后,你就应该开始对一些深层的协调性的方面进行调整。有时候,一个体式本身可能已经很有挑战性,因此你无法再对身体的其它单独部分作细小的调整。这时,你就需要运用一些辅助物来减少体式的难度,以便对身体其它部位作细小的调整。Iyengar先生对瑜伽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他对体式修饰的细节研究以及对辅助物的精细摸索。

2 、瑜伽,有开端,但无止境。----------------Geeta Iyengar

当你能够自如地结合种种细节调整之后,你就可以将具体体式的挑战性内容一起统一起来锻炼了,这时你可以不再需要辅助物的帮助而完成整体的体式。

运用跳跃的方式进入和结束一个体式,对站立体式来说,是比较传统的锻炼方法。如果你采用这样的跳跃方式,记住,每次跳开或者合龙的时候,保持身心的轻盈和镇定自若。跳跃帮助你在站立体式中保持身体两侧的平衡,这点你需要在锻炼中去仔细体会和理解。当你跳着分开双腿的时候,注意,动作应该从你身体的后侧(躯干、手臂、腿)开始引导(注意力和发力从身体背面开始),而不是身体的前面。(这里似乎有阴阳的影子 :))必须在每个体式中延伸你的脊柱。不要过度压迫身体的前侧(尤其腹部和胸部),尤其是在锻炼前曲体式时,否则会影响深呼吸。在伸展身体前侧的同时,也要伸展脖子的后侧。在任何体式中都不应缩短颈项后侧,即使是在最厉害的后弯体式中。

任何一个体式的锻炼,不管身体的哪个部位落在地面上,注意,用力压入地面,就像试图和地面融合在一起。比如做骆驼式的时候,两小腿的前侧,下犬式时的两手和两脚,都应作如是练习。

3 、瑜伽,有一个起点,但没有终结。 --------------Geeta Iyengar

在绝大多数体式中,请保持自然呼吸(尽管在有些体式锻炼中会不可避免地对呼吸造成一些困难,比如膝碰耳犁式)。当你在做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体式时,你总会有屏息的倾向。这时候,应该提醒自己,保持自然呼吸。吸气,延伸脊柱;呼气,推动体式的进一步深入。总体而言,在你结束一个体式,从中出来的时候,应由吸气来完成。

体式锻炼开始之前,请尽可能保持消化道的空虚。要具体规定你在进食后多长时间才能锻炼体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有赖于你进食的量、食物的种类以及个人的消化能力(消化速度)。

保持深层的谦卑,这将有助于你的瑜伽学习。请记住,没有任何一种途径或者一个派系可以垄断真理,这点很重要。即使是每一个派系中,也总是有优秀的习练者和平庸的习练者之分。要想在瑜伽习练之途中走向成熟,必须学习尊重别人的途径,承认别人的长处;有时甚至需要承认自己所选途径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其他途径(在那些方面)则可能更好。

4 、多应用技能,而减少精力消耗。

如果你仅仅是费劲地撑住一个体式而不能存在于一个体式之中,那就请你从那个体式中出来吧。跳跃能制造身心的轻快愉悦感。吸气,跳进一个体式。不过,如果你有低血压,那样的话,就应该呼气跳跃。吸气,向上;呼气,往下。几乎所有协调性的动作都是由呼气来启动的。支撑物和辅助物的使用并不是为了让你放松,也不是让你用懒散的方式去做一个体式。它们是为了让你能够从内在去感受一个正确的体式作带来的感觉,从而我们能够提升自己。在帮助每一个习练者打开能量流通的新通道的过程中,辅助物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你做一个体式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肩倒立变式,如果你的手或者手臂感受到有轻微的刺痛,那也都不是好的迹象。这时你已经过于拉伸手臂了,你需要减少你用力的程度。

“酸疼难以避免,痛苦则不”。

对初学者来说,我们在一个体式中保持的时间比较短,因为我们的耐力还比较低,我们还处在学习基本体式形态的阶段。当我们取得进步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在一个体式中保持时间长一些,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体式的基础。这时,我们就可以开始去做并体会体式中那些细致的调整动作,去用力体会我们在身体某部分的每个细微调节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体会那个细微调整对体式整体的影响。

