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适可而止 当心过头

发布时间 : 2019-11-08
健身减肥 徒手健身 健身方法

许多人都认为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对年轻人来说尤为如此。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新近研究:超强度的锻炼会使年轻人的身体处于缺氧状态,从而在体内释放出大量的自由基化合物。自由基是正常新陈代谢的副产品,它对健康细胞有害。运动员是受这种影响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健身运动员和摔跤运动员,他们需要快速强壮起来,但却没有循序渐进地进行。

对成人来说,缺氧状态一般只会引起某些肌肉疼痛。但对青少年来说,运动所产生的自由基会抑制某些重要生长激素的活性。对一些在读高中的摔跤选手的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身高会比平均水平低,同时生长方面还会出现其他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这显示高强度运动对生长激素产生的影响与常规运动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常规运动包括游泳、踢足球、打棒球等等。事实上,循序渐进地锻炼可帮助青少年摆脱缺氧状态。如果你以这种方式锻炼,你可以达到同样的锻炼目的,但不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并不是说青少年不应该锻炼。但是如果要使生长发育不受限制,就应该有规律地逐步锻炼。儿童,甚至成人,如果他们在短时期内超强度地锻炼,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长期存在的。

相关推荐

运动过头,当心血压飙升


上周值班我接到120送来的一位患者,大约50多岁,身穿运动装,面色苍白,头痛、头晕,不停呕吐,一测血压190/120毫米汞柱。追问病史原来患者是近期确诊的高血压病人,因为忌讳用药,想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等方式降低血压,于是每天进行大量的运动,病发前是正在跑步机上快跑时出现意外的。

高血压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导致心脏、脑及肾脏方面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适量运动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很多临界高血压及1、2级高血压患者甚至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达到满意的血压控制。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运动不主张大强度、大运动量,如仰卧起坐、举重、快跑等这类肢体负荷太重的运动。这是因为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大幅度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引起脑卒中及心绞痛发作,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才适合高血压病人呢?高血压病人应以小量和中等量有氧运动及容易坚持为原则,像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骑车、跳健身舞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因为这样的运动可能在进行时导致血压轻微升高,但长期坚持后可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运动中枢,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还能通过改善情绪从而降低血压。

运动贵在坚持,建议运动的频率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为宜。运动的强度一般以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的运动量。例如60岁老年人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170-60=110)。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汗,仍可讲话而不累,也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有心脏病的人应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而定,以无不适为原则。感到不适,特别是血压、心率不稳定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建议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不能空腹运动,冬季运动注意保暖,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抗拒降压药物。▲

身体异常信号 健身要当心


自我感觉是有生命机体的自然反应,也是人身体变化的信号。自我感觉分为正常感觉和异常感觉。正常感觉常有渴、饿、困、乏、冷、热、胀、痛、麻等,这些感觉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消除。

在健身活动中,当发现自己有异常感觉时,应暂停活动,就医诊断处理,或咨询专家。

头晕

在健身活动中,除开始练习某些旋转动作外,都不会出现头晕的感觉。若发生持久或短暂的头晕,则不应勉强活动。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停止活动,就医诊疗,特别要侧重于心血管系统和颈椎方面检查。

头痛

在一切体育活动中或活动后都不应发生头痛感。发生头痛时,应停止活动,侧重于神经、心脑血管系统检查。

喘在运动中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运动的不同强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喘,经休息可恢复正常,这属正常生理现象。如轻微活动就喘,且休息时间很长还不能恢复,这属异常现象。应停止活动,侧重呼吸系统检查,诊疗。

运动后常感到口渴,这属正常现象。如喝水多,仍渴而不止,小便过多,这属异常现象,应检查胰腺功能。

饿

运动后食欲增加,属正常生理现象。但若食量骤增且持续,应去内分泌科检查胰腺分泌功能。

厌食

激烈运动后,暂不想吃饭,休息后食欲好,是正常现象。如果长时间不想吃饭而且厌食则属异常。应去检查消化功能。

健身活动后产生疲乏是正常现象,一般在活动后休息15分钟左右应有所恢复,如果持续数日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量不适应,可减少活动量。如减轻活动量仍感持久疲乏,应检查肝脏和循环系统。