在每个体式中,应该像在挺尸式中那样,放松脸部。

必须在所有体式中去寻找活动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只是去做一个瑜伽体式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但是要在一个体式中去感受、去领会、去探究,却困难得多。

5、 在瑜伽体式锻炼中,可以应用“动静结合方法”(Vilomna Method)

制造动作,暂停下来消化吸收一下刚才的动作效应(同时可以稍微放松一点),接着如果感觉对了就再制造一下前面的动作,如果感觉不对的话,当然你就收回来(不做那个同样的动作)。

扭转常常是比较容易让人气馁的体式,尤其是那些做起来让我们觉得自己某些部分太胖或者太硬的体式,更容易让我们情感上受伤。扭转体式是富具挑战性的,因为你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固定的点可以让你的身体有个依靠和参照因此获得成就后的满足感。这就不像手倒立中跳起双腿以及站立前曲中把手置于地面那样简单易于操作(因为你知道终点在哪里)。我们通常总是觉得还有不少的空间可以扭过去,这在情感上会给人以“无所依”的困惑。

在一些需要努力使劲的体式中,比如上伸腿式(Urdhva Prasarita Padasana,仰卧手臂向后贴地置于头后方,抬腿),你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在并非真正需要停下时你停下来,你在欺骗你自己。如果相反,你真正需要停下来时却不停下来,你也是在欺骗你自己或者你甚至可能正在伤害你自己。

当你在做大难度的体式时,请时时检查自己的这些部位是否保持放松和柔软:你的舌头、眼睛、以及脸部的肌肉。

对你身体能够做到的表示感激,但是不要对它所不能做到的表示失望。

后弯体式是强有力的情绪治疗者,是处理失落和沮丧情绪很有帮助的方法。

在瑜伽锻炼中,不像你铺好了床,就一定要躺上去----你总是可以从新铺床的(没有固定的程式,你总是可以重来)。

6 、在有时候,你需要停下来

不再继续对体式中的一些动作进行深化(如不再在柔韧性上努力),这时你需要在体式的其它方面进行调整。在无论哪一个体式中,如果你感觉到了颈部以上区域的紧张,注意,那是浪费能量的行为。

任何时候,在你拉伸大腿后部区域时注意你也务必同时加入拉伸股四头肌(提起膝盖骨)--这将帮助你更好地松开大腿的后部以及膝盖后面的肌腱。

体式的精神(the spirit of pose)比你的“自我”(ego)更为重要,因此,需要的时候就使用合适的辅助物,或者简化或者调节体式。即使在很困难的体式中也要注意培养那种内心的宁静。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进入一个的体式,不能将体式做的和谐愉快,那么应该从体式中出来,加以调整,不要就那么呆着。我们常说不要在周围治安状况不良的地方闲逛,瑜伽体式也是如此。在身体其他部分不能保持和谐良好的情形下,你也不要在那里浪费时间。

也应该多关注整个体式对你的身心带来的效果,并和其他体式进行比较。不要成为一个技术崇拜者,要用心去感觉和体会。

在每一个体式中,请注意,每一个身体部位都有它的职责。身体其它部位正在勤奋工作时,不要让身体的某个部位松弛赋闲。你知道一个体式的形状,但你的身体接受了吗?吸气,跳开两腿以支撑腹部和腰部的器官。但怀孕期间不要跳,如果你有膝盖以及下背部问题的话,也不要跳。

什么是僵硬?什么是灵活?什么是轻快?什么是沉重?什么是紧绷?什么是柔和?尝试做点努力去完成所有的调整。不必为了让自己舒服点而摇摆不停,那样将影响你让自己完全呈现于当下的体式之中。

如果在一个体式中,你感觉有些烦躁不安,那么问一下自己:我是否在做一个合适的调整,还是仅仅为了避免随体式带来的不适?在马戏团里,他们也作双手平衡姿势(比如手倒立)。马戏团里的做法和瑜伽里的做法,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区别在于在瑜伽中讲究身体协调的体验,在于身体每个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感觉,以及对身体每个部位的细致觉知:即使是小脚趾,体会一下小脚趾的感受以及在整个体式中的作用。

放松脸部,喉咙,颈后部,还有你的头脑;放松它们,即使你正在保持一个难度很大的体式。在一个体式中,我们常常不能保持那种对当下的专注。很自然地,我们倾向于想要把我们自己“放”到一个体式中,并且保持在那里。在进入一个体式一会之后,观察一下你的意识;你或许能注意到你的意识是怎样从它应该做的事(即感知身体部位的调整)中漂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比如它也许会想:“教练已经让我们在这里保持太久了”“下一个体式要做什么?”“我的瑜伽垫歪了”等等等等。

7、每一个体式都是用力和放松的组合。

在每个体式之后,请暂停片刻,反思一下体式给你带来的身心变化。

即便随着你年龄的增长肉体走向衰老,瑜伽也是属于少数你可以不断提高越来越好的事情之一。即使在他70多岁80多岁时,Iyengar先生的体式做得比他早年的更好。

在几乎所有的体式中,旋转你的肩胛向后,尤其肩胛骨的下部应该压向前。应该提高并旋起两侧腋窝旁的胸部。

让你的身体和意识接受并融合到一个新的模式中的唯一途径,只有不断重复并持之以恒的练习。

原始瑜伽练习中的反应


刚开始行原始瑜伽基础训练,姿势正确的话,人会很晕,很困;这时有条件的话可以放开去睡一觉,醒后就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因为行功过程能量力度是很大的,人体承受不住,是故有眩晕,困倦的感觉,以睡养神可以完成身心对能量的消化……

原始瑜伽练习中的反应

1、刚开始行原始瑜伽基础训练,姿势正确的话,人会很晕,很困;这时有条件的话可以放开去睡一觉,醒后就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因为行功过程能量力度是很大的,人体承受不住,是故有眩晕,困倦的感觉,以睡养神可以完成身心对能量的消化……

2、随着行功的加深,很有可能见光,闻到瑞香,见到异景,哈欠连天,流泪,打嗝,干呕,一些隐患也会被激发出来,这都是正常反应。应以平常心对待:物来则映,物去则空。不追不求,顺其自然

身体方面的反应是身体改造过程的自然体现。病激发出来了该看医生还是要去,不要把瑜伽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列宁说,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荒谬!

见光是海底轮的能量开始光化上提至眉心轮——无数次的光化上提,能量会收敛凝聚成一个夺目的光团,这就是修行者梦寐以求的明星,摩尼珠。但这与修心有关:心一散乱,摩尼珠会得而复失。所以关键不是摩尼珠能不能修出来的问题,而是修者的心态能不能静下来与之相应以使摩尼珠能稳定存在的问题

哈欠连天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相应的表象。所谓“世人四处拜神仙,谁知哈欠连着天。” 一种是,调动的能量太足,身体适应不了,故以哈欠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排出或向身体深层分布。

打嗝,干呕一般是排除胃肠部位的病灶,废气;更深一层也与相应有关。这有待于行者本人做好记录,自己去总结。

流泪,一般也是一种排毒的形式,但也与相应有关:“心弦动,泪泉涌”,心弦谁能动?心心相印,当然是相应心去拨动!

至于瑞香,异景等殊胜境界不要去追求,一着相则偏。《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当它是幻觉好了。如果经常出现,可以以旁观者的心态将之记录下来,作为原始资料,以便以后研究。

什么是旁观者的心态?一个人亲人死了悲伤欲绝,你站在旁边无动于衷。为什么?因为与你无关!

3、讲义中的口令词都很简洁,因为原始瑜伽在乎那种“得意忘形”的境界,那么手高一点低一点,脚前一点后一点都是无关大局的可以忽略的问题。另外简洁的口令也可以给行者预留一个个性化行功的空间。只要修习中紧紧扣住了脊柱(中脉),那么提高生活质量也好,健身健美修行也好,乃至修行都是可以轻松达成目标的。

4、这些基础训练以提高人的自身能量为目的,没有任何宗教色彩。涉及到一些宗教人物,宗教经典,只是为说明问题。瑜伽本身只是一种运动!不过人可以利用瑜伽体现的神奇魅力去建立宗教!所以说宗教是诞生于瑜伽运动之后的——也就证明了瑜伽跟宗教不是等同关系。例如:佛在世时只是一个修行的团体,并没有建立什么佛教;同样老子留下一部《道德经》西出涵谷关也没建立什么道教。道教的建立已是老子走后几百年的事了。

有人论及功法正邪的问题。功法本身没有正邪,犹如钱财没有好坏一样。关键是人心有分别,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比如,这五套基础训练,你可以利用这些训练建立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去干事业,挣大钱,或做坏事,你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还可以用此旺盛的精力去和谐夫妻生活……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功法本身的问题!