刚开始活动的人,长久停止活动而又恢复活动的人或变换新的活动内容,都会引起某部位肌肉酸痛,属正常现象。虽酸痛,一般不会引起功能障碍。若发生在关节或关节附近疼痛并有关节功能障碍,这就不正常了,应停止活动,检查关节有无生病。

同时还要注意麻、肿等异常感觉。

要根据个人身体特点,锻炼时不要运动量太大,青少年和儿童可以锻炼到出汗,对中老年人只要身体感觉发热,微微出汗和感觉舒适即可,切不可为了提高身体免疫力而盲目地大运动量练习。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而过度地锻炼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你的性福过头了吗


性生活的间隔究竟以多长时间为好?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身体壮实,营养良好,工作负担不太重的人,精子的再生能力强,性腺分泌旺盛,即便次数多一些,也无碍。但是,还要根据性交后第二天有什么表现和感觉,才能知道性交是否过度。

一般认为,在性交后第二天或近几日内,出现以下情况,就可认为是过度了:

1.精神倦怠,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来,工作没劲,学习精力不集中,昏昏欲睡;

2.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懒得动,头重脚轻,头昏目眩,两眼冒金星;

3.面色苍白,两眼无神,神态憔悴,形体消瘦;

4.气短心跳,时出虚汗,失眠多梦,不易入睡;

5.食欲减退、不思饮食,胃纳欠佳,并有轻度恶心感。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说明纵欲过度,应及时纠正,加以节制,减少次数和每次性交时间。严重者,应暂停一段性生活。或者外出,或者分居,或者分床,以不见、不接触为宜。

运动过头,血压会飙升


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主任 蔺慕会

上周值班我接到120送来的一位患者,大约50多岁,身穿运动装,面色苍白,头痛、头晕,不停呕吐,一测血压190/120毫米汞柱。追问病史原来患者是近期确诊的高血压病人,因为忌讳用药,想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等方式降低血压,于是每天进行大量的运动,病发前是正在跑步机上快跑时出现意外的。

高血压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导致心脏、脑及肾脏方面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适量运动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很多临界高血压及1、2级高血压患者甚至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达到满意的血压控制。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运动不主张大强度、大运动量,如仰卧起坐、举重、快跑等这类肢体负荷太重的运动。这是因为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大幅度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引起脑卒中及心绞痛发作,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才适合高血压病人呢?高血压病人应以小量和中等量有氧运动及容易坚持为原则,像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骑车、跳健身舞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因为这样的运动可能在进行时导致血压轻微升高,但长期坚持后可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运动中枢,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还能通过改善情绪从而降低血压。

运动贵在坚持,建议运动的频率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为宜。运动的强度一般以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的运动量。例如60岁老年人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170-60=110)。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汗,仍可讲话而不累,也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有心脏病的人应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而定,以无不适为原则。感到不适,特别是血压、心率不稳定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建议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不能空腹运动,冬季运动注意保暖,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抗拒降压药物。▲

卷腹 - 双手举过头顶


腹肌锻炼比其他部位锻炼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在家就能够完成,锻炼出来! 下面健身指南小编为大家介绍卷腹 - 双手举过头顶,主要锻炼你的腹直肌。

类型:力量

级别:初级

主要肌肉群:腹肌

其他肌肉:无

器械要求:徒手训练

卷腹 - 双手举过头顶(Crunch - Hands Overhead)的动作要领:

1.后背水平地平躺在地面上,膝盖弯曲60度。

2.开始姿势:双脚放在地面上,手臂伸直置于头顶上方,上手交叉放置。

3.上身向前弯曲,带动肩胛骨离开地面。在整个动作中,保持手臂与头、脖子和肩膀在一条直线上,不要向前伸。在该动作过程中呼气并保持一秒钟。

4.缓慢回到开始姿势并吸气。

5.重复该动作至推荐重复的次数。

变化:对于更高级的练习者,手中可以握有杠铃片。

运动过头,血压易飙升


上周值班我接到120送来的一位患者,大约50多岁,身穿运动装,面色苍白,头痛、头晕,不停呕吐,一测血压190/120毫米汞柱。追问病史原来患者是近期确诊的高血压病人,因为忌讳用药,想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等方式降低血压,于是每天进行大量的运动,病发前是正在跑步机上快跑时出现意外的。

高血压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导致心脏、脑及肾脏方面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适量运动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很多临界高血压及1、2级高血压患者甚至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达到满意的血压控制。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运动不主张大强度、大运动量,如仰卧起坐、举重、快跑等这类肢体负荷太重的运动。这是因为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大幅度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引起脑卒中及心绞痛发作,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才适合高血压病人呢?高血压病人应以小量和中等量有氧运动及容易坚持为原则,像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骑车、跳健身舞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因为这样的运动可能在进行时导致血压轻微升高,但长期坚持后可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运动中枢,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还能通过改善情绪从而降低血压。

运动贵在坚持,建议运动的频率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为宜。运动的强度一般以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的运动量。例如60岁老年人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170-60=110)。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汗,仍可讲话而不累,也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有心脏病的人应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而定,以无不适为原则。感到不适,特别是血压、心率不稳定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建议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不能空腹运动,冬季运动注意保暖,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抗拒降压药物。▲

当心运动性贫血


原因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分解

贫血是一组症状,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那么,运动为什么会引起贫血呢?

剧烈运动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的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并丧失输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等功能。运动性贫血还与下列因素有关,如:剧烈运动时,肌体内便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乳酸。大量乳酸在体内积蓄,当乳酸的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使血液中PH(酸碱度)值下降,其结果是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而引起贫血。

原因二:大量排汗使铁随汗排出

运动中大量排汗使体内的铁元素随汗排出,而铁是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若不及时补充,可因失铁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运动时的机械作用,使身体某些部位受到压迫,造成局部血管中的红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引起溶血,产生血红蛋白尿而导致贫血。还有,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对于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而内脏缺氧导致红细胞的滤出,也是运动性贫血的诱发因素。

预防:运动前后补充维生素C

预防运动性贫血首先要加强营养,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和铁质的供应。其次,参加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尽量不超越自身的生理负荷。第三,在运动前后适当补充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能够增强红细胞抗氧能力。最后,万一出现了运动性贫血的症状,应及时减少运动量,并补充蛋白质和适量的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症状就会很快减轻或消失。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当心8种运动损伤


冬季运动伤害比其他季节要高出三成,专家提醒市民,运动过程中要确保安全,不要因运动损伤使良好的意愿适得其反。

■猝死 心脏猝死包括安静型和运动型两种,其中81%的猝死是安静型的,即由于突发冠心病和肺栓塞而导致的。除了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外,运动过量也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进行长跑锻炼时心脏循环系统会不堪重负,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气量会突然增加,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跑步者的心脏会出现急性缺血,继而出现心脏骤停和脑血流中断。跑步时要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如果在跑步时感到身体不适,要马上停下来,千万别硬撑着。

■网球肘 不单是网球运动可引发“网球肘”,打羽毛球、乒乓球及家务劳动亦可致病。患者会感到手肘外侧疼痛,手握力减少及用力较差,打反手球时显得非常困难,主要是因肌肉肌腱点处发炎所致。运动后急性期疼痛应予冰敷,口服、外用消炎止痛药。慢性炎症可以理疗及使用护肘托等。

■肩周肌腱劳损 受伤的原因主要是重复的超负荷动作使肩周的肌腱、肌肉反复受到刺激而受损,患处会发炎肿痛,活动时加剧。肩周肌腱受损可分为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肌腱撕裂。典型病症是打球后出现肩局部肌肉肿痛现象以及将手臂慢慢抬高时感到痛楚甚至困难,如肌腱撕裂会感到软弱无力。伤后急性期应予冰敷,肩关节多休息并减少活动量。病症反复及伤情严重者须就医。