所以练习这种瑜伽没有任何禁忌:你完全可以按你平常的习惯去工作,生活,学习……功法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服务于功法。

练习瑜伽中易受伤的动作


鸽子式

练习时侧腰和髋部容易受伤,应根据身体情况逐步完成,如果转体时腰眼位置感到剧烈疼痛,应立即放松以避免受伤。

侧支撑式

练习时因手腕和肘关节承受压力较大而容易受伤,有腱鞘炎的练习者最好不要做此动作。

肩倒立式

相对来说这是发生危险时对身体危害较大的动作,因为主要的承重部位是颈椎和腰椎,所以有颈椎病和腰脱的练习者最好不要做此动作。初学者不要模仿这个动作,尤其在没有教练保护的情况下。

三角伸展式

练习时只要掌握身体各个部位保持一条直线、不前倾的要点,一般不会发生危险。练习者大部分都是因为支撑不住倒地时,磕碰造成的外伤。

鸽王式

此动作能缓解腰肌劳损,对腰椎很有帮助。练习时应避免用力过大,导致腰椎和颈椎受伤。一般建议初学者采取眼镜蛇式来完成此动作,即双腿放平不抬起,这样可以减轻对腰椎的压力。

瑜伽作为一种时尚健身运动,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尤其是不少白领女性更是将其作为解压减负的首选。但也有人练习瑜伽后身体有不适的感觉,甚至还有人因练习瑜伽方法不当受了伤。

教练特别提示:

1、练习瑜伽时衣着要宽松,身上佩戴的物件越少越好,像手表一类可造成伤害的物品一定要取下。

2、不要超越身体极限,要学会听从身体的暗示,在有异常不舒适的感觉时,应立即放松。

3、应从最初级的动作开始练习,不要急于模仿高难度动作,这类动作最好在教练的指导下完成。

4、练习之前要进行暖身,预热肌肉、放松关节,结束后要有休息。

5、瑜伽练习要遵守“相应放松”原则,也就是说做了一个向左的动作,就一定要做一个同样的向右的动作放松,即所谓“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完成一整套动作的时候,每个动作之间也要有放松,时间约为5—10秒。

谈防止瑜伽练习中的损伤


我们经常看到因瑜伽锻炼不当造成的造成肌肉、韧带拉伤、关节错位,严重者还损伤到脊柱神经。不少人以此为据认为瑜伽对身体伤害非常大,这是个“美丽的谎言”。

就我本人在瑜伽练习近4年的经验中,自身体会和耳闻目睹一些人因为过度追求体位的难度,尤其是过量练习后屈体位,才会引起损伤。因此出现的损伤不在瑜伽本身,是人们不正确的练习方法和不科学的教授方法造就了这些损伤的频频出现。

瑜伽是梵文“YOGA”译音,有“结合”、“连接”的意思,它的含义是把思想和肉体结合至最佳状态,把生命和大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境界。通俗地讲,瑜伽是从体位着手,通过对身体稳定性、一致性的调整,打开呼吸能量的通道,进入呼吸控制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身、心、灵统一结合,最终进入冥想的状态做好准备。瑜伽在5000多年的传播历史中,先人通过自我的苦修达到身、心、灵上统一,顺应了人的自然生理结构,与当今西医的生理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不谋而合,发展到如今,瑜伽更注重将练习与前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瑜伽运动更安全,有效地达到身心平衡的目的。

瑜伽产生损伤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是关节的损伤

在目前的瑜伽练习当中,很多人不注意热身练习,直接做超出自身能力的高难动作,大幅度活动每个关节,这样做的结果会加速关节的退行性老化,造成关节的磨损和疼痛。所以通过瑜伽体位,练习训练包裹在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耐受力才更为重要。减少磨损最好的方法是激活关节周围的肌肉,让肌肉带动关节运动,而不是关节本身的运动。动作越缓慢和细微,这个时候才越能感受到关节周围那些很少用到的肌群的变化。