■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韧带对稳定关节十分重要。扭伤及运动中碰撞易引起韧带撕裂,出现关节不稳、活动后肿痛等症状。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两块软骨垫,是人体的避震器。半月板伤后撕裂可出现关节响声,深蹲时疼痛。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后如未及时发现,继续活动时极易反复受伤,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提早退化。

■骨折 骨折常见的有两种。一类是没有伤口、皮肉不破损,称闭合性骨折;另一类是骨的尖端穿透皮肉,称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能用手回纳、揉搓或按摩,否则易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患处作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急送医院治疗。骨折在上肢者,可将关节固定在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肢体上并急送医院诊治。

■肌肉痉挛 抽筋是肌肉遇寒冷刺激、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过度劳累所引起的过度收缩所致,在一些长时间的运动或游泳中最为常见,热身运动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抽筋现象。发生抽筋时,肌肉坚硬、疼痛难耐,往往无法立刻缓解,处理不当时会造成肌肉的损伤。

■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除由直接外力作用引起肌肉挫伤外,主要是间接外力作用下使肌肉发生拉伤。肌肉拉伤后,伤处疼痛、肿胀、压痛或痉挛,触之发硬。受伤的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的动作时,疼痛加重。

■腹部刺痛 侧腹痛主要发生在停止运动一段时间,重新开始接受运动训练的初期,或偶尔参加身体活动的人。一般认为,侧腹痛是因为呼吸肌在运动时血流不足而形成的缺氧性疼痛。饭后马上剧烈运动或是肠内积气也可能造成侧腹痛。

“周末战士”当心运动损伤


缺乏日常锻炼的人,一定要逐步增加运动量,尤其要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恢复活动,以避免运动损伤。

有些健身者一周的前五天大多是在办公室里坐着的,基本没有运动,身体实际上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周末突然拿出许多时间集中锻炼,打破了已经形成的生理和机体平衡。周末健身也许能提高某些运动技能,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健康水平也提高了,但技能提高并不等于健康增强。

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

平时肌肉锻炼不强,而仅仅在节假日或周末进行大量的、剧烈的运动,一定要注意防范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例如冬天,趁着周末到郊外滑雪,享受整整一周清闲的双腿、双膝突然增加运动量,很容易受伤。

为防止这种“暴食暴饮”的运动方式,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三至五次,或者说,最适合的锻炼应在前一次的锻炼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锻炼。

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运动是万万不行的,但运动却并不一定会给人带来健康。只有人们坚持每天都能轻轻松松地运动,如散步、打球、跳健身舞等,不出两个月精神面貌便可焕然一新。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当心运动造成髌骨移位


生活中不乏有很多跑步及健身爱好者出现过膝关节疼痛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情况就是髌骨移位,即髌骨与股骨滑车间窝之间的位置出现位移。

髌骨,也就是常说的膝盖骨,为什么会出现移位的情况呢?

髌骨移位的原因

髌骨移位的原因有几种,一种是跑步时膝关节本身的排列出现问题;另外,跑步时突然改变方向,膝关节受压或者直接损伤都有可能造成髌骨移位。

自我诊断

把手放在膝盖的位置上,当摆动小腿的时候,其实膝盖会出现上下移动的。如果位置不正确,其摩擦的压力就会明显变大。初期出现髌骨移位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髌骨长时间没有在正确的位置上滑动,就会造成髌骨的磨损,长此以往,膝关节就会出现疼痛。

那么,髌骨一般容易往哪个方向移动呢?最常见的是向外侧移动。这个跟膝关节的结构有关系,同时也跟大腿前侧的肌肉——股四头肌的结构有直接关系。

如何检查膝关节是否存在髌骨移位的问题呢?

当膝关节屈伸时,是否经常出现响声?单腿跳时,是否出现膝关节不适或者酸痛的感觉?除此以外,最直接的方法是直接拍X光片,在X光片中可以明确地看到髌骨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

该如何解决呢?

髌骨移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膝关节问题,但是前期发现及时,并且及时地进行干预性训练,改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通过放松动作和训练动作的练习来缓解髌骨移位带来的不适感。

因为放松动作可以解决绷紧的肌肉,改善膝关节力学不平衡的肌肉,而训练动作可以强化膝关节的稳定性。

肌肉拉伤 运动后冷敷要适可而止


在一些运动中,很容易出现受外伤或是关节、肌肉不舒服的情况,很多人这时候会选择冷敷。

冰敷主要是让身体局部温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达到降低新陈代谢、止血消肿的效果。此外,冰敷还可以减轻因为受伤所导致的肌肉痉挛,避免组织细胞的二次伤害。

肌肉拉伤

用冰袋或冰水浴来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标准冷敷疗法。比如,当病人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医生会将冰敷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临床研究发现,在受伤部位冰敷5~15分钟,可以使表皮温度降至13℃以下,这样就可以影响受损部位的神经,减慢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缓解痛感。当然,使用冰敷也可能从另一条途径发挥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使用冰敷可以减轻在损伤后产生的炎症。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运动医学研究者克里斯·布利克里(ChrisBleakley)表示,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体内系统的活跃程度,减少转移到损伤部位的白细胞数量。激烈运动后,体内有大面积肌肉纤维和软组织拉伤,全身冰敷或者快速降温能减慢疼痛信号的传递过程,或者让软组织的温度降得足够低,从而缓解炎症。

冰敷疗法

早在2014年就有一项研究分析了冰、冷水和全身冷冻对人体的影响。研究发现,冰袋对皮肤和肌肉内部的降温作用最显著。例如,冰袋冷敷10分钟,可以让皮肤温度降低18至26℃。冰贴在皮肤上快速使低温渗透皮肤和脂肪层,传递到目标软组织。

最近冷敷疗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身冷冻机器使用了液氮,顾客需要站在一个封闭的舱体中,周身的空气会通过液氮气化迅速降温到零下130℃。使用全身冷冻疗法3分钟后(这是厂商建议的,是能够保护使用者安全的平均使用时间),能让皮肤降温3至20℃。

但是冷冻疗法背后的科学依据却很匮乏。2016年7月,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发布警告表示,没有证据证明冷冻技术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失眠、焦虑,或者能带来医学上的益处。相反,FDA还警告称,这种疗法可能造成冻伤、烧伤、眼部损伤甚至窒息。在致《科学美国人》的一份声明中,FDA补充道:“FDA从来没有批准或通过任何全身冷冻设备。我们没有必要的证据,无法证明这些设备拥有它所宣称的任何医学价值。”FDA这份警告的依据有两条,一是FDA对于已发表文献做了非正式的回顾;二是治疗的低温环境由气体制造,暴露在这种低温空气中是公认有害的。更可怕的是,冷冻疗法价格不菲,做5次(每次2分钟)治疗的打包价可达数百美元。

当心!别让习惯谋杀了健康


大家都知道饮食不健康可能会引发可怕的病症,但往往忽略饭后的一些小习惯,殊不知,这些不起眼的生活陋习,很有可能成为你健康的致命“杀手”……

凶手1:饭后吃水果

很多人都喜欢饭后吃点水果,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习惯。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经过1到2小时的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前吃进的食物阻挡,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凶手2:饭后饮浓茶

饭后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另外,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没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鞣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茶叶还会妨碍铁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甚至能够引发缺铁性贫血。

凶手3:饭后吸烟

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被吸收,损害肝脏、大脑及心脏血管,引起这些方面的疾病。

凶手4:饭后洗澡

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就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

凶手5:饭后放松裤带

很多人吃饭过量后感觉撑得慌,常常放松皮带扣,这样虽然肚子舒服了,但是会造成腹腔内压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长此以往,就会患上真的胃下垂。

凶手6:饭后散步

饭后“百步走”,非但不能活“九十九”,还会因为运动量的增加,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餐后散步多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

凶手7:饭后唱卡拉OK

民间还有句俗话叫“饱吹饿唱”,这句话是正确的。吃饱后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变薄,血流量增加,这时唱歌会使膈膜下移,腹腔压力增大,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引发胃肠不适等其他病症。

凶手8:饭后开车

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饭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造成大脑器官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

(实习编辑:李紫嫣)