第二是肌肉和韧带的拉伤

社会上另一误区是认为瑜伽是锻炼柔韧性的练习,让身体变得柔软,能完成难度很高的体位成了他们练习追求的目的。其实高难度动作极易导致肌肉和韧带损伤,因为从肌肉的特性来说,肌纤维的长度和宽度是一定的,肌肉的伸展应该来自于伸和展两个方面,只有伸和展这两个方面平衡,才可以体现肌肉即具有力量又具有弹性的特点。但是一味的追求拉长,结果就如拉橡皮筋一样,拉长到一定程度,橡皮筋就会断裂,这就是产生肌肉和韧带拉伤的直接原因。

从教练本身来看,无论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或优秀的运动员,他们本身学过一些运动知识,可以说他们是很好的瑜伽锻炼者,但并不一定是很好的瑜伽教练。而速成的瑜珈教练,自己本身就没有按瑜伽的理念顺应自然,而是硬把自己强拉成柔软状,她们是害人害己。目前瑜伽教练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是,他们自身可以完成一定难度的动作,在教授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我能做,你也能做”,但实际上每个人的营养状态、身体素质等都不一样。这也就很容易产生问题。对于瑜伽运动,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其实很多是“表演”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瑜伽,其中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大多数人是没法达到的,瑜伽大师能做高难动作,他们都是自小练习瑜伽,有很好的基础,在动作中他们能做到身心平衡。而我们平常人在瑜伽锻炼过程中,过度使用关节、非正常用力等等都极有可能造成肌肉和韧带的拉伤。

后屈的体式一定要建立腿部稳固的向脊柱方向向上支撑的基础上,这样可以激活脊柱两侧的肌肉群,然后通过不断地提升胸腔,最大限度地打开双肩形成的后屈动作才会安全。这样可以将后屈时对脊柱椎间产生压力有效的分散,否则很容易让椎间压力过大,积压椎盘,造成伤害。比如瑜伽中的骆驼式就是后屈体位,如果过度锻炼骆驼式,会引起环韧带往里打折,进而损伤到颈椎,在医学上叫过伸性损伤。经常看见年纪较大或没有运动史的人,不顾自身的条件,硬盘双莲花式,使膝、髋关节及周围肌肉产生过渡拉伸,对髋关节和膝关节损伤很大。

又如过度的前屈弯腰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前屈体位是调整腿部和躯干作为一个整体的伸展性。人的身体有正面、背面和侧面,判断前屈体位是否做得正确的条件就是身体的正面、背面和侧面都能均衡的伸展。如果仅仅是后侧的伸展,就会过渡拉伸后侧的肌肉,造成肌肉劳损。再有做肩倒立,颈肩成90度,这时人整个身体的重量对颈椎的压力很大,容易造成颈椎关节错位,甚至颈椎间盘突出。

那我们如何避免这些损伤呢?

首先是瑜伽教练应“因材施教”,其次是每个瑜伽练习者在进行瑜伽之前,应当有适当的热身运动,不强求做高难度的动作,量力而为。因为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不一样,所能达到动作难度也大不相同,锻炼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练,用现代医学理论解读瑜伽。中医学讲“筋”要好,而瑜伽在运动过程中就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伸展性、伸缩能力。对于特殊的锻炼者,如年龄较大、本身关节有问题的人,更需要注意,不可急功近利。

在练习体位之前先要做调息,让大脑和全身安静、平和下来。大脑放松,全身也就容易放松了。再做热身,目的是使全身的肌肉、筋腱、关节打开,不使身体受伤,尤其是早上,经过一晚上睡眠,全身很僵硬,这时马上做体位,最容易被拉伤。体位之后是放松休息术,不要低于15分钟。放松休息术是瑜伽中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体位,因为身体容易放松而大脑不易放松,一定不要轻视它,放松休息术是将之前做体位接受的能量和元气平缓地输送到四肢及神经未梢。做好15分钟放松休息术,等于2-3个小时的深度睡眠。

时刻记住:“瑜伽不是表演,不是竞技。”瑜伽是对内求,是去找真正的自我,掌握这些之后,你就不会去求外在的体位漂亮,不去注重音乐,不会去刻意地求结果,你会去享受练习的过程。就不会伤害你自己!

练习活力瑜伽时需注意些什么?


“活力瑜伽有很多跳跃动作,极易使初学者的踝关节、膝关节及骨膜组织受损。”专家提醒瑜伽初学者,练习活力瑜伽一定要慎重选择老师,如果老师指导不当就会使自己受伤。

活力瑜伽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但是如果在练习前热身不充分,关节、韧带和血液循环未达到预热状态,练习中老师的指导不当,就会把好事变成坏事。专家还指出,不仅活力瑜伽,所有的瑜伽运动若方法不正确都会使人受伤。“门诊也遇到一些因练瑜伽而导致膝关节受伤、肌肉和韧带拉伤的患者,这些人都是时尚女青年。她们受伤的原因是练的太急了,练习时玩命地压腿、抻拉,致使原本缺乏韧性的肢体受伤。”

专家分析说,平时运动少、身体素质差的初学者最易受伤。但她们受伤的原因往往是老师教学方法不当,而非学员自己弄伤。“初学者的筋骨比较僵硬,如果没有完全热身就急于做高难度的抻拉、扭转等动作,老师在纠正学员动作时未考虑学员身体的柔韧度,一味使劲拉、用力扳就会使某处的“弓”绷断。

“其实,对于每个习练者来说,只要把动作做到自己的最大限度,无论其肢体能弯到30度还是90度,结果都是一样的,都达到了放松身心、调节呼吸、循环等系统的作用。”专家说,初练者若仅为肌肉酸痛不是受伤,那只是肌肉疲劳可自行缓解;如果某个部位很痛,有针刺感,软组织出现肿胀,局部发麻等症状,就说明确已受伤。这时应停止练习,尽快就医。

专家醒准备练瑜伽的女性,练习前一定要告诉老师自己的病史,身体的任何不适都应告知老师,否则老师就不了解学员的身体状况,指导练习时会因潜在疾病被忽略而致伤。自己练习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强行抻拉、扭转身体。

瑜伽冥想的原理


冥想字面上的解释:冥,就是泯灭。想,就是你的思维、思虑,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给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字面上的解释:冥,就是泯灭。想,就是你的思维、思虑,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给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误认为只有坐在那里才是冥想,甚至还专门为冥想设立了一堂课程,实际上随时随地可以进入无思虑的这种状态。例如体位法、观察呼吸也可以进入DHYANA,做体式的时候通过呼吸移动身体,当用呼吸移动身体,当身体达到极限的时候已经处于一种DHYANA的状态,有人把体式运动叫做移动冥想。移动冥想从什么作为入口,通过一段时间来观察我们的身体,会发现在身体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动身体、眨眼、吸气、闭气,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头发的生长是你无法指挥他的,是你不能够控制的。

冥想是从我们身体的可控部分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个高度的弯曲,当你弯曲伸展,伸展到极限的时候,思维在这个时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体式要求尽量做到身体的极限,到达身体的极限后意识进入到了感知的状态,进入DHYANA的状态。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层意思:无限扩充,无限伸展的意思,做一个体式达到无限伸展的时候,就进入了DHYANA这种状态,练体式是使用了身体的极限,身体的运动后很多老师会设一些烛光冥想、OM声冥想、观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烛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张开,不要眨眼,其实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蜡烛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蜡烛,把眼睛睁开,尽量不眨眼,可控系统达到非可控的时候,眼睛睁开了一会,疲劳了需要眨眼来保护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这时头脑的思维就停止了,这时候没有了任何思维。冥想的锻炼实际上是利用身体可控的部分切断思维,呼吸也一样,很多老师会教呼气、吸气、屏气。我们来实验一下,深吸一口气后屏息,在屏息这一瞬间头脑进入真空状态,无法进行思维。就进入了DHYANA。

当思维切断的时候,有一种能量自动流淌,进入感知,感知和思维是很难同时存在的,当思维存在太厉害的时候感知就会消失。

DHYANA这种状态是处于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疯子没有思维的感知。小孩和疯子的思维是低级的尚未启动的,其感知是无知的和无智慧的。DHYANA是知觉和智慧高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